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妇女意外捡到一王玺,上面仅刻四个字,但让日本专家哑口无言

 红豆居士 2017-12-31

要说日本还是蛮爱学习的,尤其是谁厉害就跟着谁学。古代中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是东亚最先进的国家,所以日本早在汉朝时期就与中国建立了联系,派遣使者到中国来学习。日本国王还愿为汉臣藩,向汉朝进贡,求汉皇赐名,于是光武帝赐“倭国”,又赐封日本国王为“倭奴王”。

扬州妇女意外捡到一王玺,上面仅刻四个字,但让日本专家哑口无言

当时日本想借着臣属于汉王朝树立自己权位和王位,因此汉光武帝赐名令日本举国大喜,并受赐“汉倭奴国王印”。《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扬州妇女意外捡到一王玺,上面仅刻四个字,但让日本专家哑口无言

“汉倭奴国王”金印作为中日两国最早交往的证明,但在此后一千多年里却没了踪影,而日本又极力想抹掉这些史实,所以日本专家一直对史书上的记载持有怀疑态度。他们也认为记载的应该是“委”而不是“倭”字,“委”字作委任解释,“汉委奴国王”也就解释为了汉朝委任的奴国国王。但这枚消失了一千多年之久的“汉倭奴国王”金印,竟然在1784年意外出土了。

扬州妇女意外捡到一王玺,上面仅刻四个字,但让日本专家哑口无言

日本江户时代,福冈市志贺岛上的一个农民在拓宽水路时,从一块大石下面发现了一颗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倭奴国王”字样。这颗金印现在成了日本国宝,陈列在福冈市博物馆。但日本专家却一直怀疑金印的真伪,他们认为在金印发现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伪造这一枚小小金印的技术了,他们怀疑这枚金印到底是不是中国之物,更怀疑这印章本就是当时的人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伪造的。日本专家都不愿意相信“汉倭奴国王”这五个字,是日本国王在汉朝皇帝那里好不容易求来的赏赐。由这枚金印引起的争论使这枚金印的传说也变得神乎其神,但随着中国这颗汉代印章的发现,日本专家不信也得信了。

扬州妇女意外捡到一王玺,上面仅刻四个字,但让日本专家哑口无言

1981年,扬州市一妇女在甘泉二号汉墓附近的田间,捡到了一颗汉代诸侯王玺“广陵王玺”。此印也是纯金铸成,龟钮,长宽各2.3厘米,通高2.1厘米。后汉书明帝纪载:“永平元年(58年)八月卯子徒山阳王邢为广陵王,遗就国。”参照附近汉墓中刻在其它铜器上的年号推定,这颗金印既是东汉明帝刘庄于永平元年封刘侀为广陵王时所赐给他的。这与光武帝刘秀所赐汉倭奴王印的中元二年(57年)只相差一年,这颗金印不仅质地和印钮与日本出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相同,而且两颗金印的字体和手法也极为相似,大约出自一人之手。

扬州妇女意外捡到一王玺,上面仅刻四个字,但让日本专家哑口无言

“广陵王玺”的出土大大增加了“汉委奴国王”印的真实度,经专家考证,汉制赐给太子及诸侯王的金印,一般是龟纽,赐给臣服国国王的印纽则多用蛇、芋、骆驼等造型,中日两国出土的这两枚金印均符合汉制,而且中国发现的这枚金印被考证为真。“汉倭奴国王”金印经与史籍的参照印证和与 “广陵玉玺”的对比分析,其可靠性已得到证明,看来日本的那枚“汉倭奴国王”金印确实是汉皇赐予的,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中日两国交往的渊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