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老人吃剩菜剩饭,曝光后网友却称赞“做得好”,背后的原因令人心酸...

 yangtz008 2018-10-03

今天匠匠要说件大大滴事哦,

微信又㕛叒叕改版啦,

不少粉丝反映时常找不到匠心之城,

为了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浏览到匠心美文,

请大家不要客气地置顶吧。

点击上方 “匠心之城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样就能每天准时相约啦



世界还存在善良,

那生活就会有阳光。


公益食堂


我们一说到香港,

想到的就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繁华的街道,购物的天堂。



可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繁华的香港,

120多万人的生活水平在贫困线之下,

约占香港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香港人多地少、物价贵,

很多人无法支撑高房价而选择“蜗居”。



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

生活更加艰难。

有病不敢就医,

最发愁的是一日三餐。

别人丢弃在垃圾桶的发霉食物,

扣掉发霉的地方就是一顿午餐,

如果不吃,那就会饿肚子。



有些人三餐不继,

每天挣扎在温饱线上,

但在城市另一边,

却是极其严重的食物浪费。

在香港,每天有3600吨的厨余垃圾,

被扔到堆填区。



贫富差距是香港、整个社会,

甚至于这个世界都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

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不甘于做旁观者,

想出了既不浪费食物,

又能解决饥饿问题的方法,

惜食堂就这样诞生了。



惜食堂2011年创立,

到现在已经运营了七年

惜食堂的宗旨很简单,

停止浪费、解决饥饿、以爱相连。

惜食堂也借以此的名义,

把来自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的人联系起来。



惜食堂还被称为“香港奇迹”,

这是因为惜食堂的食材来源很特别。

他们使用的食材是“剩菜剩饭



比如超市快到保质期的食物,

酒店、快餐店剩余的熟食,

菜市场因不新鲜而不能销售的蔬菜,

面包房当天没卖出去的面包等,

都是惜食堂的重要的食材。



惜食堂的工作人员,

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城市之中,

收集着可以安全食用的剩余食物。



厨师会根据每天提供的食物包

随机应变,荤素搭配,营养配制,

制作出可口的饭菜。

再将这些食物分发给需要的人。

其中有七成是分发给无依无靠,

三餐不继的老人们



惜食堂的厨师勇哥

是食堂的顶梁柱。

每天做完午餐和晚餐的其余时间,

就是等待同事收集来的食材。

根据收到的食材构思第二天的菜单



由于老人有很多食材是无法吃的,

所以在选材和烹饪方式上更加谨慎

米饭和菜一定要软,

少盐、少油、清淡、忌辛辣,

肉要先蒸一下,这样肉才会软。


勇哥说:“对待食物不能有半点松懈,

因为对食物就是对人,

做得好不好大家一吃就能吃出来。”




认真工作实属不易,

坚持始终如一更是难得。

正是这种坚持和善良会感染更多的人。


很多热心群众和机构主动联系他们,

为他们提供食材,

也有很多人报名参加义务活动。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



张学友、王祖蓝、李亚男、谢霆锋

都为他们免费宣传过,

黄子还自费为他们拍摄宣传片。



李嘉诚得知后也亲自莅临食堂,

在参观了惜食堂后,

不仅与老人们一起享受了“剩菜饭”,

还当即捐赠了1000万用来支持惜食堂,

希望惜食堂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住在老人中心的老人,

每天也会到厨房帮忙,

她们说她们吃的饭是惜食堂提供的,

就想趁着还能动,

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陈阿婆是独居老人,

她很喜欢每天步行半小时到食堂吃饭。

她吃完饭后拉着义工的手说:

“这里的一顿饭等于家里的三顿饭,

以后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老人们都知道菜的来源,

但大家一点都不介意:

“我不觉得这是剩菜,

如果让我们自己来做饭,

都不及这里的好。”


这些问候和笑容,

无疑是对惜食堂最高的评价。



惜食堂从开始的不到20到现在上千人

从每天的20份到现在每天6000多份

涵盖了香港五大贫民区

这7年里共计服务了3万多人,

回收食物4800吨。


这种方式不仅不浪费食物,

还将食物有效利用起来,

做了更有意义的事。




作为一个非盈利机构,

不仅正常运行了七年,

而且队伍的不断壮大,

这离不开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

热心人的支持


惜食堂还会定期去学校、企业

举办“缘惜学堂”的活动

通过多元的活动形式,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食物浪费、

环保、饥饿等问题

启发人们珍惜食物,减少食物浪费。




有爱的地方,就有温暖。

有善良的地方,就有光和希望。


无独有偶,

不仅是香港,

内陆也有很多的公益食堂,

为老人等弱势群体默默做着善事。

其中,雨花斋也堪称是个奇迹。



雨花斋是个素食免费餐厅,

短短6年时间就在全国开了800多家,

分布在建德、德清、盐城、北京、

上海、汕头等十多个城市。




雨花斋是由浙江建德广安禅寺的

前住持文全长老发起的,

他目睹很多老人老无所依,

食不果腹,很是心痛,

便收留了他们。


之后老人又拿出自己一生的积蓄,

和几位爱心人士

共同创立了雨花斋公益素食餐厅

而之前被文全长老收留的老人

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

餐厅的第一批义工



雨花斋的核心是

“拒绝杀戮,没有交易,只有感恩。”

在提供免费素食的同时,

也不忘宣传素食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

还不定期举办的传统文化活动


此善举口口相传,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几个月后,第二家雨花斋在德清创立。

之后,雨花斋在全国遍地开花。



雨花斋还有个特别的地方是,

全国各地800多家的雨花斋,

竟然没有任何的组织关系

在资金管理上也是各自独立。


雨花斋是拥有相同理念的人自发成立的。

没有大小、没有形式束缚,

不涉及商业利益。



在初期很多人都担心会有冒用的危险,

但在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

如果有人开了与雨花斋理念不符合的店,

也会难以维持下去。

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每天快到饭点时,

雨花斋门口就会排起长队,

真正长期来吃饭的

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独居老年人,

他们会在吃饭的时候,

聚在一起聊聊天

每天的用餐时间,

成为了他们最期待的时候。



“这么做感觉能真正帮到别人,

让我感觉特别有意义。

而且雨花斋经常有感人的故事出现。

德清雨花斋的发起人说:

“之前有个老板在这里用餐后,

就找来要求捐款。

他说自己也有老的一天,

这种模式非常大爱,

他也希望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善良是每个人都有的,

正是在善良中更多的人学会了感恩。



而创立于西安的黄河慈善厨房

则告诉我们,公益没有国籍,

慈善不分肤色,爱心没有国界。



黄河慈善厨房是个非营利的慈善团体,

是由一个英国人发起的。


托尼曾是位英国皇家的工程师,

退役后开了3家公司。

2002年的一天,

开始厌倦忙碌生活的托尼,

决定卖掉公司、房子和车,

周游世界。



托尼来到了中国西安

看到了这里的很多流浪者,

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给这些流浪者钱,

而是为他们买了包子。

起初流浪汉们都不敢接受,

他们想这个外国人到底有什么企图。

后来混熟了以后,

大家知道这位心地善良的人没有任何企图,

来领食物的人也越来越多



2005年,为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托尼建立了黄河慈善厨房

慈善厨房汇聚了两种人群,

一种是希望帮助他人的人,

一种是需要帮助的人。

慈善厨房每周一三五下午,

会给需要帮助的人发放食物和生活用品。

每年举办圣诞节晚会,

年底还组织给流浪者洗澡。



小王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右腿,

从此流落街头。

原本以为就这样过一辈子的时候,

他遇到发放包子的托尼,

这一相遇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志愿者们不仅为小王联系到

一家假肢制作公司提供了免费的服务。

按上假肢的小王在托尼的介绍下,

找到了一份工作。


小王激动地拉着托尼的手说:

“感谢你,让我有了新生活。”



黄河慈善厨房创立之后,

做了很多的公益活动,

也得到了社会上很多的资助,

接受到的所有资助,

都是透明公开的,

这也为托尼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他是真的在做慈善,

而不是为了背地里敛财。



无论是什么肤色,

无论是什么国籍,

爱一直都温暖着我们。

而这种温暖就像石子掉入湖中,

必会激起层层的涟漪。


不论是什么形式,什么规模,

他们都为这个城市的弱势群体,

提供了温馨的港湾

搭建了遮风挡雨的避所



善良总会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同时也能感染我们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食堂,

可以不断扩大的原因。

这个社会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温暖



我们总以为,

公益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

但这些助人为乐的事,

就在我们身边。

即使是个人的微薄之力,

众人也能汇聚成巨大能量。




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善心和善举,

不管是一个简单的微笑,

还是绝望时的雪中送炭,

对于接收者来说,

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我们无法一下就拯救世界,

但我们可以伸手

可以触及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