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川论道|利害

 善信慧兵 2017-12-30

庄子在《齐物论》讲:“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一个人对于生死的变化,都不放在心上了,何况一些引起世俗纷争的,诸如事业婚姻爱情等方面的利害关系呢。

古代有两位著名的文化学者,一位叫啮缺,他问另一位王倪说:“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您知道世间万物,有一个共同的道理吗?

百川论道|利害

王倪的回答出人意料:“吾恶乎知之!”我厌恶知道这些事情。啮缺继续说:“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您为什么不愿意知道这些事情呢?世间万物对于您,难道没有一点吸引力了吗?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一个人,如果在潮湿的地方呆久了,就会患上腰疼的毛病,严重的还会偏瘫致死。但是,泥鳅会这样吗?

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如果我们在高高的树木的枝杈上睡觉休息,肯定担心自己会掉下来摔坏身体。但是,猿猴会这样吗?

“三者孰知正处?”人、泥鳅、猿猴,三者谁所处的位置,才是最正确的呢?人类往往觉得自己很聪明,但是他们真的处处都比动物强吗?

百川论道|利害

同样的道理,人类喜欢畜养牛羊,以供食用,麋鹿喜欢的食物却是草木,蜈蚣喜欢食蛇之类的爬行动物,鹞鹰又喜欢食老鼠之类动物。

四者孰知正味?”对于人、麋鹿、蜈蚣、鹞鹰这四者来说,谁的口味才是最正确的呢?人类往往觉得天生万物,都是为自己享用的,但是真的万物都能适合人的口味吗?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毛嫱和丽姬,在古代都是和西施并列的美女。她们为什么没有西施有名气?就是因为西施的命运,比她们更坎坷,绯闻故事更多一些罢了。

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即使是人见人爱的美女,鱼看见了厌烦得深入水底,鸟看见了也飞入高空,麋鹿看见了更是躲得远远的,与之决绝。

百川论道|利害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人、鱼、鸟、麋鹿,这四者谁才是真正知道,天下最美的本色是什么呢?

人类往往觉得自己才是最美的,但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始皇豪言壮语,要千秋万世都当皇帝,可到了他的儿子的时候,秦朝就灭亡了。

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从我的观点来看,仁义开始的地方,就是产生是非的发源地。

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行的却是龌龊肮脏的勾当。这种杂乱的情况,经常出现“窍国者诸侯,窃钩者诛”的情况。所以我厌恶知道,那些所谓大人物的辩解。

啮缺曰,子不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啮缺说,看来你是不关心利与害了。但是,至高无上的人,都不知道利害关系吗?

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王倪说,至高无上的人就是神仙啊!大草原燃烧了,他也不会觉得热。黄河汉水冻成了冰,他也不会觉得冷。

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即使电光霹雳,发挥巨大的威力,把大山都劈破损坏了,狂风呼啸,把海浪搅动得天翻地覆,他也不会惊慌失措。“任它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百川论道|利害

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如果真的是这样,他们会腾云驾雾,追日逐月,遨游于四海,死生的变化都不关于己,何况导致利害关系的缘由呢?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释纷利俗 ,并皆佳妙。曦晖朗曜,永绥吉劭。”直译为解决纷争利世俗,群英聚集皆佳妙。明媚阳光永照耀,永远平安多吉祥。

世间公认的英雄人物,大多是解决利害纷争的高手。可是百年之后,太阳照常每天升起,而他们早已经随着逝去的岁月灰飞烟灭了。当年的利害,也就成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百川论道|利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