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七单元 妇儿科病证

 张继少华总部 2018-01-01

第二十七单元   妇儿科病证

()痛经

1.辨证要点

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与肝、肾关系密切。外邪客于胞宫,或情志不舒等导致气血滞于胞宫,冲任瘀阻,“不通则痛”,为实证多种原因导致气血不足,冲任虚损,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为虚证。

疼痛发于经前或经行之初,以绞痛、灼痛、刺痛为主,疼痛拒按,月经量少,质稠,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缓者,为实证月经将净或经后始作痛者,以隐痛、坠痛为主,喜按喜揉,量少色淡或色黯者,为虚证。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缓,伴有乳房胀痛,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者,为气滞血瘀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量少色黯,面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者,为寒凝血瘀。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面色无华,舌淡,脉细无力者,为气血虚弱经后小腹绵绵作痛,月经色黯量少,伴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脉沉细者,为肾气亏损。

2.治法

(1)实证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虚证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3.处方

(1)实证

主穴中极、次、地机、三阴交。

配穴气滞血瘀配太冲、血海寒凝血瘀配关元、归来。

方义中极为任脉穴,与足三阴经相交会,可通调冲任,理下焦之气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地机为脾经郄穴,善于治痛治血,取之能行气活血止痛;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调理肝、脾、肾,活血止痛。

(2)

主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气血虚弱配气海、脾俞;肾气亏损配太溪、肾俞。

方义关元为任脉穴,又为全身强壮要穴,可补益肝肾,温养冲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功擅补益气血三阴交可调理肝、、肾,健脾益气养血。三穴合用,可使气血充足,胞宫得养,冲任自调。

4.治疗操作

(1)实证毫针泻法,寒凝者加艾灸。

(2)虚证毫针补法,可加灸。

()崩漏

1.证要点

本病多与素体阳盛或劳倦思虑、饮食不节、房劳多产、七情内伤等产生的湿、热、瘀有关。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一脉及肝、脾、肾关系密切。多种原因导致的虚(、肾)、热和瘀,均可使子宫藏泄失常,使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从而导致崩漏的发生。

经血非时暴下,量多势急,经血色红质弱者,多为实证经血久崩久漏,淋沥难尽,经血色淡质稀者,多为虚证。

月经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舌红,脉数者,为血热;月经时多时少,色紫黯有块,舌黯,脉弦或涩者,为血瘀出血量多,色紫红而黏膩,兼带下量多,苔黄膩,脉濡数者,为湿热;血色正常或有血块,兼时叹息,小腹胀痛,苔薄,脉弦者,为气郁。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苔白,脉沉弱者,为脾虚;经血色淡质清,兼腰酸肢冷,舌淡,苔薄,脉沉细者,为肾虚。

2.治法

(1)实证清热利湿,固经止血。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虚证健脾补肾,固冲止血。取任脉及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3.处方

(1)实证

主穴关元、三阴交、隐白。

配穴血热配中极、血海血瘀配血海、膈俞;湿热配中极、阴陵泉气郁配膻中、太冲。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冲任,固摄经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既可健脾调肝固肾,又可清泻三经的湿、热、瘀邪,邪除则脾可统血;隐白为脾经的井穴,可健脾统血,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

(2)虚证

主穴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

配穴脾虚配百会、脾俞;肾虚配肾俞、太溪。

方义气海既是任脉穴,又为气之海,可补下元,固胞宫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配合肾俞可补脾肾,固冲任;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善助气血化生,补气摄血。

4.治疗操作

(1)实证毫针刺,关元用平补平泻法,其余穴位用泻法,隐白炷灸。

(2)虚证毫针补法,可灸。

()缺乳

1.证要点

缺乳病位在乳房,胃经经过乳房,肝经至乳下,经行乳外,故本病与胃、肝、脾关系密切。乳汁由气血化生,赖肝气疏泄与调节,因而乳汁生化不足或乳络不畅均可导致乳少。

产后乳少,乳房松软不胀,或乳腺细小者,多属虚证;产后乳少,乳房胀满而痛,乳腺胀硬,或乳房虽松软,但躯体肥盛者,多属实证。

乳少汁稀,兼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者,为气血虚弱乳少汁稠,兼胸胀满,情志抑郁者,为肝郁气滞。

2.治法

调理气血,疏通乳络。取足阳明经、任脉穴为主。

3.处方

主穴乳根、膻中、少泽。

配穴气血虚弱配足三里、俞、配太、内关。

方义乳根疏通阳明经气而;膻中为气会,气通络而少泽为乳之经验穴。三穴合,共达催乳、通乳之功。

4.治疗操作

乳根针尖向乳基底部横至双乳微为佳;膻中向两侧乳房横刺0.5-1少泽刺出血或浅刺。气血不足者可灸。

()遗尿

1.辨证要点

本病病位在膀胱,与任脉及肾、肺、脾、肝关系密切。多由禀赋不足、病后体弱、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胱约束无力或病后睥肺气虚,水道制约无权、因而发生遗尿。另外,肝经热郁化火,也可迫注膀胱而致遗尿。

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醒后方觉,兼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肢怕冷,舌者,为肾气不足睡后遗尿,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自汗,舌,苔薄,脉细无力者,为脾肺气虚遗出之尿,量少味臊,性情急躁,面赤唇红,或夜间咬牙,唇红,苔黄,脉数有力者,为肝经郁热。

2.治法

调理膀胱,温肾健脾。取任脉、足太阴经穴及膀胱的背俞穴、募穴为主。

3.处方

主穴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

配穴肾气不足配肾俞、命门、太溪;心肺气虚配俞、气海、足三里;肝经部热配行间、阳陵泉。夜梦多配百会、神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培补元气,固摄下元、膀胱俞为膀胱之俞募配穴,可振奋膀胱气化功能;三阳交为足三阳经交会穴,可通通调肝、脾、肾三经经气,健脾益气,益肾固本而止遗尿。

4.治疗操作

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可灸。下腹部穴位针尖向下斜,以针感达到前阴部为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