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氏太极拳的核心:缠丝劲!

 tjboyue 2018-01-04


陈氏太极拳学习者

精选编辑


陈氏太极拳的核心:缠丝劲



缠丝劲是太极拳的核心,是区别於其它拳种的重要标志。陈氏十六代陈鑫在其著作《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指出:“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可见,我们要练好太极拳,首先需要明白什么叫作“缠丝”,搞清楚缠丝劲的形成过程和缠丝劲的种类,以及练习的方法。

所谓缠丝,从字面上理解,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作为动词解释,是指往某一物体上缠绕丝线时的动作;另一种作为形容词解释,是指缠绕在某一物体上丝线的形态。太极拳借用缠丝这个词,一方面指出练习太极拳内劲的方法,一方面形象的说明了太极拳内劲的表现形态,陈鑫说:“此劲皆由心中发,股[月尤]大表面似丝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缠丝劲,劲是实体,缠丝是劲的运动形态。太极拳的劲,是内劲,它不同於一般意义下的肌肉伸缩之力,而是指气在体内像水银似的流动,轻灵而不飘浮,沉着而不呆滞,动静缓急,运转随心,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当其静时,无可见,及其动时,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一物两性,刚柔浑元一体,所以拳中有时也称之为中气。

陈鑫说:“中气者,太和之元气,即中庸所谓不偏不倚而平常之理宰乎,不刚不柔,至当却好之正气”。由此可见,所谓中气,中是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中气之用,非中气之体,中气之体是人体中的元气,它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禀生之后,又要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元气分布全身,无处不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元气的激发,才能各自发挥其不同的功用。

太极拳是性命之学,首要任务就是要保养元气,使元气充足。而要元气充足,非心无妄念、平心静气不可。所以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首先提出“敬”字,作为学拳之本。陈鑫说;“礼主於敬,乐主於和,能敬能和,然后能学打太极拳。”“打拳之道,自始至终,不外一个敬字”。敬字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是因为它是太极拳的德,而且是练拳的心法。任何事物都是按着一定的内在规律运行,这是自然法则;如果不尊重自然法则,不尊重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单凭自己的意愿,凭主观想像办事,那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不注意太极拳运动的内在实质,对前人拳论中的一些术语片面理解,单凭主观想像去解释,并去指导别人练拳,其结果必然误人误己。

例如众人皆知的“虚领[灵]顶劲”和“气沉丹田”,在有人的著作中这样写到:“所谓顶劲虚领,是把顶劲向上虚虚领起,气沉丹田是把气向下沉入丹田;两者综合起来,在意识上就有向着相反方向拉开的意图,这就使身躯有了放长的感觉。”请读者认真体会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并按着这种方法试着做一遍,看看有什么感觉?是不是随着有了拉长感觉的同时,脖颈及脊背也出现了僵直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强烈。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能放松,致使内气运行受到阻碍,长此以往,还会致病。所以,虚领顶劲不是把头往上领,气沉丹田也不是把气往下压,而是恭敬态下,精神领起,中气自然上冲於后顶,心平气和,元气自然而归於丹田,中气贯穿心肾,医家称之为“心肾相交,水火济济”。它与沉肩坠肘以及拳论中的许多术语一样,不是练拳的方法,而是练拳时气行周身,自然而然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所以说,打太极拳不可不敬,敬不但是太极拳的德,也是练拳的方法和心法。

在恭敬态下,身体自然处於一定的松静状态,这时如果按着正确的拳式,旋腕转膀,屈伸往来,螺旋缠绕,循规蹈矩,不妄加枝节,内气就会自然流动,出入於骨缝,循行於肌肤,形成螺形的运动曲线,这样就形成了太极拳所特有的缠丝劲。

缠丝劲由於性质不同,作用不同,运动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多种缠丝。如:进缠、退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还有大小缠、左右缠等等。初学者难以掌握,也给教拳者带来很大困难。所以笔者认为以缠丝劲的缠绕方向区分出顺逆缠丝,以内劲的出入说明其性质,从而形成四种基本缠丝,比较容易掌握。

一、出劲顺缠

手臂由曲而伸,顺时针方向由里向外划弧,内劲由丹田上行至胸,越乳过腋,入肩膊内骨中,由骨髓充肌肤。绕臂斜缠而下,从尺骨端过掌背至中指甲,是上部的出劲顺缠。下部足随手运,由曲而伸,膝部从里向外沿顺时针方向划弧,内劲由丹田下行至会阴,经大腿根向外向后绕腿斜缠而下至内踝,绕内踝一圈下行到脚后跟至小足趾,是下部的出劲顺缠。

手足划弧方向以右手右足为例,左手足与此相反。以下同。

这里说明的是基本缠丝,由於行中身手足运动千变万化,皆是因势而发,故内劲的起止运行也略有变化,望学者不可拘泥。

二、收劲顺缠

手臂由伸而曲,沿顺时针方向由外向里划弧;内劲由中指端过手心回收,从尺骨端绕臂斜缠而上至腋肩,向后循背部向左斜缠而下至左季胁而回归于丹田,这是上部的收劲顺缠。下部足随手运,由伸而曲,膝部沿顺时针方向由外向里划弧,内劲自大趾起过脚面到外踝,越小腿肚斜缠而上至大腿根上至后腰止,这是下部的收劲顺缠。

三、出劲逆缠

手臂由曲而伸,沿逆时针方向由里向外划弧,内劲从后腰沿脊背上行,越肩至腋,入肩膊内骨中,由骨中充肌肤,绕臂斜缠而下,从桡骨端向里,过掌心到中指肚,这是上部的出劲逆缠。下部足随手运,由曲而伸,膝部沿逆时针方向由里向外划弧,内劲从后腰下行至会阴,经后 向前绕腿斜缠而下,绕外踝一圈下行至脚跟,沿脚掌至大脚趾,这是下部的出劲逆缠。

四、收劲逆缠

手臂由伸而曲,沿逆时针方向由外向里划弧,内劲由中指甲顺手背回,从桡骨端向里绕臂斜缠而上,过肩入腋,经胸部向下,回归于丹田,这是上部的收劲逆缠。下部足随手运,由伸而曲,膝部沿逆时针方向由外向里划弧,内劲由小足趾起过脚面缠一圈至内踝骨上行外臁斜缠而上至丹田,这是下部的收劲逆缠。

从缠丝劲的分类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缠丝劲是由手足不停的做缠绕曲伸而导引出来的。是不是只要我们来回画圈就可以练出缠丝劲来呢?回答肯定是不行的,这里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要练出缠丝劲,首先要使内劲归一。所谓归一,就是周身相和,使之形成一股劲。陈氏第十四代“牌位大王”陈长兴说:“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可见,只有内劲归一,才能造成一定的势能,也只有内劲归一,才能自然做到周身相随,一动无有不动。

怎样归一呢?很简单,凝神聚气,以心构形。可是要人凝神聚气,无疑跟叫人凭空哭笑一样,很难真正做到。所以以心构形就异常重要。这里我们不妨来一次感情假借:

假设我们面前放着一副很重的杠铃,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才能把它抓起来。现在我们开始,身体下蹲,两手握住杠铃,听我的口令:预备……;现在请体会一下,在我喊预备以后,你等着喊起之前,你是一种什么状态,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凝神聚气,劲归於一。这就是以心构形,是归一的方法,请读者自悟。

第二,内劲归一后,手足要随势运转,不可妄加枝节,因为归一以后,内部气机已动,形成了一定的运行趋势,如果妄加指挥,势必破坏内劲的运行,无法做到形神和一。

第三,内劲运到头后,要注意转关,手足不可乱动,以身体旋转带动手足原地转动,才可使内劲不断,这犹如种子发芽生长以后已经结果,如果此时不注意保留良种,那明年就无有良种种田,也就不可能有好收成。练拳不注意转关,内劲接续不上,也就不可能练好缠丝劲。陈鑫说:“承上起下处,尤当留心,此处不留心,则来脉不真,转关亦不灵动,一着自为一着,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矣;不能一气贯通,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

打拳如能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意运气而成势,以气运身而成形,意气形三者合一,日久功深,缠丝劲就能逐渐上身。

由於缠丝劲贯穿内外,周身运行,不断的升降出入,必然促使各脏腑机能的旺盛,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

在技击方面,由於缠丝劲在脏腑筋骨,肌肤皮肉,四肢百骸间缠绕运行,气势鼓荡,在遇到外力时不但可自然走化,而且还可以自然形成一定的抗击能力,适应技击搏斗的需要,不需再单练排打之功。太极拳的技击方法讲究拿、跌、掷、打,招术练习是为了懂劲,其招术表面看来与其它流派的技击招术无多大差别,但由於缠丝劲的作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是有很大不同的。仅举一例:

当对方上右步、用右摆拳击我头部时,在将挨未挨之际,我以左手顺缠而出与对方右大臂相接,从表面上看与其它拳术中的截法相同,其实大不一样,因为一般截法在与对方接触的瞬间,劲向外吐,截击方,使对方劲路受阻,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太极拳用的是缠丝劲,接触的瞬间内劲由出变收,接住对方劲路,引导对方劲路走偏,造成失势,形成我顺人背的形势。

文中所述,挂一漏万,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同仁指正,以利於太极拳运动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