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片时间】第0646期: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zskyteacher 2018-01-02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临床资料】

女性,66岁。4年前于下腹部扪及一肿块,无不适。近日自觉肿块增大,上至脐上,无压痛,肿块大小如妊娠6月余。

图1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A

B

C

D

E

F

【影像学检查】

A〜C.CT平扫示下腹部和盆腔内囊实性肿块影,体积较大,密度不均,边缘清晰,未见钙化,实性部分呈分叶状;

D〜F.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轻度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

【最后诊断】

卵泡膜细胞瘤(术后病理)。 

【诊断要点】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varian thecoma)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约占全部卵巢肿瘤的0.5%,多为良性,恶性少见。多见于近绝经期或绝经后,40岁前少见。肿瘤多为单侧性,3.2~18.0 cm,—般为实性,有少许囊性变。恶性者常浸润邻近组织并可发生远处转移。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一般好于卵巢癌。

1.临床表现:绝经后阴道出血,为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肿瘤较大可引起泌尿系压迫症状。

2.超声表现:

1)实性肿块前部回声呈强回声弧形带,后方回声衰减或内部基本为均匀低回声。

2)实性肿块形态规则,边缘清晰。

3)实性肿块内部无或少量点状血流信号。

4)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回声尚均匀,囊性无回声区形态规则,内壁光滑,呈簇状分布。

3.CT表现:

1)下腹部和盆腔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较大的软组织肿块。

2)边缘清晰,包膜完整。

3)肿瘤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可出现片状低密度影。

4)囊实性肿块可见囊性部分簇状分布,边缘清晰。

5)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4.MRI表现:

1)肿瘤实性部分在T1WI及T2WI像均表现为低信号,尤其是T2WI像为低信号是其特点。

2)肿瘤囊变常见,为高信号,边缘清晰,囊壁光整。

【分析思路】

诊断依据:

1.患者为女性,66岁。病史长,下腹部扪及较大包块。

2.CT扫描肿块体积较大,为囊实性,实性部分呈分叶状。

3.囊性部分呈簇状环绕,囊壁清晰,肿瘤与周围肠管分界清晰。

4.增强扫描肿块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

1.纤维瘤:两者均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如为实性肿瘤两种成分相似,不易鉴别;如为囊实性肿瘤则鉴别不难。

2.无性细胞瘤:①发病年龄较轻,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女性。②肿瘤强化程度高于本病。

3.子宫浆膜下肌瘤:实性肿瘤CT平扫表现类似,增强后肌瘤强化明显。

4.卵巢癌:①恶性程度高,肿块形态不规则,周围脏器侵犯多见,常有腹腔积液,淋巴结肿大。②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