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人的夏季家常菜--张卫东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1-03

                   老北京人的夏季家常菜

                                                                              张卫东

 

旧时的老北京人在夏季常吃小白菜、茄子,一般人家除了荤做却不知宅门府邸亦常素做。小白菜多是做馅、做汤、凉拌、热炒,而茄子除了不适合做汤,其它怎样做都很受吃。

现在我们常吃大鱼大肉,不是上火就是肥胖。夏季天气较热,还是应该多吃些蔬菜才更利于身体健康。北京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旧日的家常菜已经逐渐淘汰,不被现代的家庭所认可,其实有些蔬菜做法还很有借鉴价值。

 

               老北京人的夏季家常菜 

小白菜是北京夏季的常吃蔬菜之一,它与大白菜的上市季节不同,营养价值也是小有不同。北京的小白菜有两种,一种是尺于长的绿色菜,另一种是略长略大的白色菜。绿色小白菜有些苦涩味道,一般多用开水焯后凉拌或是青炒熟吃。白色小白菜大、肉厚、味甘略甜,生吃、青炒、做汤皆可。

 

                                   生腌小白菜

选白色小白菜一斤许,撕开菜梆用清水洗,要特别注意将其根部的泥沙洗干净,否则一定会牙碜。

小白菜洗净后控干水分放置大瓷盆内,然后放少许精盐腌制约三四十分钟。再将菜攥出咸汤放案板用刀切成寸段,把菜再放入回大瓷盆内加酱油少许,亦可以根据不同口味的轻重,加入少许老陈醋。将这些佐料倒在菜上反复将其拌均,最后点上一些香油。

上桌前将菜盛盘,过早盛盘上桌会因盐分时间不均而出汤,这样会影响口感。

这道菜口味偏咸酸,既是下饭省钱又是贫富皆宜的标准家常菜。如果喜欢吃辣味还可以炸辣椒油代替香油,再微微地加入一点白糖口味更具别致。

               老北京人的夏季家常菜

在炎热的夏季,用此菜渗酒亦是北京家常菜旧日惯例,制作起来既简单有经济,玫瑰露、莲花白等低度白酒以此菜相辅清凉爽口,当然这是针对那些每日慢饮的酒仙们而言,如果喝啤酒这盘生腌小白菜就不对胃啦!

 

                                     小白菜烧毛豆

    做这个菜最好是选用绿色的小白菜,因为这种菜的野气较强,配上新上市的毛豆粒最好吃。

选绿色小白菜一斤半,撕开菜梆用清水洗净,要慢慢冲洗三四遍,切忌不要用力过猛将菜叶洗烂。

把菜控干后切成寸许的长段,放到大瓷盆内,加入精盐少许腌制一小时左右。

将新鲜带秧毛豆摘下剥荚,大约需要半斤毛豆粒左右,放清水中洗净控干。

用中武火坐铁炒锅,放花生油少许,待油热后洒些姜末,出香味后把小白菜攥汤入锅煸炒,随时再将洗净空干的毛豆粒入锅。在煸炒时慢慢加入腌菜的咸汤,改用中文火慢靠,待菜汤收干时毛豆粒也就把菜味吸收了。

用汤盘或平汤碗盛菜,上桌时点上些香油。

                    老北京人的夏季家常菜

这道菜是老年人吃素斋时最喜食的营养菜,绿菜配绿毛豆突出的是豆有菜味,菜有原味。照常例这道菜应该用白瓷盘或黄粉彩瓷盘盛菜上桌才般配,如果用青花瓷盘或是豇豆红盘就不对劲了。老北京人吃饭讲究的是排场,瓷器制作的餐具盛菜都是有审美观点的,如果上桌的盘子不是那么回子事,哪怕是再好的菜肴吃着也会觉得没有情调

 

                                    烧嫩小白菜

这是选用间苗拔出的小白菜,南方叫鸡毛菜。北京过去不专门种这种菜苗,只是把间苗菜拿来带卖,旧时南郊分钟寺、草桥、樊家村附近菜园子的菜苗最好吃。

                老北京人的夏季家常菜

把两斤不到三寸长的菜苗择去根须洗净控干水分,整棵不必用刀切,若有大棵用手掐成三寸大小。

用中武火坐铁炒锅,放花生油少许,待油热后放入少许姜末炝锅,煸出香味后将菜苗放入锅内煸炒。

在煸炒几番后改用中文火,待菜烂后加入用白面与淀粉勾兑的稀汁少许,开锅后盛大汤碗加香油上桌。

这道菜必须在最后作为压桌菜上桌,吃起来味道甘淡利口,特别是在吃完很多菜后,烧嫩小白菜又是汤又菜,刚到嘴里咂摸着还有一点甜头,这就是老北京宅门府邸的习惯所谓“汤不放盐”。

 

                                   油吃茄子

北京夏季素吃茄子除了煮咸茄、熬茄子、烧茄子、拌茄泥还有油吃茄子和素烧茄子夹,这些都是不用葱蒜等荤菜的纯素。

                    老北京人的夏季家常菜        

 

选嫩黑大圆茄子两个洗净,切去瓣后带皮滚切三四分厚的斜块。再将茄子块的上下两面用刀裁成斜花,皮与肉都要交叉斜裁,不要剌透茄子。

将三两个青红大鲜辣椒洗净,掏膛去子后再冲洗。用刀斜切成两寸长的细丝,红绿分开摆放盘子中。

用中武火坐铁炒锅,倒入花生油一斤左右。待油热后将茄子下锅翻炸,只要茄子皮变色赶快用笊篱捞出。

待茄子控干油分后加少许精盐用大瓷盆拌均,然后码放在大白瓷盘内。趁着油热将辣椒丝分别过油,只是一汆即可,切忌时间过长。而后将红绿两色辣椒丝缕齐整,分别码放在茄子上面。

用中文火坐铁炒锅,将白糖、老陈醋、酱油调制成二两左右的糖汁倒入锅内化开。待白糖融化后顺时针浇在茄子上,不要盖上辣椒丝。

再用中武火坐上刷洗干净的铁炒锅,锅热后加少许花生油,待油大开后赶快浇到茄子中的辣椒丝上。

此菜热食冷食皆可,冷食时可以点上一些香油。

油吃茄子是老北京的素吃家常菜,是好佛家庭夏季必食的,纯素菜馆中也很常见,但现在北京的饭庄子已多年都不见这道菜了。

 

                               素烧茄子夹

这道菜是煮咸茄的变化版本,但味道却大相径庭。这种做法比其煮咸茄有些麻烦,虽然费工却比油吃茄子省了不少的油。

先将茄子夹的主料被齐,一般用白豆腐干和毛豆以及红色酱豆腐、酱油等配料。最好用不带咸味的白豆腐干,将其横切成片,再平着切成两分宽的条,然后切成小丁。不必切得过多,一般一盘菜只用两三块豆腐干就可以。取鲜毛豆去荚约二两许,亦可用泡发好的干黄豆。

用酱油将一块红酱豆腐调开,加豆腐干丁与毛豆粒拌均。

选用整个大圆黑茄子去皮洗净,整个茄子切成三分厚的片,但根部要有几分相连,不准切断。

将事先拌好的豆腐丁、毛豆粒均匀地填在茄子片的缝隙中,切忌不要过量,如果塞得太满茄子会涨烂。

用小武火坐铁炒锅加花生油一两许,待油热后下茄子煸烧。不时地转动茄子让茄子四面都能蘸上油,待茄子表面都颜色变熟时改用小黑砂鼓子锅。

将鼓子锅内放用咸竹笋与山药煮的素汤少许,把煸好的茄子慢慢放入,只要汤与茄子平即可。这时再用小武火煮制,待大开后用中文火慢慢靠煮,直到汤靠干为止。

用两个平勺子将烧好的茄子轻轻盛到大青花汤盘或红色、紫色瓷汤盘中,再把余下的汤汁浇在茄子上加少许香油上桌。

这道茄子夹也是风味不同,就是做起来比较费工夫,一般饭店绝然不上这道菜。如果您有半天的时间亦可小试一把,但是一定主意千万不要把茄子煮散了架。

茄子原产印度,我国很早就有栽种。旧时北京的茄子有三种,有长的如灯泡形,有发绿白色的圆茄子,不过普遍最好吃的是“大黑茄。这种茄子是高秧栽种,又紫又黑的嫩圆茄子。北京习惯把“大黑茄”称之为“大海茄”,其中的“黑”字是照元朝大都北京的口语读“海”音,这是继承了《中原音韵》的念法。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夏季蔬菜的素做方法都是纯素,也是当年出家人和专门食素的居士以及在家理等民间俗信人士常食菜。因那时没有味精,所以什么菜都要点香油用来调味。做素炒蔬菜关键就是要有原味,再有就是借味改变原有质感,还有就是将一种菜能做出不同的花样来用以刺激食欲,也是所谓的“秀色可餐”。

                                                                (原载2007年12期《北京纪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