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杨绛先生的巜我们仨》有感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1-05

本文作者原创

图片来之网络

读完《我们仨》以后,我思考良久。刚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能理解作者在结尾写下的那句诗“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读杨绛先生的巜我们仨》有感

1

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起初的部分是半梦半醒的杨绛老先生在回忆1998年和1999年这两年的生活,亦梦亦幻如泡影。接下来第二部分是讲在外国生下唯一的女儿钱媛以及国外的生活和回国后在上海的生活,第三部分就是讲杨绛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事情。

整本书都在回忆,在回忆里思念着逝去的亲人,让我看见了杨绛老先生的坚强。让我不得不佩服杨老先生的生平智慧,书里并没有太多伤心的话语,却让人看的满是悲凉。说到哪里都是用很客观的角度讲述事情的经过,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却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读杨绛先生的巜我们仨》有感

2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杨老先生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当下的婚姻生活,书中她一个人带着阿媛和自己老公分居两地,却没见她抱怨。她们偶尔争吵也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让矛盾升级,更何况他们的争吵与学术有关与生活无关,这就是灵魂伴侣的特征,我们可以一起学习,看一样的书,我可以辅助你的工作,将就你的口味,而我们是幸福快乐的。

我觉得未婚人士应该先看杨老先生的巜我们仨》,然后再看他老公的巜围城》,前者教会了我们婚姻的选择有多重要,后者教会我们婚姻的哲学。

读杨绛先生的巜我们仨》有感

3

杨老先生说她这一生和爱人钱钟书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拥有一个像钱媛这样的女儿。

钱媛为人不骄不躁,自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没有读书人该有的呆板,却有极少读书人敬业精神的特性,并且对父母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她躺在病床上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忘告诫母亲学做饭,不忘坚持写巜我们仨》前一部分的回忆录,即便是病危时仍然珍惜光阴孜孜不倦的完成自己最终未完成的回忆录,终年60岁的钱媛最终先自己最亲的父母走一步,她这一生虽有遗憾但她的为人处事不失完美。

读杨绛先生的巜我们仨》有感

4

晚年的杨先生是孤独的,看了这本回忆录,我觉得能支撑她的可能就是她的回忆和她未完成的创作,那种滋味没人能够理解也没法体会到,这本书是她在92岁高龄下完本的。尤其是书中钱媛小时候的画作也一并在书的末尾几页出版,让我体会到杨老先生的细心,书中曾多次提到她们搬家再搬家,而女儿小时候的画作却一直保存如初,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母亲对一个女儿的挚爱。

这本《我们仨》购于17年10月6日终于在18年1月3日读完,意犹未尽,读完之后看淡了生活中的不完美,发现人的一生中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家人,未来的事情真的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只有在有生之年对自己的亲人认真生活过、爱过才不枉自己的此生。

最后用杨先生书中的一句话来做结尾: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