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的主體精神「時義」

 陈识123 2018-01-02

2017年9月27日宁静致易群

《周易》的主體精神「時義」分享

《周易》的主体精神在「时义」。

主讲老师:林文钦(台湾高雄大学国文系教授,国际易联学术部副部长)

主持人:

   叶秀娥(博士国立台南大学国文系助理教授,研究道家丹道)

   靖芬(博士高雄师大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研究陈搏易学)

学习预习内容:

《易經.彖傳》凡歎「大矣哉」者,共有《豫》、《遯》、《姤》、《旅》、《頤》、《大過》、《解》、《革》、《坎》、《睽》、《蹇》、《隨》十二卦。唐代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說:

凡言不盡意者,不可煩文其說,且歎之以示情,使後生思其餘蘊,得意而忘言也。然歎卦有三體:一直歎「時」,如「大過之時大矣哉」之例是也:二歎「時」並「用」,如「險之時用大矣哉」之例是也;三歎「時」並「義」,「豫之時義大矣哉,之例是也。」

南宋易學家項安世在《周易玩辭》中亦說:

《豫》、《隨》、《遯》、《姤》、《旅》,皆若淺事而有深意,故曰「時義大矣哉」,欲人之思之也;《坎》、《睽》.《蹇》,皆非美事,而聖人有時而用之,故曰「時用大矣哉」,欲人之別之者;《頤》、《大過》、《解》、《革》,皆大事大變也,故曰「時大矣哉」,欲人之謹之也。


主讲老师简介:

  林文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会学术部副部长,四川大学道教及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四川成都乾坤大道院易学特聘讲师。曾任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台湾周易养生协会创会会长,兼任高雄市易经养生协会会长,南台道教学院研究部讲座教授,佛光山中国佛学院讲座教授等。林教授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周易》思想、道家思想等有精深研究,主要著作有《易传变易思想研究》《周易时义研究》《周易参同契释义》《悟真篇释义》《宗教与易理论集》等多部,已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葉秀娥:任何因緣都是好因援

宁静致远: 叶秀娥(博士国立台南大学国文系助理教授,研究道家丹道)@葉秀娥

葉秀娥:十方來十方去,共聚十方緣

宁静致远:今晚首讲老师智慧林老师

宁静致远:

 林文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易学联合会学术部副部长,四川大学道教及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四川成都乾坤大道院易学特聘讲师。曾任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台湾周易养生协会创会会长,兼任高雄市易经养生协会会长,南台道教学院研究部讲座教授,佛光山中国佛学院讲座教授等。林教授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周易》思想、道家思想等有精深研究,主要著作有《易传变易思想研究》《周易时义研究》《周易参同契释义》《悟真篇释义》《宗教与易理论集》等多部,已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葉秀娥:泡好茶,電腦上線,

葉秀娥:有請老師開講

葉秀娥:歡迎老師

林文欽大师:各位師友晚安!感謝群主鄭靜小姐的邀請,今晚由我來跟大家結緣聊一聊《周易》的主體精神「時義」,敬請指教。

林文欽大师:辦群不容易,辦好群更不容易。邀請群友入群不容易,邀請各路英雄好漢入群更不容易。

葉秀娥:寧靜又繽紛又溫新的開場禮

葉秀娥:老師好

葉秀娥:今晚人氣旺

宁静致远:@林文欽林老师好

林文欽大师:鄭靜他做到了,他一直希望把群辦好,有個系統的來談易學,我很肯定他這種精神與見識。

葉秀娥:各路英雄在此群英會集

葉秀娥:感謝鄭靜

林文欽大师:因為認識鄭靜也合作多次,他一直勸我出來做有系統的講一講易學,

葉秀娥:怎麼感覺像在慶中秋那般熱鬧

葉秀娥:各位,大家聆聽老師得智慧之易

宁静致远:恭听

宁静致远:@林文欽老师

林文欽大师:我跟她說本群組高手如雲,可請他們先講,他說我年長,要我先講,已到不逾矩這是真的。

宁静致远:@章伟文章老师好

林文欽大师:但一定有比我年長者,可請他們先講,他又說我有在別群講易的經驗,其他年長者可能沒有這個經驗,

林文欽大师:經不起群主的威逼但沒有利誘,所以只好下海,萬一有浮沈,就請各位高功大德助一臂之力免于浮沈。

葉秀娥:@章伟文 章老師,歡迎十月到高雄

林文欽大师:哇!大師級都來了

葉秀娥:哈哈,鄭靜,你到底把老師嚇著了--威逼

林文欽大师:《周易》的主體精神在「時義」

林文欽大师:《易》有三義,「變易」所以生生不息,「時」也;

宁静致远:我,为易疯狂

宁静致远:恭听

林文欽大师:「不易」的自然規律,為「時」運化的軌跡;

林文欽大师:「簡易」為自然,即時的變化方法在「與時偕行」。

林文欽大师:

葉秀娥:變易、不易、簡易

林文欽大师:總而言之,「易」者,時也。

林文欽大师:所以黃慶萱先生於《周易縱橫談》中說:

「易」,有「簡易」、「變易」和「不易」的意思。「變易」中便含有時間的因素……「周」之言「周匝」,「易」之言「變易」,周匝變易,構成《周易》時間觀的基本形態。

林文欽大师:(一)簡易: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變化道理,莫不由陰陽二元素所構成。

林文欽大师:(二)變易:宇宙間萬事萬物萬象無時無刻不在變化。

林文欽大师:(三)不易:宇宙間萬事萬物無論如何變化,都有一常理在,這常理就是「道」。

林文欽大师:朱熹在〈答范伯崇書〉中簡括地說:

《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易》也,時也,道也。自其流行不息者而言之,則謂之《易》;自其變易無常者而言之,則謂之「時」。而其所以然之理,則謂之「道」。

宁静致远:图文并茂

张吉华:(一)簡易: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變化道理,莫不由陰陽二元素所構成。(二)變易:宇宙間萬事萬物萬象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三)不易:宇宙間萬事萬物無論如何變化,都有一常理在,這常理就是「道」。

林文欽大师:《周易》義理的主體精神在言「變」與「處變」的道理,而「處變」的方法在於能「適時」。

林文欽大师:@章伟文 @张吉华《周易守正》

林文欽大师:所以,王弼在《周易略例.明卦適變通爻》一文中,首句便云:「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由初而上代表六個不同位置,也代表著六個不同時間。

张吉华:易者,简之以阴阳,守之以时变。

白玉雕心:继续聆听

林文欽大师:王弼有見於《易》道深廣,而「時義」的精微,又進一步詳論道:

夫時有否泰,故用有行藏;卦有大小,故辭有險易。一時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時之吉,可反而凶也;故卦以反對,而爻亦皆變。用無常道,事無軌度,動靜屈伸,唯變所適。

地山谦:@林文欽《周易》義理的主體精神在言「變」與「處變」的道理,而「處變」的方法在於能「適時」。

葉秀娥:適時才能與時偕行

林文欽大师:王弼《周易略例》中觀變應時的精闢見解,正足以說明「時」對於人生的應對進退趨避的重要性,也是《易》學智慧之旨趣所在。

林文欽大师:《周易》天、地、人三才之道,包含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等多方面客觀規律,提供豐富而深湛的自然知識與人生智慧。

宁静致远:中国人文化就是二字合适,合时适位

林文欽大师:宇宙間自然規律,《周易》以象繫卦,所以明自然現象與規律;人類社會規律,聖人以辭說卦,所以明人事現象與規律。

林文欽大师: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化,都體現每一民族的主體精神。洞察民族的主體精神,乃關係到民族文化繼往開來,日新又新,生生不息的重要意義。

林文欽大师:《周易》為憂患之書,亦為入世之學。憂患則有事,入世當有方。六十四卦為六十四「時」事,亦為六十四事類涉世的津梁寶典,能於《周易》義理中求得主體精神,則可以經綸世務。

林文欽大师:而經綸世務在於能「適時」,順時而行則吉,逆時而趨則凶,若違時而行,能知悔而後不遠則復,然時已過而機不可得,所以進德修業在於能及時,「時」義的重要由此可明,此亦今晚講述的主旨所在。

林文欽大师:中國傳統文化以人本思想為本,所以班固在《漢書.儒林傳》中說:

 

古之儒者,博學乎六藝之文。六藝者,王教之典籍,先聖所以明天道,正人倫,致至治之成法也。

林文欽大师:正人倫及致至治乃人本思想的重心,而人本思想的精神在「中」道的實踐。《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又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而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林文欽大师:故程子在講《中庸》時便說: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林文欽大师:這種不偏、不易的天下正道、定理,正是君子崇尚的中道精神,也是六藝的基本精神。

林文欽大师:《漢書.藝文志》云:

 

六藝之文:《樂》以和神,仁之表也;《詩》以正言,義之用也;《禮》以明體,明者著見,故無訓也;《書》以廣聽,知之術也;《春秋》以斷事,信之符也。五者,蓋五常之道,相須而備,而《易》為之原。

地山谦:@林文欽這種不偏、不易的天下正道、定理,正是君子崇尚的中道精神,也是六藝的基本精神。

林文欽大师:六藝的思想根原在於《易》,因《易》蘊涵著天地之至理,使人能窮究天人造化的原理原則,明白吉凶消長進退存亡的道理。

林文欽大师:

易理為修齊治平的根本,所以大至經綸國家天下,小而立身處世,無不悉備。所以《易經.繫辭上傳》云: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林文欽大师:@在京湘人-地山谦

林文欽大师:《繫辭上傳》極為讚美易道的廣大,易道所包含的道理,從遠處說,它彌綸天地能變化窮深而遙無止境。

林文欽大师:從近處說,它觸處可見,天地間事物可說無所不備,雖至小至卑至陋之物,都有易道的存在。

林文欽大师:從整個宇宙來說,或天地、或道事、或人物,都該括在易理之中,易理可以說無所不包,無所不備。

张吉华:易理為修齊治平的根本,所以大至經綸國家天下,小而立身處世,無不悉備。所以《易經.繫辭上傳》云: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林文欽大师:所以程頤在《易程傳.序》云:

 

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其為書也,廣大悉備,將以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務之道也。

林文欽大师:@张吉华《周易守正》

林文欽大师:然而易理的悉備廣大,在於「變」。《易經.繫辭下傳》云: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推,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地山谦:@张吉华《周易守正》易理為修齊治平的根本,所以大至經綸國家天下,小而立身處世,無不悉備。所以《易經.繫辭上傳》云: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林文欽大师:清代易學家姚配中於《周易姚氏學》中也認為:

易廣大悉備,言尚辭,動尚變,制器尚象,卜筮尚占。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故為書不可遠。

林文欽大师:因《周易》一書包含豐富的人生義理,宜於平日觀象玩占、明理致用,任何人都不可須臾離開它。

葉秀娥:明理致用

林文欽大师:易理的特點在於「變易」,它體現的義理在於屢屢推遷,升降往來,循環流轉,剛來而柔往,柔來則剛往,剛柔往來變化無窮,變化運行而不居止。

林文欽大师:剛柔相易無窮,易理的趨向變化,不可執著其固定不移的「典要」,「不可為典要」。

宁静致远:明理致用

林文欽大师:所以韓康伯在注《周易.繫辭傳》時曾說:

不可立定準也。

葉秀娥:因有變易,才能生生不息

林文欽大师:「唯變所適」的主旨,在說明人若拘滯於中位,而不知上下左右的趣時變化,或執著於兩端以為用,都尚未得到中道思想的真髓要旨。

林文欽大师:@执象乾坤

林文欽大师:所以《易》示人不可執求於典常綱要,出入行藏,應「唯變所適」,一切都看變化而定。所以,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自序》也說:

《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

宁静致远:@东海不肖生陈老师

林文欽大师:@东海不肖生

林文欽大师:程頤在《易程傳.序》中說: 

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

林文欽大师:易道顯現於卦,卦有爻有象,爻以位象時,所以,王弼《周易略例》說: 

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

林文欽大师:何謂「卦時」?

地山谦:@林文欽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

林文欽大师:張善文於《周易新解》中說: 

《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各自象徵某一事物、現象在特定背景中的產生、變化、發展的規律。伴隨著卦義而存在的種種「特定背景」,《易》例稱「卦時」。六十四卦表示六十四「時」,即塑造出六十四種特定背景,從不同角度喻示自然界、人類社會中某些具有典型意義的事理。如《泰》卦象徵「通泰」之時的事理,《訟》卦象徵「爭訟」之時的事理,《未濟》卦象徵「事未成」之時的事理,餘可類推。每卦六爻的變化情狀,均規限在特定的「時」中反映事物發展到某一階段的規律。因此,閱讀六十四卦,不能不把握「卦時」這一概念。

林文欽大师:@在京湘人-地山谦

林文欽大师:張其成在《易學大辭典》中釋「時」云:

時,《周易》術語。指易卦所處的時位、時機,即每卦卦義的特定背景。六十四卦表示六十四「時」。每卦六爻的變化情狀,均體現事物在特定的「時」中的變化、發展規律。《易傳》極為重視「時」的功用,《彖》多次稱嘆「時大矣哉」。

乾睿:@林文欽

林文欽大师:卦有卦時,爻有爻時。爻位變易,卦即有變。所以卦與爻都象徵行事的依循導向,時一變,世易俗移。所以《易》理要人「六位時成」,各依時變以成就日新,凡事能因時而化。

林文欽大师:@曾乾睿(字钰友) @大象者也

地山谦:卦时爻时

林文欽大师:《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有二事例,可用以說明時變事變的道理。其一:

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響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林文欽大师:此則事例,正說明不知時變事變而導致失敗的道理。其二: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往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焉。

林文欽大师:吾人行事,假如不察時變事亦變,而依然墨守陳規,其結果將如楚人「刻舟求劍」,宋人的「守株待兔」,悔吝必生。

林文欽大师:宇宙萬事萬物的變化,有積漸而變的,也有突然鼎革而變的。因變動不拘,正如明代大儒王船山在《讀通鑑論》所云:「無定法者,一興一廢一簡一繁之間,因乎時而不可執也。」

姑苏微子:林老师博学气质儒雅

林文欽大师:時乃是所處的時位、時機在特定背景中的產生、變化、發展規律。所以進化當順時與及時損益,順時而行、因時而變者為吉,如同居中位,不一定都吉,隨時則吉,失時則凶。

林文欽大师:@大象者也

葉秀娥:卦時,-64卦,就是64種狀況,但每一種狀況,又有六個階段的變化,此為爻時

林文欽大师:如《節》卦九二與九五都同居中位,但九二爻辭云:「不出門庭,凶。」其《小象傳》解釋說:「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即指九二剛而處中,是應當有為的時候,應當有為而不為,所以凶。

宁静致远:时大矣哉

林文欽大师:九二所以如此,關鍵在失時至於極,虞翻說:「極,中也。未變之正,失時極矣。」失去了「時中」的機會而節制得太過,所以必然結果是「凶」,易理所以強調「與時偕行」、「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精義也在此。

林文欽大师:因此,《乾.文言傳》也強調: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林文欽大师:@郑静上海 @陽光三月 @呆呆傻,傻呆呆

宁静致远:@陽光三月见过余老师

林文欽大师:近現代學者金景芳、呂紹綱在《周易全解》一書中,對這一段話解釋的很詳盡而貼切事理,他們說:

九五是既有君德又有君位的大人,大人具有天德,他的修養可謂到家了。他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可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合拍。看起來幾近不可思議,其實不然。他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他是知天命的人,也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人。

林文欽大师:天命即自然規律。他充分地認識了自然規律,並且能夠順應自然規律,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自由……先天後天以下諸句闡釋大人必然得到天地鬼神的配合和人的擁護。「先天而天弗違」,做沒有先例的事情,幹開創性的事業,天道不違背他。其實是說大人有天德,本來就與自然規律相通相合。「後天而奉天時」,做時勢決定非做不可的事情,也能合乎自然規律。

林文欽大师:大人做事,天且不違,人還能違嗎?此人不是個體的人,是群體的人,是人類社會,是人類社會的規律。就是說乾九五這樣的大人做事既符合自然規律也符合社會規律。

林文欽大师:由《乾.文言》論大人的道德修為,「大人」具有天德,他做事既符合自然規律,也符合社會規律,可知「時」的重要了。

林文欽大师:《周易.彖傳》凡歎「大矣哉」者,共有十二卦。唐代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說:

凡言不盡意者,不可煩文其說,且歎之以示情,使後生思其餘蘊,得意而忘言也。然歎卦有三體:一直歎「時」,如「大過之時大矣哉」之例是也:二歎「時」並「用」,如「險之時用大矣哉」之例是也;三歎「時」並「義」,「豫之時義大矣哉,之例是也。」

林文欽大师:南宋易學家項安世在《周易玩辭》中亦說:

《豫》、《隨》、《遯》、《姤》、《旅》,皆若淺事而有深意,故曰「時義大矣哉」,欲人之思之也;《坎》、《睽》.《蹇》,皆非美事,而聖人有時而用之,故曰「時用大矣哉」,欲人之別之者;《頤》、《大過》、《解》、《革》,皆大事大變也,故曰「時大矣哉」,欲人之謹之也。

郭宝彧:人事要适应时间与空间的变化,所以说“推天道以明人事”。林教授讲的好!

靖芬:@林文欽

林文欽大师:《周易.彖傳》論「時」「大矣哉」《豫》、《遯》、《姤》、《旅》、《頤》、《大過》、《解》、《革》、《坎》、《睽》、《蹇》、《隨》十二卦中,更見「時」的深義。這十二卦的重要性,程頤在《易程傳》中更是加以稱贊:「欲之研味其理,優柔涵泳,而識之也。」以下就十二卦來研味其理,而識其時義。

葉秀娥:@靖芬 你回來啦,辛苦了

林文欽大师:@郭彧 郭老師謝謝!

林文欽大师:《易經.彖傳》論「時」「大矣哉」十二卦,每一卦的主體精神所涵攝的範疇並非獨立不變,而是可以在相對涵攝中,不息運動而加以轉化的。

林文欽大师:「因象明義」在能不執著於現象,能於現象相互涵攝中,通達事理而呈顯出智慧光芒。如《豫》卦的「順與逆」、《遯》卦的「進與退」、《姤》卦的「會與期」、《旅》卦的「剛與柔」、《頤》卦的「正與不正」、《大過》卦的「過與不及」、《解》卦的「動與靜」、《革》卦的「常與變」、《坎》卦的「行與止」、《睽》卦的「離與合」、《蹇》卦的「窮與達」、《隨》卦的「人與己」。

靖芬:卦義的正反合,太極的智慧。

林文欽大师:這十二卦卦象及義理,均在相互涵攝中顯現出智慧的精神。因此,唐君毅在《中國文化的精神價值》中說:

《易》中表現物之相涵攝與實中皆有虛,以形成生化歷程之思想,則隨此可見。

林文欽大师:「智慧的精神」與「生化歷程」需要「時」來創發與完成。

葉秀娥:相互涵攝

姑苏微子:林老师总结的极好

宁静致远:@林文欽赞叹老师

林文欽大师:在「生化歷程」中,《易》道在要人能始終知懼,慎求無咎。能懼其始,則能防微杜漸;能懼其終,則能持盈保泰。人要能「始終知懼,慎求無咎」,其本在於有智慧能「知幾」。

林文欽大师:故《易經.繫辭下傳》說:

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靖芬:知幾,

林文欽大师:能知幾,必能知事理吉凶的趨向,能有先見之明,知吉凶趨向,則可以無咎,所以說「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易經.繫辭上傳》亦云: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

船载万千易经帮:时位中

林文欽大师:能深研《易》理,可以增進「知幾」能力,能「知幾」則可以趨吉避凶,改過遷善,進而安身立命,開物成務。

极地雄鹰:各位,林老师或其他老师讲课期间,请不要穿插评论;评论请课后一并讨论,珍惜时间,方便他人,尊重老师。

船载万千易经帮:明时,知位,行中

林文欽大师:由《彖傳》論「時」大矣哉十二卦,確立起《周易》的主體精神在「時」後,進而對「時」的本質、意蘊、特性及其思維方式,作分析探研。

林文欽大师:@极地雄鹰

林文欽大师:《周易》「時」的意蘊,無論就自然、人事或空間方面而言,一般指的是具有時間性的客觀條件,且趨向於有利的方面。

林文欽大师:然而認識《周易》「時」的意蘊,只就自然、人事或空間方面來認識雖是正確的,卻有所不足。因為這樣闡釋,尚未揭示「時」義的深刻內涵與通變特性。

林文欽大师:「時」正如近現代學者徐志銳在《周易大傳新注》注釋《乾.文言》所說:「時,指時間、環境、條件。」

林文欽大师:張善文於《周易新解》中本著《周易略例》的觀點「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而更進一步加以闡釋:「《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各自象徵某一事物、現象在特定背景中的產生、變化、發展的規律。伴隨著卦義而存在的這種『特定背景』,《易》例稱『時』。」

林文欽大师:所以「時」的本質,應該是包含時間、環境與條件等諸多要素的變化、發展特性。就其本質而言,時含有「時與機」、「形與勢」、「境與遇」、「主觀與客觀」、「常與變」、「必然與偶然」、「可能性與必然性」等因素。

郭宝彧: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行止有时间含义,也有空间含义。时义第一重要。

林文欽大师:@郭彧

林文欽大师:就其特性而言,時具有「客觀」、「主觀」、「流逝」、「特殊」、「層遞」、「對應」、「規律」、「可變」等特性。

林文欽大师:宋代易學家李杞在《用易詳解.自序》中說:「學《易》非難,而用《易》為難。」同理:「明『時』非難,用『時』為難」。

林文欽大师:透過對「時義」的自覺體悟,使人達到「順天休命」、「天人合德」的境界。「順天休命」與「天人合德」,指的是不犯天則,不違天命,不逆天理。它是人類存在宇宙中,生命理想的境界,是德行完善的本體。

林文欽大师:「天人合德」的人生境界具有兩方面意義:一方面為人生提供順行造化的指針,安於憂患,執中用權,與時偕行;一方面又提示以誠為本,反身修德,洗心復道,自強不息的樂觀精神,建立起崇德廣業的信心。

郭宝彧:“休”是美。

林文欽大师:然後達到「順天休命」、「天人合德」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林文欽大师:唯有體認存在的意義是在「順天休命」,唯有自覺生命的價值在於「天人合德」的完善境界,《周易》主體精神「時」的意蘊才有價值。

葉秀娥:順天休命

林文欽大师:謝謝大家!感謝大家!今晚就講到此。

葉秀娥:也謝謝大家的聆聽與回應和繽紛不斷的讚美

宁静致远:老师论讲结束,下面大家围绕主题讨论

极地雄鹰:卦时、爻时,卦位、爻位、时位!精彩!感谢林教授感谢

极地雄鹰:各位,林老师或其他老师讲课期间,请不要穿插评论;评论请课后一并讨论,珍惜时间,方便他人。希望朋友们谨记,共创一个高端雅正的网络空间!

郭宝彧:北宋邵雍研究易学四十多年,老年说:“天时,地理,人事,三者知之不易。”

极地雄鹰:天地有对峙,卦爻有时义;万物有性情,人伦有纲常。

张吉华《周易守正》:易以卦表,卦以时序,时以爻动,唯时以变。

张吉华《周易守正》:易以变为义,变以时为机,时以序为据,序演天下之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