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少华总部 IP属地:安徽

文章 关注 粉丝 访问 贡献
 
共 28 篇文章
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第二十八单元 皮外骨伤、五官科病证。配穴:①根据病位配合循经远端腧穴:急性腰扭伤,督脉病证配水沟或后溪,足太阳经筋病证配昆仑或后溪,手阳明经筋病证配手三里或三间。本病常与肝胆火旺、外感风邪和肾精亏耗等因素有关。外感风热熏灼肺系,或肺胃二经郁热上壅,或肾阴亏耗,虚火上炎,均可导致咽喉肿痛的发生。病位在齿,肾主骨,齿为骨之...
第二十七单元 妇儿科病证。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面色无华,舌淡,脉细无力者,为气血虚弱经后小腹绵绵作痛,月经色黯量少,伴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脉沉细者,为肾气亏损。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配合肾俞可补脾肾,固冲任;缺乳病位在乳房,胃经经过乳房,肝经至乳下,脾经行乳外,故本病与胃、肝、脾关系密切。三阳交为...
无论是胃腑本身病变还是其他脏腑的病变影响到胃腑,使胃气失和、胃络不通或胃失温煦濡养均可导致胃痛。脾胃虚寒配关元、脾俞、胃俞;方义:本病病位在胃,局部近取胃之募穴中脘,循经远取胃之下合穴足三里,远近相配,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六淫外邪,侵犯胃腑,或饮食不节,食滞胃腑,或恼怒伤肝,横逆犯胃,或忧思劳倦,内伤脾胃,均可致...
第二十五单元 头面躯体病证。手三阳经及手太阴经分别循行于肩前、肩外、肩后及肩内侧,肩部感受风寒,气血痹阻,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气血不足,筋脉失养,皆可使肩部筋脉气血不利,不通或不荣而痛。疼痛以肩前外部为主者为手阳明经证,以肩外侧为主者为手少阳经证,以肩后部为主者为在手太阳经证,以肩前部为主者为手...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本经和其相表里经脉的腧穴配合组成处方。由于背俞穴和募穴都是脏腑之气输注和汇聚的部位,在分布上大体与对应的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病变,如肺热咳嗽,可泻肺之背俞穴肺俞;肾开窍于耳,耳疾可选肾俞。由于俞、募穴密切联系脏腑之气,所以临床上常用俞募配穴法,即把病变...
(1)点刺法: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押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或用安尔碘局部消毒。针刺时,押手拇、食、中三指捏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刺手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二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2-3mm),立即将针...
艾灸法主要以艾绒为材料,包括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艾炷灸。艾炷灸是将艾绒制作成艾炷后,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黏附,然后将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1)颈项部位腧穴:针刺颈部的天突穴时,应注意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避免刺伤气管、主动脉弓,针刺入迎穴要使用押手拨开颈总动脉、缓慢进针。(2)眼区腧穴:针刺眼区的睛明、承泣、上明、球后等腧穴,应注意针...
第二十单元 常用奇穴。【主治】①头痛,眩晕;【主治】①头痛;【主治】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主治】①昏迷;【主治】①小儿疳积;【主治】①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胆腑病证;【定位】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为内膝眼,在外侧的称为外膝眼。
胸腹局部病证。【主治】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主治】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主治】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③小便不利、遗尿等泌尿系病证;【主治】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
帮助 | 留言交流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下载网文摘手 | 下载手机客户端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5-2024 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6]6433-85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377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