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学中的十天干来源传说

 古润易象 2018-02-25

(文章来源:弘易文化/作者:林石玉)十大天干起源于十干记日法!
易学中的十天干来源传说​书中说:羲和“生十日”。创立了十干纪日法,也叫天干纪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古代农历用数词纪日。

我们知道,伏羲时已经“首设元日”,也就是明确了每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知道了一年有多少天。

炎帝时已经有了回归年的概念。测得一个回归年是366天。并且也测立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也就是有了四季,每个季节91天,或92天不等。

尧帝时的节气更多了,除了立春、立夏、立秋、立春四个节气之外,还测有中春(春分)、中夏(夏至)、中秋、中冬(冬至)四个节气。但那时还没有每年12个月的纪日方法,容易把日子记错。

羲和就是在这个时候创立了十干纪日法。十天一个周期的记日子,就像现在一月一个周期记日子一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