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格局的提升

 hyxz_ljf 2018-01-02

元旦佳节,大学的好友打电话过来问候,久而不见自然寒暄一番,然后开始对身边的工作和生活琐碎之事抱怨,其实,有些成长的烦恼自然不好跟家人或者长辈埋怨,倒是与同龄朋友之间道说最能打开心结,当然很多时候并不希求一个确切答案,本来这也无量化的答案,更多的是在相互交流中寻求一位倾听者和共鸣人,倘若幸运的话或许还能得到对方的安慰和劝导。

好友的言语之中,多多少少流露出他自从研究生毕业到小县城进体制内后,面对工作生活压力、复杂人际的处理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等,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苦闷情绪,记得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已然习以为常,然而深处其中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原想无法给予太多的解答建议,只愿意做一位静静的倾听者,合适时候插上几句。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渐渐地意识到他眼前所受挫的不在于其所处的周遭,毕竟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和情绪的变动难以因为外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换个类似环境亦是如此,而往往取决于自身内心的笃定以及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与否,那么溯本清源即是个人的格局了。

在此万不敢对“格局”二字高谈阔论,只是作为好年的同窗好友对其观察所得的一些思考罢了。为何得出这般结论呢,从其求学经历来说,一直在西部地区求学,从阅历方面没有国外旅行或周游全国的经历,而刚参加工作的单位又是当前扶贫的地区,生于斯、长于斯以谋求发展……这些外在因素对个人的局限自然不能一概而论,也无可厚非,毕竟非一时一己之力可突破,包括自己在内不过如此,可是不可否认,从出身、求学和阅历等因素对格局的影响从概率上讲也确有一定道理。于其而言,尽管个人在求学经历提升了修为和开拓了视野,然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成长的环境中的局限性往往对其看问题具有囿于主观成见的片面性,使得其容易陷入周遭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然而,对此我们就这样安于现状了么,当然不可,尤其是在这个奋进阶段的我们,怎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这不该是这个青春年华该有的姿态。如果此时的我们站在山脚底下,眼界受到限制,那么可适用的大底有两种比喻式的诊治方式:第一种是放血疗法;第二种是中药疗法。前者需要先破才能立,彻底的大舍才能大得,后者则需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善发挥即可,前后没有绝对性,得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兼顾取舍。于好友而言,后者或许更适合其症状吧。那么应该如何以“中药疗法”提升格局,拨云见雾以望其远呢。

首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为什么孔子认为四十岁才遇事不迷惑、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会超出规矩的境界,那是因为这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实质上承载着太多的人生阅历,等到看遍了岁月的风风雨雨、月圆阴缺和世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浮华褪尽,沉淀下来的是个人内心的沉稳和笃定。而我们才二十来岁,刚走出校门半年未到,面对突如其来的环境变换,需要一下子挣脱安稳去应付如此复杂的事务,的确难以游刃有余,一旦碰壁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最初选择,怀疑外在的制度和环境,这其实再正常不过了,哪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不是这样或那样载几个跟头走过来的,又有谁的青春不经历过前进时的迷茫和蜕变时的阵痛的。年轻的我们就如海洋中行驶的一叶叶扁舟,相比较于设备精良的轮船,虽然同时遨游其中,自己却往往迷失方向,难以找到彼岸的航线,这得需要多次的试错和时间的磨合,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领悟真谛,找到自己前进的道路。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朋友,可别恼,提升格局便是解决之道,而格局的养成需要岁月的打磨,答案会在适合的时间告诉我们的。

其次,读书是提升个人修为和格局的一个重要窗口,读书的好处之多无需赘言,工作之余可以博览群书、读书会交流、读写结合等,若有机会的话继续深造,所有这些读书方式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可以和古往今来的先贤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腹有诗书气自华,以达到精神上的契合。“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1],由此可见,读书是一种开拓见识、提升自我格局的便捷方式,切不可辜负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唯有不断地汲取书中的养分,才能提高自己看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困恼而无所适从,才能理性和不逾矩的方式泰然处之。读书的目的无关风月纷扰[3],不求功利得失,不以物喜己悲,只在乎内心的净化和升华,格局的养成便在这么不经意间,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和水到聚成。

最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提升格局为何需要师善从改呢,由于“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2]到底人皆有短板之处,此处说明空间有待发展和格局有待提升。庆幸的是,能够认识到自身格局之低的人永远不算太晚,孔子也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3]可悲的是既不认识到自己如井底之蛙,又依然沾沾自喜地温水自煮。尽管每个人自有追求平凡人生的预设,本身无可厚非,也不必忙于抨击、止于焦虑,然而甘于庸碌无为、得过且过的现状,久而久之丧失改变的勇气和提升的欲望,那究竟是对弥足珍贵的生命的浪费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4],为何不在美好的年华中尽情燃烧,在尘归大地前极力绽放呢,若是有这种果敢,那么提升格局便是迈出改变现状和扩大生命张力的第一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5]向他者择善学习,尤其是以空杯之心向无论是学识、见识或者修养等方面在自己之上的同学、朋友以及长辈们交流学习,正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潜移默化中,如沐春风、有所裨益而无形中打开千千结,何乐而不为呢。可见,此举无疑是提升自我格局的又一个不可或缺的可行方式。

不知不觉之中,电话的交流已经良久,道别之时他深表赞许,道出了每次交流均有所收获,欣喜之余其实我知道这不过是相互学习成长的过程,共勉之。愿彼此莫愁前路、天下识君[1],正如韩愈所言:“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2]

[1]出自唐·高适《别董大》

[2]出自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出自于《论语·述而》

[2]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

[3]出自《论语·里仁》

[4]出自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5]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6]出自《论语·里仁》

[1]出自英·培根《论读书》

[2]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

[3]出自北宋·欧阳修的《玉楼春》

[1]出自《论语·为政》

[1]出自宋·苏轼《题西林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