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好太极拳要抛弃常规思维

 盛_王_朝 2018-01-03

现代解剖学认为,人体的力量来自于肌肉收缩。肌肉越发达,力量就越大,秀肌肉已被普世公认和追求。肌肉是锻炼出来的,婴儿来到世界,身上没有发达的肌肉,都是圆圆的,软软的,可爱的。婴儿的韧带更是松弛的,轻轻松松的将脚趾含在嘴里玩。

似乎婴儿丝毫无力的,那就错了。婴儿在嚎啕大哭时,在吸奶水时,在恐惧和愤怒挣扎时,他的力量,和他的体重,和他的肌肉相比,对成年人来说,个个都是大力士,因为婴儿用的是先天的整劲。婴儿的抗打能力更是惊奇,从床上跌到地上安然无事,脑袋撞到桌角陷个凹坑,隔日复原,真的是“柔媚无骨”,先天的“本能”。

婴儿的这些生理特性,现代科学是解释不了的。太极拳练的就是“归复婴儿”的功夫,练的是去除后天的拙力僵力和偏见杂念,还“天人合一”的本能、本力、本性,返璞归真。天真烂漫和松凈松空是婴儿的特征,是先天具有的,不是后天锻炼的。

练好太极拳要抛弃常规思维

太极拳是修炼不是锻炼,锻炼是吃苦练肌肉,是加法。修炼是放松修整,修去后天肌肉和杂念,是减法。松得越彻底,肌肉去的也越彻底,功夫也越深。无论是太极拳的八劲,还是弹抖崩炸等劲,都是松得越透,劲力越大。太极拳的跟劲,是松的越透,沉的越透,反弹越大。太极拳的听劲是松的越透,听劲越灵敏。太极拳的养生是松的越透,精气神运行和蓄养越好。即便是被人们争议的太极操舞,也是松的越透越妩媚。

事实证明太极拳之力不是肌肉收缩产生的力,是肌肉放松后的“暗物质”(筋骨,关节)产生的能量和不可思议的“暗能量”(筋骨力),和解剖学的肌肉收缩产生力理论正好相反。“反者道之动”,所以太极拳是以外动内静的形式在修道,归复婴儿的道,归复自然的道,天人合一的道。不抛弃常规思维,就永远得不到太极拳的真谛,入不了太极门。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太极拳最难之处,不是要吃多少苦,而是要有明师指导,学拳悟道。这也是太极宗师和大师,多是文化人的原因。

太极拳不是咬牙切齿,伤筋动骨的锻打磨练,而是松透松凈,脱胎换骨的悟道修炼。我在张三丰的《拳经》,王宗岳的《拳论》,武禹襄的《行功心解》等经典著作中,都没有找到太极拳用力的依据。杨澄甫的《太极拳十要》中,就有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和松腰的二要,其他八要有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哪一个离不开“松”字,松了还可以用力吗,不用力还有能耗吗?是精气神的修养,即暗物质(筋骨,关节),暗能量(筋骨劲)的蓄养和运用。

杨澄甫弟子郑曼青说,师父金口难开,且毫不吝啬松字,每天要说上百次,自己40年后才真正理解什么叫松,理解师父的苦心和英明。可见“松”字之难,非常人所能理解,松之功夫又非常人所能学到。真是“太极松为魂,无松非太极,一层功夫一层松,一层功夫一层景”。

太极拳的松就是“用意不用力”,“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而不是以力运身。以力运身就是错,松到“一羽不加,蝇虫不落”,才能柔极至刚,有洪荒之力,有穿透之力,崩炸之力,“四两拨千斤”之能。松到拳架中的每一瞬间都是完美的站桩打坐,站桩打坐是大家公认丝毫不用力的养生运动,太极拳是动中求静的“活桩”“动桩”的养生运动。

练好太极拳要抛弃常规思维

太极拳的洪荒之力,不是肌肉紧张产生的力,是肌肉放松产生的力。太极拳运动中,肌肉也在收缩,这种收缩不是肌肉的主动收缩的,主动的是气和意。“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这是对《拳论》的最精辟的心解,和现代科学解剖学是唱反调的。

被动的肌肉收缩是无能耗的运动,就如自由落体、汽车下坡、宏观的星球运行、微观的电子运行等运动,是无能耗的运动。太极拳的无能耗运动才是自然之道,养生之道,太极之道。太极拳丝毫不用力,回归自然,归复婴儿,才是修炼太极功夫和太极养生的正道。这便是修炼和锻炼的分水岭。先紧后松还是先松后紧,求舍还是求得,加法还是减法。《拳论》早有定论,“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