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儿时玩过“轧出老娘有饭吃”的游戏么?

 好办法 2017-12-20

轧煞老娘有饭吃 来自畸笔叟 05:10


天冷了。

想起我们读小学时,冷天里经常做这样一个游戏。

这游戏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做“轧煞老(音捞)娘有饭吃”。


下课以后,男女同学一个个两手“镶”在袖筒里,沿着晒得到太阳的墙边站一溜。

然后两边的同学使劲往中间“轧”。一边“轧”,一边口里喊着:

“轧煞老娘有饭吃”,“轧煞老娘有饭吃”,“轧煞老娘有饭吃”……


而站在中间的同学则死命隑牢墙壁,两脚前撑,以保不被“轧”出。

但终究也坚持不住,只好被“轧”出,而“轧”出就算输了。


输了其实也没什么惩罚,只是重新再从两边“轧”起,用力再将别人“轧”出。

一边“轧”,一边口里继续喊着:

“轧煞老娘有饭吃”,“轧煞老娘有饭吃”,“轧煞老娘有饭吃”……


往往就这短短的下课十分钟,能“轧”到满头大汗呢。

而且,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更何况,那时学校的物质条件都很差,打篮球无疑是一种奢侈。

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玩这个。


一定有人要问,这“轧煞老娘有饭吃”有啥出典没有?

出典据说还是有的。


以前人家人口多,又往往三代同堂,所以吃饭辰光,一张八仙桌往往坐不下,于是要“轧”。


上辈人马照例坐“上横头”,如爷爷奶奶,自然是当仁不让的。

爷爷奶奶的右手边坐着当家人,比如大伯以及爷叔们,也不会让。

只有左手边和下手亦即“下横头”是妇孺的座位。


那年头,家家的日子都过得俭朴,有时也有些艰难,小孩子好不容易等来饭点,岂有谦让之理。

于是,兄弟姐妹每每“轧”作一团,哪怕“轧”到一个“搭角”的位置也是好的。

如此乱战中,率先退出竞争的就是做媳妇的了,哪里有做娘的与孩子争食的道理呢。


但媳妇们也希望靠近台面,能多夹到几筷菜的啊!

所以,无奈退出的同时,她们便自嘲地说道:

“唉,倷迭帮小鬼(音巨),轧出老娘有饭吃啦!”

后来,这种母亲的自嘲被孩子们顺手接了过来,变成了自励,变成了吃饭前的必修课。


至于“轧煞老娘有饭吃”,想必是“轧出老娘有饭吃”的升级版了。

现在不是继续在流行“做人要狠一点再狠一点”么?


我看到的另一个版本叫做“轧出醪酿有饭吃”。

望文生义,好象沪上人家做老白酒,有人要把酒水轧出,拿酒糟充饥的意思。


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这就有点象硬把“阳葱面”说成“阳春面”,好象可以沾一点“阳春白雪”的文气一样,正是沪上臭酸文人的坏习惯。


(全文完)




广而告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