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美妈妈创办“爱心食堂” 温暖孤寡老人:我用这样的方式,思念天堂的女儿

 平淡水的平凡 2018-01-02
很潮很健康 一个有态度的街区


  2012年4月,王兰兰发现幸福家园小区有很多独居老人,吃饭是一大难题,开办一个爱心食堂的想法便萌生了。经过5个月的筹备,“爱心食堂”正式开张。

  食堂属纯公益性质,主要为居住于幸福家园廉租房小区内60岁以上孤寡、独居低保老人及部分残疾、重病低保人员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只收取3元,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还送饭上门。

  2016年4月,王兰兰被评为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2017年12月10号,人民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再次发布了此事例的最新纪录,也再次感动了我们。

  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爱心食堂”的存在。

  “云南昆明”

  最美妈妈创办“爱心食堂”

  ________

  开在幸福家园小区二期12号商铺的爱心食堂,是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家庭成员有1名“昆明好人”、17名志愿者和100多名孤寡、独居老人。这里是100多名老人吃饭的地方,还是他们心里最温暖的“家”,“有事找王兰兰,有事找爱心食堂”是老人们挂在嘴边的话。

  “王兰兰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人。”在昆明市五华红云社区幸福家园廉租房小区里,现在至少有上百个孤寡老人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口头。


  “王妈妈,我们想你!”在云南,从镇康、姚安,到施甸、永德,再到禄劝、东川……无数山区孩子,每逢节假日,他们会用书信或短信,捎来对王兰兰的问候。

  将近十年,王兰兰的生活半径,正是由对一老一少这两极的牵绊和帮扶所组成。十年里,她收集整理和送出去的衣物被服、文具书本,覆盖了半数以上的云南山区;她照顾和帮助过的老弱孤残,早已无以计数。而她自己,只是一个年近半百、下岗失业、而且曾经失独失婚的草根女人。她以凡人善举,书写了大爱和恒爱,成为这个时代好人中的极品。


  为了女儿的遗嘱

  如果时光倒流14年,王兰兰其实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主妇、一个10岁女儿的母亲,一个虽然卑微却也踏实幸福的女人。变故来自女儿的一场突然而至的疾病——2001年,刚满10岁的女儿佳丽,被查出患有严重肾病,原本经济拮据的家庭顿时雪上加霜。但是对于生性要强的王兰兰来说,她没有吭一声。她每天在外面找了更多更累的活计,每顿留给自己的是更加简陋的饭菜,在女儿面前,依然是朗朗笑声。

  她原以为,只要自己出更多的力,挣更多的钱,用更好的药,以更多的爱,一定能够扼住命运的咽喉,让女儿身体变好,让家庭依然幸福,让日子还有盼头。


  肾病是个富贵病。药,特别贵;治疗,特别麻烦;营养,要求特别高;病人还必须养尊处优,真的得像个贵族一样,不能冷了,不能热了,不能累了,不能饿了。常常是王兰兰费了好大劲,好不容易挣来一点辛苦钱,一剂针水或者一瓶点滴,就让钱无影无踪。

  但是王兰兰不怕,钱么,就是挣来花的,而且是为自己最宝贝的女儿花,再苦再累也值。她就去揽更多的活计,不断往富贵病这个无底洞里打水漂。女儿也特别懂事,有病有痛总是忍着,母女俩相互都把最美的笑脸留给对方。

  那段时间,日子虽然很难过,却也还是一天一天捱着过来了。四年过去了,病魔再次露出更加狰狞恐怖的面孔,佳丽的肾病竟然转成了尿毒症!透析、住院,巨额的医药费,再次将这个贫病交加的家庭拉向深渊。是媒体的报道和社会的援手,在关键时候帮了王兰兰的忙,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缓解了治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却没能挡住死神的脚步,2005年,花儿谢了,佳丽走了。


  女儿佳丽去世后,王兰兰一度十分消极,一心想着等还完治病欠下的债务后,自己也就不再活了。于是,她一边做家政服务还债,一边天天回想着女儿生前的模样,万念俱灰。

  有一天坐在女儿的床沿上,她随手打开了抽屉,10多本笔记本整整齐齐地放着,打开一看,是佳丽从生病住院开始到临终前的日记。其中,有好心人看望她的情景,有她要强忍病痛折磨不让妈妈难过的做法,有希望妈妈去帮助贫困山区孩子的想法,有希望妈妈天天开心的祝愿……王兰兰的眼泪一次又一次地掉落在那些工整的字迹上。

  女儿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深深地刻在她心里:“我要成为一名慈善家。”就是这句话,让王兰兰醍醐灌顶,从那一刻开始,王兰兰不再迟疑,开始收拾衣物,还找隔壁邻居、亲戚朋友也收集了一些。当年9月15日,与前夫办完离婚手续后,王兰兰就背着行李出发了,去了永德县一个离县城不远的小山村。

  令王兰兰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征程,有了起点,就没有终点。山区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村民们质朴的语言,给了她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和温暖。随着一次次送衣物到山村,王兰兰的人生找到了方向和希望。


  山里孩子的福音

  从五湖四海的好心人那里收集衣物,然后分拣消毒,打包分装,再想办法送到边远贫困乡村去。这是从2005年至今,家住昆明市龙头街幸福家园廉租房的王兰兰一直在做的事。如今,时间过去9年多,王兰兰的背包越来越重,脚步越走越远,儿女越来越多,欢笑越传越远。许多贫困的山乡,留下了她的足迹;许多农村的孩子,记住了她温暖的笑脸;许多朴实的村民,期待着她下次再去。

  “最初,我只是想了却女儿生前的愿望。”王兰兰说,病魔夺去了女儿短暂的生命,她生命也成了巨大的空白。她带着女儿的嘱托上路,希望将女儿生前曾经得到的帮助和爱传递下去,回报所有的好心人,特别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山区的孩子。同时,也借此填补时间的空白。


  就这样,每月靠低保生活的王兰兰踏上了爱心之路。5包、10包、100包……从衣服、裤子,到鞋子,再到学习用品……从镇康、姚安,到施甸、永德,再到东川……所到之处,村民们试穿衣鞋时的欢笑声,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总在宁静的山村久久回荡。“我送出去的只是一些书包文具,激发的却是无数孩子对山外世界的向往,收获的是孩子最纯真的感情。这个时候的我,最幸福。”王兰兰笑着说。


  独居老人的亲人

  每天中午,昆明北市区幸福家园小区里的爱心食堂饭菜飘香,非常热闹,前来打饭的老人们排起了长队。

  “她们做的饭菜干净卫生、味道可口,营养搭配非常适合老人吃。”70多岁的李用恩开心地说。李大爷也是幸福家园小区的独居老人,虽然双目失明,但嗅觉却非常灵敏,通常都是还没走到食堂,就知道王兰兰她们做了什么好吃的,每一顿饭他都充满期待。


  在幸福家园小区里,住着很多独居老人,不知从何时起,王兰兰成了老人们最需要的人。电视机打不开、家里马桶坏了、生病下不了床……但凡家里有事,老人们都是第一时间找王兰兰。就这样,为了让小区里的老人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王兰兰开办了爱心食堂,并于2012年10月19日开张,小区里的老人们每顿只需交3元钱,就可以吃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


  自从爱心食堂开起来后,王兰兰更忙碌了,好在总有很多好心人在默默帮助她支持她,有省内外各地打电话来捐衣捐物的,有送米、送油、送菜到爱心食堂的,有不计酬劳在食堂长期“打工”的……

  但是,不管有多忙,在中秋、春节等节日前后,王兰兰总要想法去送一趟衣物。因为她还惦记着山村的孩子和村民。


  善心激起的涟漪

  王兰兰的事迹感动了身边无数的人,她成了小区里的明星,无数的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到她的志愿队伍中,为身边的孤寡老人出一份力、献一份爱。

  2011年她曾受到中央电视台“走进基层”专题采访,被评为“最美的中国人”。王兰兰表示,今后除了要想办法将好心人捐助的物品送到有需要的人的手中,她还想去参加相关的培训,去当月嫂,增加收入,更好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会这么一直做下去。”王兰兰说。她对待生活、对待志愿工作充满激情,每当问起原因时,她总是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穿都够用,看见有人还在过那种苦日子,心里过不去,总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有生之年能帮多少是多少。为别人做点事,就觉着自己对这个社会还有用”。


  注定要亏损的价格,细致周到的服务,这个“爱心食堂”,在老人们眼里,被看成了“爱心天堂”。王兰兰善行在社会激起巨大涟漪,很多人纷纷效仿,主动加入到为社会献爱心行列中来,很多好心人默默地帮扶着王兰兰。

  他们有的捐赠衣物,有的给王兰兰送来运费,在这条路上,王兰兰并不寂寞,也并不孤单,她每天都很充实。


  说起9年多的志愿者之路,王兰兰还是感觉很艰难,但尽管如此,她还是一直坚持着,用自已无私的爱奉献着。

  她说:“我每天做事也好,发生什么事也好,都会有一种在心里面和女儿对话的感觉。既然女儿没有这个命走下去,就由我来走。她没有看过的风景,没有走完的话,我一直慢慢地在走。”



  “云南昆明”

  尚品书店爱心餐厅

  ________

  2017年12月5日,官渡区民政局、官渡区老龄办联合开展“敬老爱老,全民行动”活动,向尚品书院爱心餐厅献爱心,特捐献了80桶菜籽油以及80袋珍珠米。献爱心活动,也需要全社会的人行动起来,让需要帮助的老人们能安享晚年,无后顾之忧。

  “爱心餐厅”由社区牵头管理,昆明尚品书院提供餐饮服务并筹资运营。爱心餐厅是由企业和爱心人士出资补贴,政府协助管理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爱心餐厅让空巢老人“食不忧”。辖区内年满60周岁的空巢孤寡、残疾、三无、低保、独居老人,都可以在“爱心餐厅”用餐,董家湾北段社区老年人较多,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20%左右,空巢孤寡、残疾、三无、低保、独居老人居多。学校餐厅每天要为爱心餐准备包括:米饭、粥、粗粮、蔬菜、凉菜、水果、甜品、饮品等共计24个品种。


  “广东广州”

  爱心环保餐厅

  ________

  蓝态爱心环保餐厅是一家民间自发成立的爱心餐厅,主要为周边60岁以上的老人服务。12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

  位于番禺区石碁镇市莲路永善村段75号,总面积600多平方米,主要为60岁以上老人、失能人士、残障人士提供免费午餐,并组织大家开展学习传统文化、环保酵素制作、清洁环境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

  至于维持餐厅的经费来源,餐厅表示,8月份基金会和上海仁德基金会公益千里马基金共同发起了“蓝态爱心环保餐厅”公益项目,通过腾讯99公益日活动,面向社会进行募捐。“活动一共有16740人次参与,最终筹得善款61万多元。所有募集资金主要用来餐厅建设、食材采购及日常运营。而服务人员主要是义工,目前餐厅有长期义工4名,还有3—4名义工在就餐期间过来帮忙。随着就餐老人的增多,到时可能需要再招募7—8名义工现场服务。”


  “雨花寨”

  素食免费餐厅

  ________

  开一家免费餐厅,能维持多久?

  起初,梁洪瀚的答案是三个月。而如今,时间走过三个年头,在广州市番禺区西城路,他带领的义工团队运营一家名为“雨花斋”的免费餐厅已超过三年。

  过去六年,像番禺雨花斋这样提供免费素食午餐的“雨花斋”餐厅,全国已开有逾七百家,供餐数千万份。


  已逝世的浙江建德广安禅寺前住持文全长老是“雨花斋”的发起人,曾无偿收养许多老人。2011年,文全长老责令弟子殷建不要再为他个人养老服务,而要到社会上做公益敬老事业,办一家面向老人的免费素食餐厅。


  确立雨花斋的宗旨和目标后,文全长老和殷建拿出积蓄,与几位爱心人士共同发起了全国首家雨花斋公益素食餐厅。2011年9月12日,位于建德新安江文化广场的雨花斋正式开业。一些被文全长老收养的老人在其感召下,成为这家店最早的一批义工。通过口口相传,建德雨花斋义工的队伍逐渐壮大,与此同时,雨花斋也开始在全国遍地开花。

  截至2016年底,世界范围内已有近700家雨花斋,其中我国香港4家、台湾地区6家,德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各一家。平均每天为9.6万人提供免费素食午餐,累计服务了约5800万人次的用餐者,其中,超过七成为老人,投入义工服务的累计约有800万人次。



  “雨花斋更多的是一种精神,通过给予弱势群体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让社会更和谐。”梁洪瀚也对雨花斋抱持相同的愿景,“有一天老人家都不来雨花斋了,都回到自己的小家享受天伦之乐。那时,我想雨花斋的价值就达到了。”


  喜欢今天文章

  来源 | 素食街 整理 | 萝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