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脏囊性病变影像表现之感染性病变

 昵称42715024 2017-12-22


肝脏囊性病变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肝脏囊性病变指以液性成分为主(通常在2/3以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囊液成分可以为浆液、黏液、脓液、胆汁、出血或坏死等。肝脏囊性病变种类繁多,多数与肝炎病毒感染无关,无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影像表现多有重叠,鉴别诊断具有难度。本文对肝脏囊性病变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旨在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基本分类:根据病变的性质及发生机制,可分为先天性、感染性、肿瘤性病变和创伤性四大类。



感染性病变

1.细菌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以胆源性多见,多合并胆道结石,患者常有高热、寒战、白细胞升高等临床表现;少数为隐源性,多见于糖尿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临床症状可不明显。细菌性肝脓肿早期以蜂窝组织炎为主,后期组织坏死液化时呈囊性表现。肝脓肿可以单发或多发,也可以为单房或多房。

脓液在CT 呈稍低密度,在T1WI呈不同程度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早期脓液内含有细菌、炎细胞、坏死物质及渗出物,较为浓稠,水分子扩散受限较明显,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随后巨噬细胞吞噬降解细胞成分,脓液渐稀薄,水分子扩散受限情况改善,因T2 透射效应,在DWI上仍呈高信号,但在ADC 图上呈高信号。脓肿壁包含三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为纤维组织、肉芽组织和炎性水肿带,纤维组织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肉芽组和炎性水肿带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肉芽组织层明显强化,炎性水肿带强化不明显。约1/3的病灶在周边可见楔形或地图样异常灌注区。95% 的脓肿壁在DWI上高信号,ADC 图仍为高信号,这是由于炎症使细胞密度减低、细胞外间隙水增加所致(图7)。DWI有助于脓肿与肿瘤坏死囊变的鉴别。肿瘤内部坏死区在DWI上呈低信号、ADC图上呈高信号的机制是由于组织间隙疏松、低粘度和细胞密度低;囊壁在DWI上呈高信号、ADC 图上呈低信号,病理上为残留的肿瘤组织成分,其细胞密度较高、间质粘度较大,导致水分子活动受限。

图7 细菌性肝脓肿。a)抑脂T2WI示肝右叶多发脓肿,囊液呈显著高信号,囊壁呈稍高信号(箭);b)T1WI示囊液呈显著低信号,囊壁呈稍低信号;c)动脉期增强T1WI示囊壁肉芽组织层明显强化,炎性水肿带强化不明显,病灶周见楔形异常灌注区(箭);d)DWI示囊液呈显著高信号,囊壁呈稍高信号;e)ADC 图示囊液呈显著低信号,囊壁呈稍高信号;f)抗感染治疗4周后增强T1WI,示偏腹侧的肝脓肿病灶显著缩小(箭),背侧的病灶完全吸收。 

2.肝包虫病

患者多有牧区生活史,分为囊型和泡型包虫病。前者为细粒棘球蚴感染,表现为肝内囊性病变,也称为包虫囊肿;后者为泡状棘球蚴感染,以肝内慢性炎症、纤维化和钙化表现为主。囊型包虫病的囊液可为浆液或黏液,也可继发细菌性感染;囊壁分为内囊和外囊两层,内囊为细粒棘球蚴本身,含有生发层和角皮层,可向囊腔内生出头节及子囊,外囊为纤维组织层。

囊型包虫病影像上分为两型。①单纯囊肿型:囊壁较厚,常伴钙化,囊液多为浆液密度/信号,病程长或继发感染时密度/信号增高(图8);② 含子囊型:病灶呈多房囊性,母囊内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类圆形更低密度影(子囊),早期子囊小而圆,分布在周边,后期子囊增大、相互挤压而形态不规则(图9)。内囊完全分离并悬浮于囊液时表现为“浮莲征”,内外囊部分分离时表现为“双边征”,合并感染时外囊增厚、明显强化,但周围肝组织炎症反应通常较轻。

图8 囊型肝包虫病(单纯囊肿型)。CT 增强门脉期示肝脏Ⅳ段囊性灶,囊壁较厚,可见钙化。

图9 囊型肝包虫病(含子囊型)。a)CT 增强门脉期示肝右叶巨大多房囊性病灶(箭);b)T1WI示病灶呈低信号;c)抑脂T2WI示病灶呈高信号,内见多个不规则形子囊。


整理自:放射学实践2017年8月第32卷第8期(作者:李若坤,林慧敏,严福华,强金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