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文飨宴】元代青花瓷窑工程概说

 天然首选 2018-01-01


“青花瓷“是一种以钴矿为色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施罩透明釉进行高温烧制的釉下彩绘瓷器。由于钴料经高温烧制后呈现幽蓝色调,“青花瓷“之名也就由此得来。

瓷器制作中釉下彩绘技法与钴料使用相结合的工艺在唐宋时已初现端倪。至元代,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花烧造逐步成熟并蓬勃发展,使这种蓝白相间的瓷器成为元、明、清三代广销海内外、深受世人瞩目的陶瓷品类。而随着近年来相关材料的不断出土发现,曾经神秘的元代青花瓷全貌也日渐明晰。


一、元代青花瓷胎料的改良


元代景德镇汇聚有大批南北制瓷工匠,前期官窑与民窑的先进生产技术得以交流融合,使整个窑工程的开发成为可能。

为满足国外市场对大型青花瓷的需求,胎料的改良成为首要问题。元代青花瓷改变以往单一使用瓷石制作胎体的惯例,将一定比例的高岭土羼入其中,使胎体在1250℃以上高温中不易变形且瓷化程度更加完整,为成功烧制坚硬致密的大型器物奠定基础,其重要性在烧制失败的废品上即可窥见一二。这件元代青花双狮耳罐废品,从残件来看原造形应呈直口、短颈、溜肩、器腹上鼓而向下斜收之状,其设计高度约在40cm左右。然而,可能由于胎料中高岭土含量不足,或胎体厚度不够等因素,致使烧制时器身难于经受窑内高温而出现垮塌现象,从而无法使用。由此可见,胎料的改良对于元代青花瓷的繁盛可谓至关重要。

元代 青花双狮耳罐


二、元代青花瓷釉料的认识


除胎料外,元代青花瓷对于釉料的成分也进行了必要调整。早期使用的以釉灰为主、羼加少量釉果的釉料配方至元代发生改变,釉果在整个釉料中的比例调高至91-92﹪,而釉灰含量则大幅减少。这种新釉料在经1250℃高温烧制后,会于坚硬洁白的胎体表面形成流动性小、色白泛青、肥厚润泽的透明釉面,使青花呈色更为优秀。

值得注意的是,元代青花瓷大件者多采用淋釉方式上釉,小件者则以浸釉方式将釉料施于器表。为避免沾黏,圈足或口沿通常会经过刮釉处理,有时圈足处还会完全不上釉。若刮釉不彻底或无意滴洒,就会在露胎处留下釉斑或釉块,除此之外,有时施釉不均匀,还会在釉层较薄处形成缩釉。这件元代青花鱼藻纹梅瓶瓶底完全露胎,局部残留少量透明釉层,其肥厚萤润的质感与瓶身相同,即应是典型的釉斑。

元代 青花鱼藻纹梅瓶


三、元代青花瓷钴料的辨析


元代青花瓷绘制纹饰的钴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来源。进口钴料又称苏麻离青,为低锰高铁成分,色泽深浓艳丽,钴料密聚处自然凝结成黑蓝色的黑疵斑点,通常施于外销中东的大型器物及部分内销的中型器物;而国产钴料属高锰低铁成分,呈色不同于苏麻离青的艳丽,浓郁之中另添一抹灰黑,大多用在国内市场或外销南洋的中小型器物之上。

需要注意的是,青花呈色的不同除源于钴料本身性质的差异,窑内烧成温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若烧成温度过低,胎体由于不能完全瓷化而呈现疏松状态,釉面也因无法玻化而泛黄,釉下所绘纹饰便呈现泛灰之色;相反,则纹饰表现出自然具流动感的色阶变化,浅者淡蓝清澈,重者深暗如墨。

青花呈色比较


四、元代青花瓷烧窑的痕迹


元代青花瓷的烧制大体有制胎、素烧、绘纹、施釉、送烧几道工序,其中送烧时器物依摆放形式可分为正烧和覆烧两类。

正烧是将器物正放于窑内的烧制方式,为元代青花烧制时最常使用的摆放形式。采用正烧法烧制之时,小型器物会将圈足处釉料刮除,仅保留圈底釉层,呈现出圈足无釉的露胎状态;而体型较大者圈足与圈底则均不上釉,烧制完成后不仅器底完全露胎,通常还会出现下凹的弧底现象。这件元代青花龙纹罐底部除内侧残留少量釉斑外,圈足与圈底皆呈露胎状,具有明显的正烧痕迹。

正烧示意图

元代 青花龙纹罐底部


而覆烧则是将器物倒置在窑内的烧制方式,在元代青花瓷中多见于形状近似短柄杓的“匜”。置于下方的“匜”口为防止发生釉层沾黏,在通体施釉后,口沿处釉料会被刮除,出现露胎状态,而低于口沿的“流”与器身则会形成质感萤润的透明釉层。

覆烧示意图

元代 青花匜


元代青花瓷的学习与研究,需以对整个窑工程的掌握为基石,而元代窑工程的发展,则为了解中国陶瓷史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