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也过圣诞?送你一篇中国古代圣诞节指南! | 意外

 轻轻徐风 2017-12-24




今天是平安夜,各位真爱的日程应该都排满了吧?

 

说起圣诞节,大家知道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念耶稣诞生的。而提到耶稣诞生,一般能想到的画面,估计都是这样的:

 

Abraham Hondius《牧人朝拜》

 

但是你知道还有这样的耶稣诞生嘛?

 

陆鸿年《耶稣降生》


所以这幅画应该是,砍柴农夫李老二,他媳妇儿马大花,带着年画胖娃娃,一起迎接孩子狗剩的诞生?


简直惊呆。




其实,出现这些看似“奇葩”的画,是因为基督教从很早之前就进入了中国,和中国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由此诞生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本土特色”。

 

比如这个,受胎告知,也叫做天使报喜。

 

圣母玛利亚怀孕之前,上帝先排了个天使去牵线,说你成为了上天选中的女人,会生下天主的儿子,你看多幸运。玛利亚一听这事不错啊,于是就答应了。

 

所以通常受胎告知的画里,一般都是一位劝告或诉说状的天使,还有略显惊讶羞涩的玛利亚。

 

拉斐尔《受胎告知》

 

但是你看这幅:


陆鸿年作品

 

观音身边的善财童子,这次没驾云腾雾,反而挥着一对大翅膀和村花马大花报喜。大花长这么大没见过村外的人,比较羞涩,只敢回过头去偷偷瞅着人家。反而是搭伴放羊的大毛二毛比较大方,挥着草帽和鞭子和人家打招呼。

 

这么看上去,这幅画其实应该叫做《观音童子向放羊村花报喜》。

 

陆鸿年《天使报喜》


还有上边这个,观音身边的龙女来看做活儿的马大花,代表神来检查她女红好不好。为了避免她察觉,还悄咪咪地走到她身后。所以这幅画其实应该叫做《小龙女查村花女红》。

 

关于耶稣诞生还有另外一个题材,圣母子。

 

圣母子大概是西方宗教画中最著名的主题了。尤其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和耶稣洋溢着浓浓的母子情,让人觉得特别温馨。


拉斐尔《抱子圣母》


然后,我们看这幅“本土作品”:

 

 

这大概叫做《农妇马大花和她的儿子狗剩》?

 

 

这大概叫做《村头李老二一家》?

 

而耶稣降生之后,东方的三位博士来到伯利恒朝拜,带来黄金、乳香、殁药。这个画面本来是这样的:

 

达芬奇《三博士朝圣》

 

但是在中国,它是这样的:


 陆鸿年《三博士来朝》

 

这幅画,应该叫做《老槐树村李老二家狗剩的满月酒》。正值正月,李老二家的狗剩赶上满月,虽然都没啥钱,但是人情还要做足。所以隔壁的老王、老张、老李带着自家的高粱酒、熏腊肉前来贺喜。

 

李老二连连招呼:里面请里面请,真是太客气了,来就来呗,还带什么东西。

 

陈缘督《三王来朝》

 

那这幅画,应该叫做《狗剩抓周》。亲戚们兴冲冲地拿着抓周用的盘子,盼着狗剩能抓个笔、砚台啥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穷了一辈子,就指着娃儿当个大官。

 


 

看完这些洋溢着“本土特色”的基督教题材,估计大家心中都会觉得,“哇塞这么奇葩”。因为它们和我们心里一直认为的基督教差别太大了。在大众的认知中,基督教这个东西,都带着大大的“西方”标签。

 

像这幅非常著名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原作中的构图,首先就是用透视法,纵向拉伸了视觉的空间,让空间显得很宏伟庄严。横向视觉上,前景是一张大长桌,端正的放在画面的最前方,更强化了宏伟和庄重的感觉。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但这种宏伟庄重的空间感在中国画里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本土特色的《最后的晚餐》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emmm…咋说呢。就是有种农忙完后大家围着吃顿饭唠闲嗑的感觉。

 

其次,就是人物的形象。我们一般对于基督教的印象,长袍、发巾、披风。如果是类似打扮的中国人做出基督徒的仪式,违和感还不会那么强。比如这个:

 

1900年殉道者画像

 

但一旦穿上了儒服,带上方巾,再用上筷子,挂上宫灯…左看右看都是别扭到不行。



既然违和感这么强烈,当时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西方的样式呢?


这就要说到基督教进入中国的故事了。

 

其实基督教进入中国的时间,比一般人认为的清末民初要早的多。它在唐代、元代的时候都分别传到中国,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真正在中国扎起根,是明代之后。

 

我们知道,中国明中晚期的时候,对应的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而在这个时候,欧洲正经历着一场大规模的宗教改革。

 

一个名为马丁·路德的人反对教皇出售的赎罪券,挑战教皇权威,自己另立了基督教另一个教派,新教,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入新教。


罗马教皇这边的人一看,不行,得增加自己的教派的人数。所以他们组织了小分队向新航线上的国家传教,由此,西方的传教士到达了中国。


明代万历年间来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但中国不一样,我们已经有几千年的儒家文明,这层文化上的壁垒西方传教士很难打破。他们的传教活动很难扩展。

 

后来,以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利玛窦(Matteo Ricci)为代表的这些传教士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先靠近中国文化,主动和中国人产生交流。

 

于是他们放弃了袈裟,穿起了儒服,学起了中国的语言和礼仪。中国的文人一看,这洋教士素养很高啊,开始愿意和他们打交道。至此,基督教终于打破了这层文化壁垒,进入了主流的“士族”群体。


利玛窦儒服

 

这样一来,更多的中国人接触到基督教的时候,就是面对着讲一个中国话,穿中国服,“儒家化”了的西方传教士。他们了解基督教,就不是完全从零开始去接受另外一种文化,而是在已经熟悉了的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去进行的。

 

然后,基于自己的这种理解,再自然而然地给基督教添加上各种熟悉的中国元素。让耶稣穿上儒服带上方巾,玛利亚变成了小家碧玉,三博士变为天王…嗯,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其实不只中国,许多原本已经有自己文明的国家在接受基督教的时候,都会发生这种看似奇怪的交融,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理解改变很多东西

 

比如印度,“咖喱味”的“佛性”圣家庭


 

韩国,“泡菜味”的受难基督


 

日本,平安京风的圣母子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人们接纳陌生的东西,也是从解决自己需求的角度出发嘛。

 

不然,你觉得为什么广大情侣及单身青年,非要在平安夜送苹果呢?

 


祝真爱们圣诞快乐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