分享

一位豫菜大师告诉我的传统吊高汤的手法技术

 千里xxxxxx 2017-12-19

豫菜中的吊汤手法

一位豫菜大师告诉我的传统吊高汤的手法技术

豫菜的汤分为原汁汤(就是我们常说的头汤)、奶汤和清汤三类,头汤只用老母鸡、猪前肘、猪骨三种原料,吊好的汤分成三份,一份用来制作红扒、红烧菜,利余两份分别用于扫清汤、冲奶汤。

头汤吊制流程:

8只老母鸡宰杀洗净,与8个猪前肘、40斤猪骨头分别冲净血水,然后分别人沸水汆透,撇净浮沫,确保逼出所有血水。不锈钢桶底部垫上竹蓖子,倒人清水100斤,依次下入猪骨头、猪前肘和老母鸡,早上九点钟放在火上,大火烧开,不断撇净浮沫,不撇浮油,改小火将汤面烧至似开非开的状态,吊到下午6点钟(中间历时9小时),关火后撇净浮油,捞出汤料,原汤滤渣后得头汤50斤。

原料两洗两下锅

吊汤的原料要保证新鲜无腥味,而且必须去净血水,否则吊好的汤容易有腥臭味。此处有一个口诀,就是两洗两下锅,即所有汤料先冲净血水,这是“一洗”,之后冷水下锅,旺火煮出浮沫,这是“一下锅”,然后用凉水进行“二洗”,之后捞出

“二次”下锅,正式吊汤。原料经过两洗两下锅,血水基本就去净了。冷水下锅一次加足正式吊汤时,汤料要冷水下锅,而且要一次性把水加足。如果在水沸之后下入,汤料表面会因骤然遇到高温而紧缩,表层的蛋白质瞬间凝固,阻碍汤料内部的蛋白质溢出,导致汤不够香浓。浮沫有三种只需撇两回汤烧开5分钟后,原料中的血红蛋白率先释放,出现在第一批浮沫中,呈淡揭色,数量多且含杂质多,必须及时地撇掉;汤面继续沸腾约3分钟,第二批浮沫出现,这是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溶解后的剩余物,呈白色,数量不多,也要及时撇掉;很快,捞净浮沫后1分钟,最后一批是脂肪分解后的淡黄色物质,就是俗称的“油”,这层油在吊汤过程中不要撇掉,它能够封存热量,减少水蒸汽的散发,抑制原料营养成分的散失,待汤吊好后方可撇掉。

一位豫菜大师告诉我的传统吊高汤的手法技术

清汤0℃冷藏隔夜扫汤

头汤已经撇净了表面的浮油,但是这次清理很难将汤中的油脂彻底清除,因为汤中还均匀散布着脂肪分解物,没来得及浮上汤面,所以要将汤静置凉透,并放入0℃冰箱保鲜一夜。由于脂肪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经过冷藏静置,脂肪会逐渐与水分层,浮在表面,这样就可以彻底将 “浮油”一网打尽,大大提高了扫汤的成功率。

具体流程

1、头汤晾凉,封上保鲜膜,入0℃冰箱保鲜一夜,第二日一早取出,撇掉浮油。

2、取鸡脯肉4000克,用刀剁成鸡茸,盛人容器,加人凉水6000克解开,并加入少许料酒、白胡椒面、姜末搅匀。

3、头汤桶旺火烧至滚沸,关火待温度降至40度,再开小火加温,同时倒入解开的鸡茸水(沉在底部的鸡茸暂不倒入),用手勺顺一个方向搅动,使鸡茸在汤面上均匀地铺开。随着汤温升高,鸡茸逐渐聚拢,待汤面冒菊花泡(指汤面均匀冒出波浪状的小水泡,中央呈发散的菊花心状)时,鸡茸开始贴近锅的边缘处,汤色渐渐清澈,此时停止搅动,轻轻撇出浮沫。

4、汤面保持冒菊花泡的状态,再把余下的鸡茸倒人汤锅中,继续吊1小时,期间轻轻撇去汤面上的浮沫(不可撤去鸡茸),最后用大漏勺把全部鸡茸捞出,压实成饼,再慢慢放入清汤中(此时头汤已变清澈,可以称为清汤),保持小火“吊”3小时,关火捞出鸡脯肉饼,待汤凉透后过滤一遍即成。

一位豫菜大师告诉我的传统吊高汤的手法技术

奶汤分为冲、追、炒

冲奶汤最简单,就是将头汤用大火烧沸,改中火煮2小时即成。

追奶汤是在头汤里追加猪口条、猪肚等含有胶原蛋白的原料,大火煮至汤白、质稠即成。

炒是把锅烧热,用猪油擦一遍,留少许猪油烧化,倒入面粉小火炒至泛起小泡(如果冒起大泡,说明面粉即将变色发黄,此时要撤锅降温,否则容易糊底,影响汤的洁白度),迅速冲入适量烧沸的头汤,旺火加热,汤色乳白似牛奶,汤味纯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