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干的起源是什么?

 tjboyue 2017-12-29
天干起源于十干记日法!《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说:羲和“生十日”。当然,并非是说羲和真的生了十个太阳,而是创立了十干纪日法,也叫天干纪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古代农历用数词纪日。我们知道,伏羲时已经“首设元日”,也就是明确了每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知道了一年有多少天。炎帝时已经有了回归年的概念。所谓回归年,就是太阳从离我们最近,然后向南远去,再回来,再离我们最近,这就是一个回归年。测量的方法有二:一是树起一个标杆,日积月累的观察,从日影最短到再次最短,或者从日影最长到再次最长。二是观察日出、日落,《大荒东经》、《大荒西经》分别给出了六座日出之山、六座日落之山,就是古人观测天象和制定日历的参照物。那时人们测得一个回归年是366天。并且也测立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也就是有了四季,每个季节91天,或92天不等。尧帝时的节气更多了,除了立春、立夏、立秋、立春四个节气之外,还测有中春(春分)、中夏(夏至)、中秋、中冬(冬至)四个节气。但那时还没有每年12个月的纪日方法,时间长了容易把日子记错。羲和就是在这个时候创立了十干纪日法。十天一个周期的记日子,就像现在一月一个周期记日子一个道理。那么,为什么还要“浴日”呢?主要是到每个季节末尾的时候,也就是过完9个10天后,再过一天或两天,才能过下个季度。至于那个季度在过完90天后,再过一天或两天,那要经过详细的计算,这就叫“浴日”。这种十干纪日法,实际上用得时间很短,后来就被十二个月纪日法代替,但这种十干纪日法在《黄帝内经》上仍有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