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单元 儿科治法概要

 张继少华总部 2018-01-01


()中药内治疗法

1.用药原则

(1)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由于小儿生理病理上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的特点,因此要掌握有利时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力求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变化。当病邪在表,且有外解之机时,应因势利导,引邪外达,从表而解,不可凉遏而使表邪留恋,不可发汗太过耗损卫阳,也不可骤然固涩而闭门留寇。

(2)处方轻巧灵活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在治疗时,处方也就应轻巧灵活。要根据病儿的体质特点、病情轻重及脏腑功能,灵活运用,不宜呆滞,不可重,不得妄加攻伐。用药时应注意寒勿伤阳,热勿伤阴,补不碍邪,泻不伤正。对于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峻下、毒烈之品,均当慎用,即便有是证而用是药,也应中病即止,或衰其大半而止,不可过剂,以免耗伤小儿正气。

(3)注意顾护脾胃小儿的生长发育,全靠后天脾胃化生精微之气以充养,疾病的恢复赖脾胃健运生化,先天不足的小儿也要靠后天来调补。儿科医师应十分重视小儿脾胃的特点,处处顾及脾胃之气,切勿使之损伤。患病后注重调理脾胃是儿科的重要治则。

(4)重视先证而治由于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虚实寒热的变化较成人为快,故应见微知著,先证而治,挫病势于萌芽之时,挽病机于欲成未成之际。尤其是外感热病,病情发展迅速,而医者在诊察之后,病家需取药煎煮,直到汤药喝下发挥药效,需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病情很可能已经变化。因而,医者应把握这种变化,揭示病情的演变规律,提前一步,在相应的证候出现之前预先落实治疗措施,先发制病,药先于证,先证而治,顿挫病势,防止传变,达到治病防变的目的。即使是治疗内伤杂病时,采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热之、热者寒之已成定理,但补虚致滞、泻实伤正、寒祛热生、热清至之也不可不知。故用补益的同时,应注意兼以消导,免生中满在用攻下剂时注意扶正,免耗正气在用温热药时注意病情热化而稍佐以寒凉在用寒凉药时应防止中寒内生而适当伍以温热,此皆属先证而治之例。

(5)不可乱投补益补益之剂对体质虚弱的小儿有增强机体功能,助长发育的作用。但是,由于药物每多偏性,有偏性即有偏胜,故虽补剂也不可乱用。小儿生机蓬勃,只要乳哺得当,护养适宜,自能正常生长发育。健康小儿不必靠药物来补益,长期补益可能导致性早熟。或者小儿偶受外邪,或痰湿食滞,未能觉察,若继续服用补益之剂,则是闭门留寇,邪留不去,为害不浅。故补益之剂切不可滥用。

2.中药用量

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方剂组合、药味多少、医师的经验而异。由于小儿服药时常有浪费,所以中药的用量相对较大,尤其是益气健脾、养阴补血、消食和中一类药性平和之剂更是如此。但对一些辛热有毒、苦寒攻伐和药性猛烈的药物,如麻黄、附子、细辛、乌头、大黄、芒硝等,应用时则需要注意毋使过剂。为方便计算,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l/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一般病例可按上述比例拟定药物剂量,但若病情急重则不受此限制。如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所用清热解毒药中,生石膏、板蓝根等的用量也有超过成人一般剂量的。此外,尚可按处方中药味的多少、方剂配伍要求决定其剂量。

3.给药方法

(1)口服给药法汤剂及各种内服中成药均可口服。汤剂的煎煮,药汁不宜太多,年龄越小药汁的量越要少些,并可采取少量多次喂服的方法,不必限制于一日2次服。对抗拒服药的小孩,可固定小儿头部,用小匙将药汁送至舌后部,将小匙竖起,使之自然吞。切勿捏鼻灌服,以防呛气管。另外,可在药汁内稍加食糖矫味,使之便于服下。丸剂、片剂可研成细末,加糖水服;颗粒及浸膏可用温开水溶解稀释后喂服。对幼童,服药时最好还是做好说服教育工,争取患儿主动配合治疗。

(2)鼻饲给药法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可采取鼻饲给药的方法,取消毒鼻饲管轻轻由鼻腔插食管至胃中,用针筒吸取药液,徐徐注鼻饲管内。

(3)蒸气及气雾吸用蒸气吸器械或气雾吸器,使水蒸气或气雾由病儿口鼻吸,常用于治疗肺炎喘嗽、哮喘、感冒、咳嗽等。使用中药作气雾吸,注意不可直接用汤剂、口服液类药剂,只能用注射液类药剂,如穿琥宁注射液等。吸时可将蒸气对准口鼻,或将管口含于口中,通常每次吸人20左右。

(4)吹鼻法用药末吹鼻腔内取嚏,或将药液滴鼻腔内,可治疗窍闭神昏高热等病证。

(5)直肠给药法取导尿管常规消毒后,轻轻插肛门直肠中,用针筒吸药液缓缓注直肠或将药液倒点滴瓶中,接上输液管,使药液徐徐滴直肠中,从直肠吸收以治疗疾病。此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而且对于外感发热、肠胃疾病、水毒内闭等有较好的疗效。

(6)注射给药法将供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的中药制剂,按要求给予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

4.常用内治法

(1)疏风解表法主要适用于外邪侵袭肌表所致的表证。由于外邪郁闭肌表,开阖失司,出现发热、恶风、汗出或无汗等症。可用疏散风邪的药物,使郁于肌表的邪气从汗而解。风寒外感可用疏风散寒的方药,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葱豉汤等风热外感可用辛凉解表的方药,如银翘散、桑菊饮等。

(2)止咳平喘法主要适用于邪郁肺经、痰阻肺络所致的咳喘。寒痰内伏可用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的方药,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热痰内蕴可用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的方药,如定喘汤、麻杏石甘汤等;咳喘久病,每易山肺及肾,出现肾虚的证候,此时在止咳平喘的方剂中,可加温肾纳气的药物,如参蛤散等。

(3)清热解毒法主要适用于邪热炽盛的实热证,如温热病、湿热病、斑疹、痢疾、疮疡等。其中又可分为甘凉清热、苦寒清热、苦泄降热、咸寒清热等,应按邪热之在表、在里,属气、属血,脏、腑等,分别选方用药。病邪由表里而表邪未尽解者,可用栀子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等清热透邪;证属阳明里热者,可用白虎汤清热生津湿热化火或湿热留恋,可用白头翁汤、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等清热化湿温热之邪于营血,发为神昏、斑疹,可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神犀丹等清热凉血出现丹毒、疗疮痈疡等热毒实证者,可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解毒消痈;肝胆火旺时,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清肝泻火。

(4)凉血止血法主要适用于诸种出血的证候,如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紫癜等。常用方剂如犀角地黄汤、玉女煎、小蓟饮子、槐花散等,单味参三七、白及、仙鹤草,以成药云南白药等,也有较好的止作用。小儿血证常由热妄行、血不循经引起,用清热凉血法治疗居多;但是,气不摄血、脾不统血、阴虚火旺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临床也不少见,可用补气、健脾、养阴等法治疗。

(5)安蛔驱虫法主要适用于小儿肠道虫证,如蛔虫、蛲虫等。其中尤以蛔虫病变化多端,可合并蛔厥(胆道蛔虫症)、虫瘕(蛔虫性肠梗阻)等,发生这些情况时,一般先安蛔缓痛为主,方用乌梅丸等,待病势缓和后,再予驱虫。常用驱蛔方剂,有追虫丸、下虫丸等。驱蛔虫有效中药有使君子、苦皮等;驱姜片虫有槟榔等;驱蛲虫有大黄与使君子同用,配合百部煎剂灌肠等法。

(6)消食导滞法主要适用于小儿饮食不节,乳食内之证,如积滞、伤食泻、疳证等。小儿脾胃薄弱,若饮食不节,恣食无度,则脾胃运化无权,轻则呕吐泄泻、厌食腹痛,重则为积为疳,影响生长发育。常用方药如保和丸、消乳丸、鸡内金粉、枳实导滞丸等。在消食导滞药物中,麦芽擅消乳积,山楂能消肉食积,神曲善化谷食积,莱菔子擅消麦面之积。

(7)镇惊开窍法:主要适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等病证。小儿暴受惊恐,神志不安,可用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等安神镇惊;热极生风,项强抽搐,可用羚角钩藤汤等镇惊息风热营血而神昏、惊厥,可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等镇惊开窍,清热解毒;痰浊上蒙,惊风抽搐,可用苏合香丸等豁痰开窍;感受时邪秽浊之气而吐泻昏厥,可用行军散、玉枢丹等辟秽开窍。

(8)利水消肿法主要适用于水湿停聚,小便短少而水肿的患儿。若为湿邪内蕴,脾失健运,水湿泛于肌肤者,则为阳水;若脾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温内聚为肿,则为阴水。常用方剂,阳水可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四苓散、五皮饮、越婢加术汤等,阴水可用防己黄芪汤、实脾饮、真武汤等。此外,车前子、荠菜花、玉米须等也有较好的消肿利尿作用。

(9)健脾益气法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小儿,如泄泻、疳证及病后体虚等。常用七味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异功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单味怀山药粉调服,有良好的健脾止泻作用。气虚与脾虚关系密切,治气虚时多从健脾着手,健脾时多借助益气,故两者常配合运用。

(10)培元补肾法主要适用于小儿胎禀不足、肾气虚弱及肾不纳气之证,如解颅、五迟、五软、遗尿、哮喘等。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调元、参蛤散等。

(11)活血化瘀法用于各种血瘀之证。如肺炎喘嗽、哮喘见口唇青紫,肌肤有瘀斑瘀点,以及腹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按之有瘀块等。常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桃仁承气汤等。基于“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原则,活血化瘀方中常辅以行气的药物。

(12)回阳救逆法主要适用于小儿元阳虚衰欲脱之危重证候。临床可见面色苍白,神疲肢厥,冷汗淋漓,气息奄奄,脉微欲绝等,此时必须用峻补阳气的方药加以救治。常用方剂如四逆汤、参附龙牡救逆汤等。

()中药外治疗法

目前儿科临床上的外治法,主要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敷、贴、熏、洗、吹、点、灌、嗅等。这些方法,药简效捷。

1.熏洗法

是利用中药的药液及蒸气熏蒸、擦洗人体外表的一种治法。如夏日高热无汗,可用香薷煎汤熏洗,发汗退热;麻疹发疹初期,为助透疹,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西河柳煎汤后,加黄酒擦洗头部和四肢,并将药液放在室内煮沸,使空气湿润,体表亦能接触药气。

2.涂敷法

是将新鲜的中草药捣烂,或用药物研末加水或醋调匀后,涂敷于体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鲜马齿苋、青黛、紫金锭等,任选一种,调敷于腮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吴茱萸粉涂敷于足底涌泉穴,治疗滞颐等。

3.罨包法

是将药物置于皮肤局部,并加以包扎的一种外治法。多用于汗证、积滞等病证。如用皮硝包扎于脐部,治疗积滞;用五倍子粉加食醋调罨包脐内,治疗盗汗等。

4.热熨法

早将药炒热后,用布包裹以熨患部或腧穴的一种外治法。如炒热食盐熨腹部,治疗中寒腹痛;用生葱、食盐炒热,熨脐周围及小腹,治疗尿闭等。

5.敷贴法

是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膏药上,敷贴于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用丁香、肉桂等药粉,撒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治疗寒证泄泻。再如在夏季三伏天,用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研末,以生姜汁调成药饼,中心放少许丁香末,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穴上,治疗哮喘等。

6.擦拭法

是用药液或药末擦拭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冰硼散擦拭口腔,或用淡盐水,或银花甘草水拭洗口腔,治疗鹅口疮、口疮等。

7、药袋疗法

选用苍术、白芷、砂仁、丁香、肉桂、甘松、豆蔻、沉香、檀香等芳香药物,根据病情,选药配合成方,研成粉末,制成香袋、肚兜、香枕等。经常佩戴使用,其有辟秽解毒、增进食欲、温脾理气、防病治病等作用。

(三)其他疗法

1.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儿科常用的一种推拿方法,此法通过对督脉和膀胱经的按摩,调和阴阳,疏理经络,行气活血,恢复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儿科临床常用于5岁以下小儿泄泻、腹痛、厌食、痿证、斜颈等疾病。年幼小儿,治疗效果尤佳。

2.刺四缝疗法

刺四缝疗法是儿科针法中常用的一种。四缝是经外奇穴,它的位置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中节横纹中点,是手三阴经所经过之处。具体操作方法:皮肤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约1分深,刺后用手挤出黄白色黏液少许。

针刺四缝可以清热、除烦、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等,常用于治疗疳证和厌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