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 | 山西师范大学校长卫建国: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在课堂

 xulangmang 2017-12-22

 

大学也课改!



在小编接触过的课改学校中,不少学校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教师观念是课改的“老大难”。一些教师很难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学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不是教师们不想,而是从小到大再到工作,教师们接受的、多年实践的都是“满堂灌”是课堂。改,很难。


在看到山西师范大学的行动后,小编想,如果可以在师范教育中就推行课改理念,改变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待他们走上岗位,成为真正的教师,再进行课改会不会更容易找到状态?


小编想给山西师范大学一个大大的“赞”。同时,推荐这篇中国教师报记者韩世文与山西师范大学校长卫建国的对话,展示更多师范院校课改的初衷、目标和意义。



卫建国

山西师范大学校长


Q
&
A

中国教师报:十多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课堂教学改革风生水起,也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愿意在课堂层面着力的高校并不多。为什么山西师范大学选择了课改?


卫建国:首先,我们的大学教育还有待完善。中国大学生在能力与素质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除个人原因外,主要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课堂教学方式有关。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尤其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能力背道而驰。从本质上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客体对待。学生没有了自主学习和质疑能力,就不可能有创新精神——没有创新的民族不可能有未来,而师范生毕业后走进课堂,将可能影响未来国家民族的命运。


其次,从学校发展角度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基础地位,是大学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本科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特别重视。而师范院校的课堂教学如果落后于基础教育,那么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今天基础教育的新课改。


再次,回到教师层面,国内一些大学普遍重科研轻教学,教师不愿意为课堂教学高投入;部分教师的学生观也存在问题,他们不相信学生,“天然”以为教师就是要教的。


最后,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学生不会学习,没兴趣学习,不能自主学习和规划未来,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Q
&
A

中国教师报:改革往往都是系统工程,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学校做了怎样的整体架构?


卫建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我们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通过抓课堂教学改变现有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此推动其他环节的改革。


学校的改革是全方位、成系统的,不仅确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原则,而且有教学方式、实习实训、实验课、学业评价、教学评价、听课制度等,还有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改创新项目支持计划等。其中,通过深化实践教学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优势专业和优质课程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等架构系统改革。



Q
&
A

中国教师报:就课堂教学而言,学校走了怎样的改革之路?


卫建国:从课改的推进路径讲,山西师范大学是以学校整体推进为主的“一把手”工程;课改不是喊口号,更重要的是指明路径;不做“一刀切”,而是学院试点推进、教师先行探索。


学校通过出台总的实施方案,制定10余个配套实施办法,立项建设优势专业、优质课程、课改创新课题,重点培养课改教师等措施,全面落实课改主张。


其中,学校对首批选定的77位课改教师进行了全方位培训,从大学教学法的研究,到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培训,再到外出走进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学习,既有高规格也能接地气。接下来,学校还将选派20名课改教师赴美学习教学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落地生根”。



Q
&
A

中国教师报: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的变革,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深刻变革。我们发现,学校课改不仅有宏观设计,更有细致的“原则”和“标准”。


卫建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就是要实现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的全方位改革创新。因此,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要坚持的“六个原则”:第一,坚持以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原则,着力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二,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建立交互式课堂,着力把“知识传授式课堂”改造为“问题探究式课堂”,把教师角色由“学科知识专家”转变为教学“引导者”。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第四,严格区分高中课堂与大学课堂的界限,鼓励有深度、有创新导向、内涵丰富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层次。第五,坚持“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鼓励探索多样化、多元化课堂教学方式,形成千帆竞发、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局面。第六,倡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原则,努力突显个性化教育。



Q
&
A

中国教师报:在这样的“原则”下,您期待课堂“改造”成什么样呢?


卫建国:“改造课堂”的方向有五个:有高度和有深度的课堂——必须体现学科前沿趋势、需要教师的科研支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交流、参与的课堂——大学课堂教学关键在交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课堂——信息化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这是趋势,不可阻挡;基于综合开放的评价方式的课堂。



Q
&
A

中国教师报:与此对应的是教师角色的改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卫建国: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能不能实现在课堂上的角色转换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作为“引导者”,教师不能满足于做“标准答案”的发布者,而是要转变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的“引导者”,要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我认为,大学教师在课堂应关注这3点:第一,关注于探究原理,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能力。第二,与学生共同探索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分享体悟,激励学生学习。第三,指导学生的经典阅读和前沿文献阅读,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之路。


Q
&
A

中国教师报:也就是说,“好老师”的标准也将随之改变?


卫建国: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或者说衡量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过去我们认为,一个老师学识渊博、课“讲得好”就是“好老师”。现在我们评价一堂课好不好,更重要的是看老师能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在何等程度上启发了学生?在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上贡献了什么?通过一堂课让学生喜欢一个专业、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观念、引导了学生的价值判断,甚至让学生受益终身。这样的课才是“好课”,这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Q
&
A

中国教师报:改造了课堂,发展了“好老师”,还需要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在师生评价方面,学校做了哪些调整?


卫建国:我们提出通过改革使价值养成、能力提升、知识建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落实到位。这个培养目标既是我们改革的方向,也是检验我们改革成效的一个总标准。我们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都要围绕这样一个培养目标来进行。


因此,教学评价应从侧重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转向评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将评价学生的方式多样化,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量轻质的教学评价。


从具体评价措施上讲,首先,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其次,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再次,学校把课堂教学评价、课程设计、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与指导、学习效果等评价相结合,把外部专家、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进行周期性监测和评估,促进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


Q
&
A

中国教师报:到目前为止,山西师范大学的课改取得了哪些成效?


卫建国:这一年多来,各学院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各项改革举措进展顺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师生课改热情高涨;建构了一批比较成熟、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设了一批优势专业、优质课程,实施了一批课改创新课题,产出了一批课改成果;形成了一套体现课改新观念的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规范;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理论成果;持续推进的教学改革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当然,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推进和深化学校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未来我们将主动谋划、狠抓落实,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同时,我们开始关注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精神建设,这也将成为未来学校深化改革的新方向。


内容来源 | 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