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过分在意和担忧,对孩子来说可能只是一种负担

 长沙7喜 2017-12-22


每天十分钟,阅读经典变轻松。关注活法儿健康读书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上次读书,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通过孩子的体质来选择合适的食物。想要做到饮食均衡,不被食物所伤,你可以参考某些书,但最好的方法还是观察。学会观察,就会拥有判断力,你就很自然地知道该怎么办了。再好的东西,消化不掉就是有害物质,时间长了就是毒物。这句话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合适。


历史回顾

你的体质,真的适合喝牛奶、豆浆这些「好」东西吗?


我相信,作为父母来说,如何跟孩子建立正确而有效的沟通渠道是大家都万分在意的事情。有的父母可能会比较苦恼,明明自己是一片好心,用尽了力气替孩子着想,可总是操心操不到点子上,无法帮助解决孩子当下的问题,也无法得到孩子真实的回应。这样的困境,应该如何去打破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内容:



我们来设想一个情境,比如说,你的孩子已经读小学了,但是每天放学回来情绪都不好,觉得作业多,有时候写作业脾气很容易暴躁。其实,你对于小孩子写作业也不是很支持学校的观点的做法。那应该怎么让小孩子平和地做作业,不会影响到小孩子的成长呢?


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怎么让小孩子心态正常。当他比较烦躁的时候,可能不仅是对作业产生抗拒的状态,而是对周围的一切产生断绝或敌对的抵抗心态。你可以试着帮助他从这个状态中脱离出来,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情景打断或情绪转移法。


比如小朋友下课回来,想到马上要做作业,情绪开始变差,如果这时外面天气挺好的,可以让小朋友出去玩一会儿,或者允许他先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或者你有时间的话,陪他玩一个小时,要尝试帮助他释放一些压力,而不是继续施压、批评或督促他好好做作业。


你还要考虑,他不愿意做作业只是因为作业比较多呢,还是跟其他的小朋友、老师或家里人的交流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他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产生了情绪累积,卡住了。


当他卡在这个状态的时候,如果在这个点上再跟他理论、改造他、耐心说服他,作用不大,反而会积蓄更多的压力。就像一个人掉到沟里,你要做的是将他从沟里拉出来,他离开了那个沟,状态就会改变。



现在很多小孩长时间跟同学、老师待在一起,有些小孩从幼儿园就开始住校,和其他小朋友住在一起,当其他小朋友的家庭发生问题影响到孩子,继而影响到自己孩子的时候,这时候父母又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保护非常有限,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人生的路很长很长,不可能一直被保护,当我们不小心掉沟里,再被石头绊倒了,只要尝试爬起来就是了,哪怕你是被别人推到沟里的,也可以爬起来的。


小朋友的可塑性很大,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他学习处理问题的好机会,所以家长不用过于焦虑,或过于在意周围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和伤害。过于在意可能会把这种紧张的情绪强化或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因为受到父母担忧的影响,增加了和外界正常沟通的阻力。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家长的状态,这是第一位的。即使孩子住校,父母只能隔一段时间接触一次,但父母的状态对孩子的影响还是最大的。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自己会一遍遍地去尝试,会有挫折、也会有退缩,但这是他们自动的开发过程。如果爸爸、妈妈自身有比较好的内存、容量,拥有观察力和与孩子正面交流的能力,是能够陪孩子走过每一个困难的阶段的,他们的孩子会更有适应力、更清晰、更独立,这样的孩子会拥有自动更新换代的能力,会掌握源代码,拥有免费自动升级的无敌软件。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感谢你的聆听和阅读。


祝你和家人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晚安,下周一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