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之乡”晒文玩

 liangdatushu 2017-12-21

提到文房之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乡”——宣城。古文房里最重要的笔、墨、纸、砚四宝中,有三宝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是宣纸、宣笔和徽墨的原产地,至今乃是盛产地。千百年来,数不胜数的读书人以笔墨为犁、以纸砚为田,仕途因此而起步,诗文因此而旷世,书画因此而扬名;宣城亦因有如此浓郁的书卷墨香而闻名遐迩。除此之外,我想再深入一步,聊一聊宣城古文房中的其它宝贝,也许知晓的人就不多了。

    其实古文房里的宝贝多的是,据明末著名戏剧家、文学家屠隆《考槃余事》一书中物中的《文房器具笺》中记载,古文房中文具有45种,包括笔格、研山、笔床、笔屏中物、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注、砚匣、墨物博匣、印章、图书匣、印色池物、糊斗、蜡斗、镇纸、压尺博华、贝光等,加上笔墨纸砚共有49种之多。这不仅在中博明代,也是古籍中记载文房用具最多博华的典籍,成为后人研究与博物引经据典的重要出处。清代以降,文房家族成员进一步扩大,除笔墨纸砚“四宝”外,大致有以下诸类。笔用类:笔格(架)、笔挂、笔筒、笔插、笔床、笔船、笔屏、笔帘、笔匣、笔海、笔篓;墨用类:墨床、墨盒、墨缸、墨屏、墨匣;纸用类:镇纸、压尺、裁刀、剪刀、界尺、毡垫、画缸、剑筒、贝光;砚用类:砚屏、砚匣、笔觇(掭)、研山;印用类:印章、印匣、印泥盒、调泥笺;水器类:水滴(注)、水盂、笔洗、水勺、水丞;调色类:格碟、调色缸:辅助类:臂搁、糊斗、蜡斗、帖架、瘿瓢、书灯、诗筒、文具匣、香椽盘、书架;其他类,香熏、手炉、香炉、香插、拂尘、冠架、古琴、棋、拜帖匣、瓶觚、如意、铜镜、宝剑、算盘等以及书斋家具如案、几、桌、椅、橱、榻、凳、架、屏等。可谓林林总总,制作材质多种多样;有竹木、玉石、牙角、陶瓷等等。列举多了,不免杂乱,这里仅挑一些我收藏的跟“文房四宝”关系密切地古瓷文玩来晒晒。

出于喜好,我在自己收藏的数以万计的古陶瓷标本中,整理出数百件文玩器具标本并反复把玩和研究,眼力不断得到了提升,在本地也陆续买到一些挺不错的古瓷文房藏品,现遴选一些与诸位分享。

笔用类选取两件笔架和三件笔筒,笔架如图一:宋元青白瓷印花五峰笔架,长10.5公分,主峰高 6.8公分,底宽2.8 公分,青白釉,印莲花一束,平底无釉,五峰呈弧形,主峰有小磕碰,为景德镇湖田窑上品。相似的笔架标本我存有三件,一次在藏友家发现这件完整器后,内心很兴奋,以比较合适的价格收入囊中。图二:明代蓝釉白花“寿山福海”纹笔架,长15  公分,高7 公分,底宽3.1 公分,蓝色底釉中突出白色海水江崖,属明代流行的“寿山福海”之意。早年在古玩店里看到这件笔架时,我与店老板都认为是清中晚期的东西,价格比较低,随着这些年来研究加深,眼光提高后认为应属明代风格。就笔架而言,具体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南朝吴均所作<</SPAN>笔格赋>幽山之桂树……剪其片条,为此笔格看,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笔架因样式不同,多有别称。如笔山,因呈多峰山形而名,造型一般为五峰,中峰最高,两边侧峰渐次之,平底。以明代中晚期瓷制品较多。从文献来看,唐代的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如杜甫诗: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陆龟蒙诗: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试砂床。 宋代笔架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材质更加多样,宋周密《云烟过眼录》有古玉笔格,《宋稗类抄》有铜绿笔格。考古发掘有影青瓷笔格水注和青玉笔格等。宋代笔架的形状大致有以下三种:一为上窄下宽的长方形,上有几个圆凹孔用来搁笔;一为上窄下宽的长方形,上有几个圆孔和一个长方形凹孔,长方凹孔用来放墨;一为山形,即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远峰列如笔架。而以此种形式的笔架最为多见,山峰或陡峭,或平缓,峰峦少则五个,多达二十。元代笔架的材质有铜、瓷、石等,其形多为山形,山形笔架的山峰数较宋代明显减少,一般为四、五峰。明代笔架更是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高溓的《燕闲清赏笺》、屠隆的《文房器具笺》和文震亨《长物志》中都有笔格条目。清代笔架更胜明代,材质有瓷、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等。 瓷笔架以乾隆朝制作最精,以山形笔架为例,较明代更为自然随意,极富天趣。清晚期的瓷笔架缺少早中期时的神韵,其山形笔架的造型呆滞,山峰上大下小,缺乏稳重感,美感不足。

“文房之乡”晒文玩(上)

“文房之乡”晒文玩(上)

笔筒如图三:卵白釉“喜鹊登梅”纹笔筒,高10.6 公分,口径6.5 公分,底径6 公分,属宣城旧城改造工地采集的残件标本,外形似一截老树桩,且印有喜鹊登梅图,梅花盛开,喜鹊动感十足,颇具艺术感染力。从胎釉看,它符合元末明初枢府瓷标准,有意思的是,古玩界对笔筒的实物年代和文献记载都定在明晚期,故这是件很有研究价值的实物标本。图四:清雍正青花龙纹笔筒,高14 公分,口径11.2 公分,底径11.1  公分,平底无釉露细白胎骨,青花龙纹威猛,有回山倒海之势,虽无款但属典型雍正风格。笔筒产生的年代迄今亦难以考证,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螟蛉有子》:取桑虫负之于木空中,或书简笔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说笔筒是否为今日笔筒,不得而知。宋无名氏《致虚杂俎》中记载:羲之有巧石笔架,名;献之有斑竹笔筒,名裘钟皆世无其匹。似乎笔筒的年代应起码推至宋代。从目前传世品来看多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见有宋元笔筒。前面图三介绍的卵白釉“喜鹊登梅”纹笔筒,如果确认属元代的话,将会是一个有意义的新发现,值得深究。图五:清乾隆红釉笔海,高15.3 公分,口径16 公分,底径15.8 公分,玉璧底,底心有乾隆行书民窑款,器外红釉纯正,器类哥釉中间或有美丽的窑变。笔海并不是主流陶瓷器型,只是明末至清初多见一种大口径筒状器,俗称笔海。古玩界也有说直径19厘米以下的叫笔筒,达到20厘米的才称笔海。

“文房之乡”晒文玩(上)

“文房之乡”晒文玩(上)

“文房之乡”晒文玩(上)

墨用类选取两件墨床标本和两件墨缸标本,如图六:明弘治黄釉暗刻花小墨床标本,残长6公分,宽2.5公分,内底有云龙纹暗刻花。标本虽小当官味浓。图七:乾隆天蓝釉堆白小墨床标本,残长6公分,宽5.2公分,高3公分,口沿天蓝釉深,向底足逐渐变淡,有两道闪电纹堆白,制作考究,官窑气亦十足。墨床为在研墨时稍事停歇,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物,属文房辅助用具之一。多为木、玉、瓷所制,形状或为床式,或为几案式。其产生的具体年代不可考,文献亦鲜有记载。目前所见最早的为明代器物,清代普遍流行。图八:明代青花线描花卉纹小墨缸标本,口径8.5公分,底径6公分,高3.5公分,寥寥几笔勾画出幽幽兰草。图九:清晚期青花墨缸标本,直径10公分,高4公分,缠枝花卉为清晚期流行的勾子莲。古代文人有时研墨过多,一次用不完时,不易留放于砚台上,那样既容易干枯又对砚台有害,需装入带盖的小容器里,以备下次继续使用。这种容器一般称作墨缸,它可大可小,并无定制。

“文房之乡”晒文玩(上)

“文房之乡”晒文玩(上)

“文房之乡”晒文玩(上)

“文房之乡”晒文玩(上)


纸用类选用一件青花镇纸,如图十:清早期青花宝瓶花翎纹镇纸,长10.3公分,高2.3公分,宽3.9公分,四边为回纹,顶面主体纹饰为青花瓶插花翎,喻意主人能“平生花翎”一生做官。‘镇纸又称书镇,系压纸的工具。其形制各异,有动物形、花果形、器物形、直尺形、香熏形、几何图案形等。镇纸的制作材料颇多,据陈浏《匋雅》说: “镇纸谓之压尺,铜与瓷玉皆有之,亦多肖生物者。”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中介绍:镇纸种式甚多。有玉者,其形为玉兔、玉马、······极为古雅。铜者,有素绿蛤蟆,蹲虎,······又有水晶、玛瑙者,各式亦甚多。瓷者,则有官哥、定窑诸名器。 镇纸是文房收藏中的隽品,考究的镇纸不但做工好,上面还刻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名句,激励读书人奋发向上。《聊斋》作者蒲松龄年轻时,屡试不第,在逆境中愤启悱发,自制两锭铜质镇纸,上刻一副对联以励其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军可吞吴。如此看来镇纸也有座右铭的功用。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砚用类选三件瓷砚和一件笔觇 ,如图十一:南朝黑釉辟雍砚,长15公分,宽9公分,高4.5公分,黑釉薄处乏青,残留八只兽足。藏友中有说是宣州窑,但我从标本的比对来看,应该是徳清窑产品。辟雍砚流行南北朝乃至隋唐。辟雍原指西周天子所设的大学,中间稍稍隆起,四面圜如玉璧。辟雍砚的形状颇为相似,砚面向内沿周边凹下一圈,可储水;中间凸起的圆盘,供研墨、掭笔。这种古朴的陶瓷砚既利于书写,又反映了后代文人对早期文化的尊崇。图十二:明早期青花缠枝葡萄纹砚,圆径8.9公分,磨径6.3公分,底径9.1公分,高3.2公分。青花发色浓艳,有大范围的铁锈疤痕。应为永宣时期的苏麻泥青料,比较珍贵。图十三:南宋影青葵口笔觇,直径10.5公分,平底,影青釉,口沿为十二花瓣,薄如卵壳,莹润如玉。笔觇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屠隆《考槃余事》一书中将笔觇列为文具第八,为何用笔觇这么个名称呢?估计是文人的雅气所致。觇,系窥看之意,《淮南子·真训》:其兄掩户而入觇之。 制作一精致器物让毛笔窥看,这便成了笔觇。参考文氏《长物志》的有关描绘以及实物遗存,可以推测,笔觇应是造型雅致各式浅碟,以陶瓷居多。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印用类选三件印盒标本,如图十四:明晚期青花花卉纹印盒标本,直径6公分,残高3公分,盒为六边型。绘制的花卉线条状若铁丝,无晕染,这就是所谓的铁线描吧。图十五:清三代青花花卉纹印盒标本,直径7公分,青花发色典雅,构图繁简得当,胎细釉白,属民窑细路。图十六:万历青花花卉纹印盒标本,残径10公分,盒型颇大,青花发色浓而透紫,画面上的花果洞石纹形、神、韵具备。能感受到画者腕健笔活,取与恰当,画面生动逼真、立体感强,为明代嘉万期风格。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水器类选两件笔洗和四件水滴()、图十七:宣州窑唐代灰白笔洗,口径16公分,底径10公分,高6.6公分,器内满釉,平底有窑裂。图十八:宣州窑唐代青釉笔洗,口径19公分,底径10公分,高5.8公分,浅底内无釉,为典型宣州窑叠烧工艺。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这两件笔洗因是宣州本地窑口烧制,存世量又少,故有较高的本土文化价值。图十九:哥窑梅花螭柄小水滴,长10公分,高4.8公分,底径5.6公分,开鳝血片,玉润小巧,光彩照人,着实可爱。清蓝甫<<陶录>>记载:“哥窑之真者,光彩照人,式样亦最古雅,今所以见轻于世人者,皆赝作也。” 图二十:元代镂雕古钱纹小水滴,长7公分,高4公分,底径3.3公分,顶部镂空为古钱纹,卵白釉不到底。图二十一:明初甜白釉鱼化龙小水滴,长8公分,宽3.8公分,高4.5公分,甜白釉为明初创烧,釉极莹润,比枢府窑卵白釉有更加明显的乳浊感,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称为甜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鱼化龙为传统寓意样式。亦名鱼龙变化。古喻金榜题名。《封氏闻见记》卷二: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便声价百倍。《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得鱼化龙,青云直上。龙首鱼身,寓意高升昌盛。图二十二:清康熙青花山水纹水丞,高7公分,口径3.5公分,底径6公分,太白尊式,青花发色略灰,水墨山水抽象写意。砚滴又称水滴、书滴,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调色类选取格碟一件,如图二十三:明代白釉格碟,直径12.6公分,内径4.6公分,格碟呈六瓣花口,中心留有一圆形格,四周随形分以六格,碟形小巧,釉质细腻温润,釉色洁白。小支钉烧工艺,遗憾的是虽有明显变形,但乃不失其佳。格碟也称调色盘,绘画时常用。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其他类选取一琴炉、一香插、一书灯。如图二十四: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鬲式炉,高9.5公分,口径12.6公分,足距8公分,釉面温润,青若梅子,型制雅正。炉体厚重,可能与古法焚香有关。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者散末。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是尽量减少烟气,让香味低回而悠长。因此,香炉中的炭火要尽量燃得慢,火势低微而久久不灭。为此,人们发明出复杂的焚香方式,大致的程序是: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放在香炉中,然后用特制的细香灰把炭墼填埋起来。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够接触到氧气,不至于因缺氧而熄灭。在香灰上放上瓷、云母、金钱、银叶、砂片等薄而硬的隔火,小小的香丸、香饼,是放在这隔火板上,借着灰下炭墼的微火烤焙,缓缓将香芬发挥出来。古人在谈到销香之法时,总是用诸字,但实际上并非把香直接点燃烧掉,而是将香置于小小的隔火片上,慢慢烤出香气。炉胎薄耐不住高温,故达不到古人“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图二十五:元代青白瓷狮绣球香插,高12公分,底长6公分,底宽4.8公分,底为长方八面体,肥胖的狮子旁边滚着绣球,憨态可掬。狮身背后有一细管插空,可插线香。图二十六:明末青花海水龙纹烛台标本,高21公分,底径8.6公分,口径5.8公分,青花龙纹有些晕散,顶盘有三枚支钉,可用来固定灯笼罩,属明末风格。灯烛应是古时书生挑灯夜读的必备器具。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文房之乡”晒文玩(下)

 

 

    其他类选取一琴炉、一香插、一书灯。如图二十四: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鬲式炉,高9.5公分,口径12.6公分,足距8公分,釉面温润,青若梅子,型制雅正。炉体厚重,可能与古法焚香有关。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者散末。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是尽量减少烟气,让香味低回而悠长。因此,香炉中的炭火要尽量燃得慢,火势低微而久久不灭。为此,人们发明出复杂的焚香方式,大致的程序是: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放在香炉中,然后用特制的细香灰把炭墼填埋起来。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够接触到氧气,不至于因缺氧而熄灭。在香灰上放上瓷、云母、金钱、银叶、砂片等薄而硬的隔火,小小的香丸、香饼,是放在这隔火板上,借着灰下炭墼的微火烤焙,缓缓将香芬发挥出来。古人在谈到销香之法时,总是用诸字,但实际上并非把香直接点燃烧掉,而是将香置于小小的隔火片上,慢慢烤出香气。炉胎薄耐不住高温,故达不到古人“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图二十五:元代青白瓷狮绣球香插,高12公分,底长6公分,底宽4.8公分,底为长方八面体,肥胖的狮子旁边滚着绣球,憨态可掬。狮身背后有一细管插空,可插线香。图二十六:明末青花海水龙纹烛台标本,高21公分,底径8.6公分,口径5.8公分,青花龙纹有些晕散,顶盘有三枚支钉,可用来固定灯笼罩,属明末风格。灯烛应是古时书生挑灯夜读的必备器具。


以上撷取的二十余件器物或标本,无论是整器还是残瓷碎片,它们都出自宣城,出自这方文脉传承的热土地。史上记载文具最多的典籍《文房器具笺》其作者屠隆,也与宣城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与状元沈懋学(宣城人)不仅是同榜进士,也是儿女亲家,《明史·屠隆传》:“长子金枢,本名大谆,字西昇,庠生,娶沈君典(懋学)之女天孙。”他与梅鼎祚(宣城人)同为当时戏曲大家,更是亲密好友,史料多处记载,汤显祖、屠隆与梅鼎祚交往甚密。想当年屠隆在编《文房器具笺》时,是否在同宣城文人交往的书房里得到启示?是否也曾经在宣城文人的书房里把玩和研究过这些文房器具?答案恐怕难以找到,也无需找到。然而正是这些形微体轻的小玩意,却是一个个内涵丰富的知识载体,根植于宣城本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物化了的传承符号。从这些千姿百态的文房器物中,仿佛能寻觅到古宣州历代文人读书生活的蛛丝马迹。发现原本以为枯燥乏味的书房里,竟有诸多如此美轮美奂、爱不释手的文具雅玩,因此清苦的读书岁月里能横生情趣,寂寞的时光中能增添巧夺天工般造物之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