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M1-049:【天津卫的老房子】 西站前街1号 —天津火車西客站老站房

 网罗天津卫 2018-01-01


152@365天津火車西客站老站房·天津衛的老房子之151天津火車西客站老站房外景(照片來自互聯網)

 

 

天津火車西客站老站房座落在天津紅橋區西站前街(其時為天津老城城西第三區子牙河與南運河之間的河北趙家場一帶)1

天津火車西客站站房始建於19098(清光緒三十四年八月)19101214日投入運營由德國建築師設計,建築材料亦來自海外。建成後的天津西站老站房為磚混結構二層樓房,建築整體坐南朝北,面呈字形,立面強調對稱式構圖,造型豐富,建築平面呈凸字形。建築頂部為牛舌瓦坡紅頂,開有老虎窗和煙囪,外立面為清水磚牆,窗套、立柱、花飾及入口臺階均為石材,上雕有南極仙翁、仙鶴、龍嘴圖案,與西洋風味的洋樓相配可謂中西合璧,窗式和窗套變化多樣,是一座具有典型折衷主義風格的德國新古典主義建築。

1908(光緒三十四年),天津紳商間流傳慈禧同意修建津浦鐵路的消息。當年5月,天津頗負盛名的二十六家商號聯合上書天津商會,要求在天津老城南門外(今南開中學附近,時稱“南開”)設立火車站;理由是南門外以南一帶屬中國地界,在自己的屬地上建設鐵路既不受外國人的牽制,也距離租界較近,可避免各國產生不滿;此外這一帶空地較多且墓地較少,既可以節省建路資金,也不會因遷墳而耽誤工期。督辦鐵路大臣呂海寰自從接手津浦鐵路的工程後,一面監督施工,一面派人調查適合建站的地方,八個月後,呂海寰派出的調查員報送了一份文字材料,稱:“河北趙家場後空地有二頃有餘,地勢平坦,既無廬舍,又無墳墓,堪為建設總站之用。”當時所稱的“河北趙家場”,就是現在天津紅橋區的北營門至南運河一帶,距離今天的天津西站約500米。自庚子之亂後,河北大街以及估衣街、鍋店街、針市街等原本熙攘的商業鬧市一度冷清,趙家場建成車站將有助於舊時繁華的恢復。於是,鐵路施工的方向就逐漸向趙家場方向傾斜。19103月,直隸、山東兩幫計127家商號再次聯合上書天津商會,請求在“南開”一帶至少設立一個分站。商紳們在兩方面進行遊說:其一,天津的商務政務都集中在老城廂一帶,“南開”距離商務政務中心只有幾裡的路程,貨運與交通十分便捷,利於節約運費和時間。而當時的天津總站(今天津北站)和趙家場站之間道路崎嶇而且需要輾轉渡河,不僅旅客要受顛簸之苦,而且貨物的運費也會飆升;其二,從總站到趙家場後,必西向經楊柳青過河達靜海的良王莊,沿線里程達到40餘華裡,工費到達90多萬兩,如果從趙家場通到“南開”、由“南開”通到八裡台,其間只有10余裡,同樣可以再按原來的津浦線行走,既經濟又省時。19137月,以寧星普、楊以德、杜寶楨等社會名流為首的紳商,又一次向津浦鐵路局提議在“南開”建站。津浦鐵路局予以拒絕並在回復中指出:為了籌建津浦鐵路,已經兩次向英、德銀行借款,總數將近一千萬英鎊,所以現在無論鐵路完工與否,都沒有能力、也沒有打算在“南開”另設新站。18989月,在清政府不知情的情況下,英德兩國的資本集團在倫敦舉行會議,擅自決定承辦天津至鎮江的“津鎮鐵路”。清政府則屈服於帝國主義的壓力同意修建並於18995月簽訂了修建“津鎮鐵路”的借款草約。1908年,清政府與英德兩國資本集團簽訂了借款合同(貸款額度500萬英鎊,30年內才還清本息),同時將“津鎮鐵路”改為由天津至江蘇浦口。“津浦鐵路”分為南北兩段施工。北段(從天津到山東的韓莊)19086月開工建設。有意思的是,“津浦鐵路”北段的施工,既不是從天津開始,也不是從韓莊開始,而是從靜海縣的良王莊向天津市內延伸。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天津起點的地址未定。191211月,“津浦鐵路”全線開通,天津西站成為最早連結中國南北幹線鐵路的車站和國際通關口岸站。天津西站初建時,站內共有4條股道、2座月臺、1座天橋、1座站房,年發送旅客12.7萬人、運輸貨物5.1萬噸。1937年,天津西站被日軍佔領,車站的線路被改成5條股道並另建了一個南貨場。1949年天津解放後,火車西客站被鐵道部核定為三等站;1955年,升格為二等站;1962年,升格為一等站。天津西站下轄西站貨場、西營門貨場、陳塘莊貨場(包括陳塘支線),其中下轄的西營門貨場是鐵道部批准的中俄大噸位集裝箱的辦理站,擔負天津市的紅橋區、南開區、河西區、西青區、大港區部分工廠、企業、港口生產原料、燃料及建築材料、民用必需品的到達和部分產品外運的運輸業務。1984年,天津地鐵既有線延伸至天津西站,使天津西站與北京站在同一年成為中國大陸地區最早有地鐵接駁的兩座火車站。19931月,天津西站進行過一次改建工程,1995年底基本建成。2003年,天津市政府出資766萬元再次大修。此次改造工程主要是對一月臺的採光設施進行改造、修建雨棚和增高月臺。改造後的一月臺在成為國際通關口岸站的同時,也為中外旅客提供了一個更加寬敞明亮、舒適方便的乘車環境。

200924日,作為京滬高速鐵路五大始發站之一的天津西站開始進行改造擴建。為配合此次改擴建工程,天津西客站的老站房需要採用滑動摩擦平移方法平移至新址,這是天津市首例木結構建築的平移工程。2009924(第一階段),天津西客站老站房開始向南平移135米。同年1023(第二階段),天津西客站老站房開始向東平移40米;至2009119日,天津西客站老站房完成平移到達新址地基所在地終點。201054(第三階段),天津西客站老站房由98個千斤頂抬升至3.6米。在平移過程中,施工人員本著“修舊如故,有機更新”的原則,依照老站房的歷史檔案,恢復了原有的老虎窗和煙囪,並且遮蔽住了牆體外立面上安裝的排水管、空調等室外設施。平移完成後的天津西客站老站房作為鐵路博物館永久保留。

目前,天津火車西客站老站房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