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赓哲:唐代女性拥有古代其他朝代女性所没有的自由

 风干了忧伤hmsh 2017-12-26

有那样一个时代,女人们虽然仍然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可以大胆对择婿提出条件,做出选择;有那样一个时代,妇女们在家庭里可以操持门户,可以大胆发声,占据主动地位。这个时代就是唐朝。

唐代妇女最出彩的除了那些名人以外,还有那些普通妇女,她们一起构成了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所以这一讲要讲一讲她们的历史。

一、日常生活的时代特色

唐代妇女相对来说比较自由,这也体现在她们的日常生活里,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经常抛头露面

隋唐妇女没有那么多禁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个概念她们是没有的,所以在社交领域内隋唐妇女有很大的活动自由。杜甫的名诗《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述的就是上巳节妇女们出外游玩的场景。女人和男人一样可以出外踏青、跨马游玩。看球赛,逛戏场,甚至做生意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2.有与异性交往的自由

隋唐妇女的婚姻虽然也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进行,也属于包办婚姻,但是自由度还是比其他朝代要大一些,起码家长会征询女儿的意见,女孩子也会用各种方式看一看自己的未来夫婿长什么样,难看不难看。女子还有决定权。有一个小故事。唐玄宗时期宰相李林甫家里有六个女儿,都逐渐到了婚配年龄,怎么选女婿呢?李林甫就在自己平常办公的那个厅外面开了一个小窗,让这六个女儿悄悄躲在这个窗户后面,他说,凡是有年轻的士子来我们家说事的时候,你们可以在窗户后面悄悄看,看中哪个给我说。所以人们给这个窗户取了个名字叫“选婿窗”。说是包办婚姻,但最起码你自己得先有个大方向,有个主意嘛。唐代传奇小说中自主择婿的故事还有不少,可见女孩子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权的。

日常生活里,妇女和异性交往也没有那么多禁忌。举个极其简单的例子,好多人都会背白居易的《琵琶行》,还记得那里面的情节吗?江州司马听到有人弹琵琶,想跟弹琵琶的女子攀谈一下,于是就“移船相近邀相见”,那女子竟然也同意了,然后就有了后面的女子痛说家史。这大半夜的,你一个小女子,他一个大老爷们儿,说聊天就凑到一起去,事后写成诗,也不怕人说闲话?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唐朝男女之间交往是比较普遍、比较自由的,所以当时人都觉得没什么。

3.性格自由奔放且有主见

隋唐女性多性格自由奔放且有主见,穿男装,着胡服,纵马驰骋,甚至还弯弓射箭,总之男人干什么她们干什么。甚至于还出过女将军,还有女商人。比如一个叫俞大娘的人,是搞运输的,搁在今天就叫作物流行业领军级人物——拥有巨型航船,号称“俞大娘船”,光船工就数百人,婚丧嫁娶都在上面,小城堡一样。

唐代妇女为什么这么厉害呢?这跟中原文化吸纳了游牧民族文化有关。

南北朝时有一个人叫颜之推,本是南朝人,后来到了北方,先是当北齐的官,后来又当了北周的官,所以对大江南北的文化差异就有直观的感受。他写了一本书叫《颜氏家训》,他说江南的妇女,循规蹈矩,甚至轻易都不和娘家来往。而北方呢,风气截然不同。他描述说北方妇女太彪悍了,走亲访友毫无拘束,甚至打官司、代子求官、为丈夫诉冤,那真是能撑起半边天来,所以颜之推使用了这样四个字来形容北方民风——“妇持门户”(《颜氏家训》卷上《治家篇五》),女人都是管家掌权的。北方这幅景象是文化大融合之后的结果,所以颜之推紧跟着说了这么一句话:“此乃恒、代之遗风乎?”意思是,这恐怕是鲜卑族的遗风吧?他说对了,受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是隋唐妇女地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择偶与结婚

说到结婚,唐代人结婚一般是在什么年龄?在隋末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人口大量地减耗,其中包括死亡的,也包括脱离政府户籍控制的逃户。在这种情况下,唐政府特别重视婚姻,要求老百姓要及时婚配,要赶快繁衍人口。唐太宗就下诏书规定,凡是男的年龄在二十岁以上,女子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都应该结婚。而且他还不忘那些鳏夫和寡妇——你们丧偶也有一段时间了吧,这个服丧期也过了吧,既然过了,赶紧结婚吧。然后他还跟政府说,你们地方各级政府听好了,我要把这个作为衡量你们政绩的标准。唐政府就这样殷切地希望老百姓赶紧结婚。《周礼》原本规定男子应该是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这个规定看起来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但是唐代时的标准远低于此数。根据考古发现的墓志进行统计,唐代男子的成婚年龄一般在二十岁以上,女子成婚年龄平均是十五岁。二十七岁出嫁都算到极品的年龄了,是不可想象的!在今天“剩男”“剩女”“剩斗士”一抓一大把的时代,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个数据会做何感想。

那么,唐代妇女有哪些择偶标准呢?当然,有门第、有一定经济实力、长得帅的男人较受欢迎,这一点古今同理。但是,唐代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标准,就是高度重视男人的才华。唐太宗时期有个叫薛万彻的将领,骁勇善战,太宗皇帝将自己的妹妹丹阳公主嫁给了他,结果,丹阳公主心里老大不乐意。怎么回事呢?原来薛万彻虽然名气大,骁勇善战,但是却没有多少文化,所以公主心里不乐意。尤其有一次听说唐太宗跟手下人说“薛驸马村气”,也就是土气的意思,这下子公主不干了,连续好多天不和丈夫坐同一张席子。唐太宗听说了,啊?因为我的缘故我这妹妹和妹夫闹分居啊?那就弥补一下吧,于是他特地请两口子到宫中做客,吃饭喝酒,还和薛驸马玩握槊。握槊又叫双陆,是那时的一种棋类游戏,下棋时太宗故意让着薛驸马,而且还把随身佩带的刀子输给了他,那意思就是给公主看,薛驸马智商也是很高的哦,很有才的哦……这下子见效了,出了宫门,薛驸马骑上马就要走,公主在后面招呼:“来,和我坐一辆车,咱回。”

唐代自打武则天在科举里加试杂文以来,文采便成为安家立命的资本,所以文采也成了女孩子眼中的择偶标准之一。《唐语林》记载了一个诗文决斗的故事。有个叫李郢的小伙子,听说邻家有女初长成,而且容貌秀丽,他就来求婚,没想到还有一家来竞争的。这下子女方家为难了,选哪家啊?最后决定出个难题——谁先送来一百万彩礼钱就嫁给谁。没想到这两家行动都很迅速,同时凑够了一百万。这怎么办?最后还是女孩子自己来拍板:干脆你们各自赋诗一首吧,看诗文优劣来决定。这下子李郢得意了,为什么呢?他有才啊。果然诗文一写,女方家判定李郢胜出。你看,多文雅,多文明,西方情敌决斗用手枪用剑,咱们用诗文。

还有个著名的《霍小玉传》,记载了一个叫霍小玉的清倌人的爱情故事。清倌人就是卖艺不卖身的艺伎。霍小玉虽然自小命苦,但是容貌美丽,而且很有才华。这样的女孩子很看重男人的才华。她心目中的男神是谁呢?是一个叫李益的人,诗文誉满天下。霍小玉虽然没见过他,但是早已经心向往之,最后通过媒人将李益引到了自己家。刚开始是她母亲与李益寒暄,霍小玉羞得不敢抬头,最后还是她母亲说:“汝尝爱念‘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即此十郎诗也。尔终日吟想,何如一见?”意为你不是爱念这两句诗吗?这位就是作者十郎啊,见面感觉如何?霍小玉低着头说“才子自然有貌”。李益赶紧敬酒,后来两人有了一段爱情故事。这就是才华吸引女性的典型故事。

当然了,父母之命也是要听的,但是家长会给女儿讲道理。再讲一个故事,有个官员韦诜,严于律己,很廉洁,选女婿也要选有才干、清正廉洁的。很多名门望族来求婚,他都不答应,觉得那些都是纨绔子弟。有一天,是个休息日,没事干,他登上高楼眺望,忽然见不远处有一户人家正在后院埋东西。他问别人:那是谁家啊?回答说:“参军裴宽家。”后来见了裴宽,韦诜问他:你那天埋什么东西呢?裴宽回答说:“我立誓不搞贪污受贿。那天有人来拜访我,给我留下一些鹿肉就走了,我来不及追,所以就把鹿肉埋起来,以免违背了自己的誓言。”韦诜一听,哎呀,这不就是我要找的女婿吗?于是请裴宽到自己府上做客。第二天,裴宽来了。他又高又瘦,穿着低级官员的绿色袍服,晃呀晃的,韦家人看到了一阵哄笑,立即给他了一个外号“碧鹳鹊”,意思就是一只绿色的鹳鸟。韦诜女儿当然也不乐意,韦诜就跟她讲道理:人爱护女儿,就要为她选择有贤德的女婿,而不是看现在富贵与否,尤其不可以貌取人。最后韦氏女嫁给了裴宽,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正确,裴宽事业很成功,官当得很大,而且很廉洁,在朝野上下极有威望,唐玄宗以“心似晋水清”来形容他。可见这女婿选得有多好。

但是必须承认,那个时代门第观念还是比较强的。婚姻当中,女性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权,但还是要服从于当时的门第观念。唐初旧门阀大族虽然已经衰落,但是社会名望依旧,山东崔、卢、李、郑诸族都特别矜持,谁要是能和他们联姻那简直就光荣极了,所以这些旧士族架子都非常大,宰相来求婚也不一定答应。唐太宗、武则天都曾经试图打击这些旧士族,压制他们的骄狂,但是没办法,在这件事上社会观念很难扭转。旧士族政治上没什么力量了,但在婚姻市场上仍然很受欢迎,全社会都仰慕人家,所以这些大族嫁女时要的彩礼也比别人高得多。

俗话总说“皇帝女儿不愁嫁”,但这话搁到唐朝不一定啊。唐文宗曾经想把自己两个公主嫁给士族,结果人家都躲着,不接招。当时唐文宗无奈地说了这么一句:“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新唐书》卷一七二《杜兼传附中立传》)民间把士族门第看得比我李唐家官品还重要,我李家当了二百年皇帝了,婚姻这方面竟然还不如崔氏、卢氏这些旧士族吗?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人是看重皇家还是旧士族家。唐宣宗时期,万寿公主要出嫁,唐宣宗下令选择良婿,宰相白敏中荐举新科状元郑颢。郑颢本来正在向范阳卢氏求婚,那是大士族啊,正在等待回音,而且据说很有希望。结果此时传来消息,皇帝要你当驸马,这下子郑颢崩溃了,不得已遵从君命成为驸马,从此一生记恨白敏中。后来白敏中去当地方官,临走前向唐宣宗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我当年把郑颢推荐为驸马,这小子记恨我啊,我怕一旦离开京城,他就会在您面前进谗言,我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唐宣宗呵呵一笑:“你以为这些年郑颢还少告你了啊?”他命人把一沓子奏折给白敏中看,全是这些年郑颢告他的。唐宣宗说,你放心吧,他告你我从来就没信过。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就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念。

但是唐人反对门第观念的也不少,他们相信缘分能超越门第,月老的传说就是唐代出现的。据说有一个叫韦固的人,在月光下遇到了一位老人,只见这位老人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正在月下看书。韦固觉得奇怪:“这么暗,您看的是什么书啊?”老人回答说:“这不是人间的书,是管理天下姻缘的书。”韦固一听,仙人啊,赶紧行礼。又问,您囊中是何物啊?老人回答:这是红绳,一旦用这个红绳牵住男女双方,那就姻缘注定,“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 (《定婚店》)。意思是,就算是仇敌,身份贵贱差异极大,天南地北,我这绳子一旦连上,注定就是夫妻。这里提到了,只要缘分到了,身份不应该是阻碍。这还颇有点现代思想呢。

择偶确定了,就该结婚了。唐人结婚要走六道程序,称为六礼:

(1)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提亲。

(2)问名:男方询问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日时辰。

(3)纳吉:卜问吉凶。

(4)纳征:男方向女方送纳聘财,双方婚约成立。

(5)请期:男方向女方家长请示婚礼具体日期。

(6)亲迎:正式婚礼。

正式婚礼的时候热闹极了,咱们可以和今天的婚礼比较一下。

第一,新郎率领亲族骑马至女方家,高声朗诵“催妆诗”,催促新娘打扮停当,上车至男家。这相当于今天的接新娘。而且接新娘时还有“障车”——娘家人拦住男方车马要红包,如果新郎有才气,还要让他当场写“障车文”。现在接新娘时不也是一大堆新娘的闺蜜、姐妹拦门嘛,图的都是个热闹喜庆,大家乐一乐。

第二,下婿。据说除部分地区之外,现代已经没有这个风俗了。什么叫下婿呢?就是给女婿一个下马威,女婿进门,娘家妇女们一拥而上,劈头盖脸一顿打。当然是轻轻地打,但是有点警告的意思在里面:你别想欺负我家姑娘,我们可不是好惹的。

第三,转席。到了男方家,新娘下车时脚不能着地,而是以彩色毡褥交替转前,新娘行走一步,就有人把后面的毡褥挪到前面去,脚始终踩在上面,寓意前程似锦。

第四,走到门口后,新娘要从门口的马鞍上跨过去,或者坐一下,寓意平平安安。据说现在某些地方还有这种风俗。

第五,摆酒宴。亲戚朋友围坐在一起,甚至还有乐舞助兴。

古代婚礼就是昏礼,是在黄昏结婚,一直持续到夜间,取黄昏阴阳交合之意。当年太平公主结婚时,点了大量火把照明,以致把大路两旁的树烤死了不少。现代一些地区结婚是在中午,那是明朝以后才出现的习俗。

古代新郎和新娘正式见面前,新娘要盖着盖头。但是唐代没有盖头这一说,而是用扇子遮着新娘的脸。新郎要想见新娘的面,要当众吟诵一首《却扇诗》,诗做得好,新娘子才把扇子放下来,夫妻正式见面。可见唐人对才气有多重视,这时候还不忘吟诗。

新娘子进门了,算是婆家人了,这时候家庭责任就需要你承担了。唐代诗人王建写的《新嫁娘》是这样描述新媳妇的: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意思是说,新娘子嫁过来三天就要开始伺候公婆了,那时管婆婆叫作“姑”。这首诗里的新媳妇小心翼翼,做了一道羹汤,害怕不合婆婆口味,先把小姑子叫进来尝一尝。那时的妇女,坦白说,负担不轻,家里家外都需要她们操劳,更何况还要生儿育女。女人真的不容易。

不过怕老婆是隋唐男性很普遍的一种“美德”。隋文帝就是有名的怕老婆,独孤皇后很彪悍。唐高宗不也是怕老婆吗?这里讲两个小故事。

1.吃醋

据说宰相房玄龄的老婆就是个悍妇,不许房玄龄纳妾。唐太宗有一次想给房玄龄赐个美人,老房不敢要。为什么不敢要?家有河东狮子吼。唐太宗听了之后说:“太不像话了,她能有多厉害?我的话她也敢不听吗?”于是把房夫人叫来,跟她说:“房玄龄是宰相,他这个级别有几个妾那是很正常的,也是法律允许的,你别出来挡横儿啊。”没想到房夫人果然彪悍无比,竟然拒不从皇命。唐太宗令人拿了一杯酒给她,告诉她说:“这是鸩毒酒,你选吧,你是选听从命令,还是选死,二选一!”没想到房夫人连犹豫都没犹豫,拿过酒杯咕咚咚就喝下去了。唐太宗都看傻眼了。其实那根本不是什么毒酒,就是吓唬她的,没想到房夫人真的敢喝。最后唐太宗也没招了,心想,这种女人自己都害怕,还别说房玄龄了。

这个故事有多个版本,还有版本说当事人不是房玄龄,而是另一个大臣任瑰,再往后世越传越走样,说是当时给那个女人喝的不是酒,是醋。其实唐代的醋还真的有一个别名叫“苦酒”。后来汉语里的“吃醋”就是从这里来的。

2.降黄巢

晚唐时期有个宰相叫王铎,皇帝命令他到外地去坐镇,抵御黄巢起义军。结果他从京城出发的时候,没有带夫人去,而是带了自己的姬妾前往。这下子捅了马蜂窝,他的夫人也是著名的悍妇,鼎鼎有名。王铎前脚走了,夫人听说他是带着姬妾走的,一股无名火直冲脑门,于是决定:你走哪儿我跟哪儿。她脚跟脚撵着王铎就来了。王铎刚到任所,正在指挥布置城防抵御黄巢,忽然有人来报,夫人快到了。王铎这下子傻眼了,怎么办?他对属下说:“情况大不妙!黄巢正从南边打过来,夫人从北边杀过来了,我该如何是好?”他的属下点点头说:“嗯,不如降黄巢。”大家看,这夫人比黄巢还厉害呢。

这些故事听着就是一乐。但是这种故事在唐代明显比其他朝代多,反映出那个时代妇女的地位比较高,也比较有自信。

近年来不断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出土的大量墓志,向我们展示了另一幅画卷:隋唐妇女三从四德的思想仍然是很浓厚的,与中国古代其他时代的妇女,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些山东旧贵族,整天矜夸自己,说我们家的女儿懂礼仪。什么叫懂礼仪?就是三从四德嘛,这是用来标榜的工具。由此可见,这是受推崇的。我们今天说隋唐妇女地位高,这也只是相对宋代以后而言的。

另外,就恋爱方式而言,唐代传奇文学中有好多自由恋爱的故事。可是大家想想,那些故事之所以能被写到传奇文学当中,作为一种浪漫的象征,恰恰说明它少。今天还有谁跑出去到处跟人说,我可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就是因为唐代的时候自由恋爱少,所以稀罕,才能成为传奇,就是这么个道理。那时候婚姻的主流方式,仍然是家长控制下的包办婚姻,只是妇女有一定发言权而已,所以也不可对这种自由恋爱做过高的估计。

但是即便如此,唐代女性仍拥有古代其他朝代女性所没有的自由。她们的喜怒哀乐就是这个时代的喜怒哀乐,她们为这个时代增添光彩,也为这个时代做了一个注脚:这是一个文化灿烂、自信从容的时代,只有在这个时代里,女性才能焕发最大的活力,活跃在政坛、文坛和其他领域内。有了她们,唐代才如此迷人,我们也才能对这个时代魂牵梦萦。

摘自于赓哲《她世纪——隋唐的那些女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