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加快推进城郊森林公园发展,苗木应用趋势看这里!

 阳光普照一生 2018-01-02


为深入实施《全国城郊森林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面推进城郊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近日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郊森林公园发展的指导意见。



城郊森林公园位于城市(城镇)及其周边,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地理位置、优美的森林景观、完善的游憩设施,成为人们走进森林、体验自然的重要区域。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建成区快速扩张、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城郊森林公园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森林公园发展的新方向和新亮点。


目前,各地为积极推进城郊森林公园的发展,都在不断加强政策保障措施。


1. 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7年,新增森林公园1037处”


2.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的意见》,提出“用3年时间,全省新建100处以上城郊森林公园,规划面积超过10万公顷,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镇;


3.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建设的意见》,提出规划建设25处市民休闲森林公园,规划面积18.9万

……



《全国城郊森林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城郊森林公园数量达到4000处,全国示范城郊森林公园达到200处。

同时,《规划》还提到,要将城郊森林公园发展纳入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作为城镇建设中公益性、基础性工程加以整体推进,并将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纳入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考核指标



建设城郊森林公园的基本条件


☞ 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土地利用等规划。

☞ 位于城镇或城镇周边,以服务城镇建设和当地居民为主,居民可当日游览并往返,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

☞ 具备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可以提供游憩、休闲、生态教育和自然体验等公共服务。

☞ 城郊森林公园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公顷

☞ 以非耕地为主,尽量利用现有自然地形和原生植被。

☞ 优先利用城镇区域内国有或集体林场、苗圃、树木园、植物园、标本园等森林、林木、林地资源,通过森林群落结构调整优化、湿地恢复、矿山治理等,整合周边其他自然和人文资源。




全国布局发展


☞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关于东、中、西部战略布局,城郊森林公园布局主要依托城市群、城市带,并伴随城镇发展和提升逐步推进。

☞ 优先发展城市群、城市带等城镇人口密集区域的城郊森林公园,调整空间结构,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 服从“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

☞ 省级和副省级城市,每个城市原则上不少于4处城郊森林公园,总面积不小于200公顷

 地级城市,每个城市原则上不少于2处城郊森林公园,总面积不小于100公顷

☞ 县级及以下城镇,不少于1处城郊森林公园。



优先发展区域


京津冀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长江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和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部分地区。

珠江三角地区包括广东省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

成渝地区包括重庆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区。

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浙江省南部和广东省东部的沿海部分区域。

其他省会城市及周边区



苗木应用趋势


在此次意见中,对积极有序推进城郊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提出的几点指示,也透露出了苗木应用的一些趋势


加强科学布局

组织开展全面调查,摸清适宜建设的地点,统筹林场、苗圃、树木园以及国土绿化、森林城市、美丽乡村、环城片林等生态建设成果,利用城镇及周边的荒山荒地、废弃土地、垃圾山场、矿山矿区、滩涂地等,科学规划设计,加快布局为森林公园,努力实现每个县城至少建设1处城郊森林公园的发展目标。


加强生态修复

尊重自然,加强原生植被、森林群落、自然景观和自然地形的保护。加强对受损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优先使用乡土树种和本地野生花卉,大力营建近自然森林,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结构和森林景观,逐步恢复森林植被的自然性。加强土地整理、地块准备、树苗配置,大力推进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