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酉冬至 阳气回转

 天津实诚人 2017-12-22


2017年12月22日(农历丁酉冬月初五)00:27,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冬至。


中医圣典《黄帝内經》讲:“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一、时令分析


“冬至为一年阳之始”标志着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继而回转向北半球移动。从小雪、大雪到冬至,又经过小寒到大寒。这几个节气同属于丁酉年六气中的“终之气”。


总览小雪至大寒两个月的气候状况,可以查看之前的“小雪”节气文章。


小雪、大雪和冬至、小寒到大寒四个节气,虽然同在“终之气”内,人以冬至为界,却有两种不同的感受。



北半球每年夏至后,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逐渐南移,北半球人的阳气随之被牵引外泄,一些敏感的人会无故疲倦。


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反转北上,阳气也随之北移,北半球一些敏感的人会气力增强。所以,冬至前后的养生有所不同。前者适量温阳,以补不足;后者补益,稍有收敛。


“借天力还以人力,天阳不足补元气。”此为智者所思也。


冬至到小寒15天,仍处在“冬行春夏令”期间。今年冬季阳光多明媚。从室内向外看天空,一片清澈透明,不似往年冬季的昏暗。这便是“冬行春夏令”的原因。



二、戴帽御寒


冬至后的寒冷,来自于湿。


“寒而不湿冻皮肉,湿寒相遇伤骨头。”


所以,冬至后的时令养生,主要把握御寒保暖。中老年和体弱之人减少外出。除风和日丽之外,锻炼身体以屋内为宜。若室外的寒邪侵入身心,老年体弱之人没有能力将其驱除。冬三月出门应戴帽子,头顶犹如烟囱,散发多余的热量。如果失热过度,会使人阳气受损。有心脏內科专家说:


1.当气温低于15℃时,人体有1/3的热量从头部散发出去 ;


2.气温低于10℃时,人体有1/2的热量从头部散发出去;


3.当气温低于4℃时,人体3/4的热量从头部散发出去。


如果身体暖和,但头部没有适当的保暖,心脏要把血送到头部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天冷了,要戴上帽子!这样做很重要。不是耐寒锻炼、抗不抗感冒的问题,而是有效预防脑中风、攸关性命的问题。


寒是万病之源。



“冬行春夏令”时节,六腑活跃,五脏难藏(cáng)。


《黄帝内經》写“脏”为“藏”(zàng),“腑”写成“府”。脏有储藏功能;腑有流动之意,例如“政府”乃办事场所,人员流而不留。脏腑冬三月本应相应潜藏,可是因“冬行春夏令”之故,腑失阳气,寒邪乘虚而入;腑阳受伤,五脏难藏(cáng),偏敏感的人,易有不适。


1肝胆受寒,盛者躁烦,虚者酸软。


2. 心受寒凉,邪气渗入,传感于心。


3. 脾胃受寒,肠胃呆痞,二便不利。


4. 肺受寒邪,胸满短气,咳带清涕。


5. 肾寒腰痛,虚热腰酸,重则咳喘。


遇有上述不适,应与本地时令养生师及时交流,根据“五运六气”在居住地的反应,找出符合本人体质的饮食起居之策。



三、预防血衄


北方地区最要防范的是“脑溢血”和“心梗脑梗”。


冬至前后,北半球阳气很虚。加上丁酉年“春夏行秋冬令”,阳长(zhǎng)不利;“秋冬行春夏令”,使不足的阳气收藏甚微。


冬至前后,一些老年人和长期熬夜的中青年人,容易出现脑溢血。此证的病理是“脾不统摄血”和“肝藏不住血”,血溢脉管之外,属古代中医理论中的“血衄(nǜ)”。


冬至前已有一些老年人因脑溢血身亡。12月16日下午,我接到电话,一个北方朋友八十多岁的母亲脑溢血,送到北京地区一家三甲医院,发病已经3天,陷入昏迷。因高龄开颅高风险,不宜手术。我马上给出食疗方,通过胃管输入。第三天早上病人能够讲话,并且可以排便。


我告诉朋友,如果在发病的10小时内电话找到我,根据以往的调养实践,溢在颅内的血应该能被吸收干净。过了3天虽会改善,却失去了最有利时机。



血热之人,遇寒血凝,加之气虚,易发心梗和脑梗。居住北方地区的人,尤其要防范。


此间,一是严防伤脾,香料腹带护胃,不吃生冷食物,早起至午正前,健脾和胃。


二是养肝,早睡早起;少看电视和手机,久视伤血;眼睛疲倦及时补下焦气。


三是心态平和,保住和气。


四是遇有不适,及时与本地时令养生师交流,调整饮食起居。



四、百日筑基


准备生小孩的夫妇,冬至到春分三个月,为十分重要的打基础阶段。“百日筑基”是时令养生的重要内容。现代医学也发现:人的一些细胞新老更替的周期在百日左右。


首先夫妻百日内要保持“一团和气”。《經》云:心为君主之官,君主明,群臣则安。


百日和气孕育的精卵承载有“和合”因素,二者交织方有“一”。


一为道。依道择子,孝悌、仁义、友情、贤良等基因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其次,早睡早起,随顺自然,借助天力,筑造婴儿。


再次,减少房事,养精蓄锐。阳虚阴寡,精卵不足。


春分后应时择子,届时再论。


大道養生堂劉承恩中醫師寫于

2017年12月19日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