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嫉妒——使韩非死于非命

 liuhuirong 2018-01-01
              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与李斯同为荀子的高足,道德文章了得——著有《孤愤》、《说难》、《五蠹》,由于都是‘’尊主安国‘’的理论,秦王嬴政很看重他的才华,说:“我要是能见到他,和他交往,死而无恨。”不久,秦国与韩国开战,韩国便派韩非出使秦国斡旋。韩非大约也想在秦国做个高级公务员,拿旱涝保收的高工资,就向秦王上书说:“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纵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纵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殉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想想,秦王何许人也!日思夜想的就是怎么统一中国,做个千古一帝,看了韩非的折子,十分高兴,但没有给韩非职位。
        这事不知怎么被秦国宰相李斯知道了,按照惯常的道理,李斯应当十分高兴,举双手赞成——老同学同朝做官,并肩战斗,默契配合,是多么惬意的事情。然而,李斯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的道德文章不如韩非,治国策略更与韩非无法比,如果韩非留在秦国,有朝一日说不定自己这个宰相就非韩非莫属了。于是就向秦王打小报告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现在要并诸侯,终究是为韩不为秦啊!这是正常的人情。现在大王不用他,如果以后让他回到韩国,是自己给自己找祸患,不如依法诛之!”秦王一听是这么个理,就把韩非关了起来。尔后,李斯通过他人给韩非送了一包毒药,韩非一看绝望了,便服毒自杀。后来,秦王后悔了,想赦免韩非,但这时韩非已经死了。
       李斯为什么要害韩非这个老同学?全是嫉妒、竞争惹的祸。老同学、老战友如果不在一个单位或部门,自然见面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但如果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情况就不同了。职位越高,位置越少,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免不了互相踩踏,你死我活。这种例子在历史上不少。这是同学、战友在同一个层次的情况。如果老同学、老战友不在一个层次,就叫“人一阔,脸就变”,“权一大,脾气见长。”如果你还想与他套近乎,那只能是自讨没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