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道| 周桂钿:论“天人合一”

 ayou808 2018-01-05

 


天人合一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天是多义的,主要有自然的天和神灵的天两种意义。人也是多义的。“合”是很复杂的。这里的合,不是两个东西的相加与结合,而是说天与人有某一种联系,或有一致性,或有同一种道德,或有同一种性质。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是在多种意义上讲的,既有上天与皇帝的精神感应,也有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只讲一种,或者不讲某一种,都是片面的。几种意义经过阐释,都能发现一些合理性,作了转换以后,也可以供现代借鉴。

    


在一次国际性中国哲学大会上,研究西方哲学的一位学者认为天与人不可能合一。他认为合一的结果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现在人中无天,天上无人,说明天人合一的命题不能成立。这是不了解中国哲学的概念与命题的特殊性——多义性、模糊性,用西方求真的科学哲学来理解中国的求善的政治哲学,所产生的误解。


中国汉字的多义性与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模糊性,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学者的研究或者争论,与此多有关系。有的学者不太了解这一情况,在多义中只取一义,或者根据自己的想法,将本来模糊的改成精确、清晰的,结果失去原意。对于“天人合一”,就有这种情况。先将“天”确定为神灵的天,“人”确定为人类,再把“合”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东西相加与结合,于是就得出“天人合一”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成立的。进一步推翻所谓“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之类的说法。全部论证过程似乎都是很严密的,其实有许多理解不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是多义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种意义:一是自然的天,一是神灵的天。自然之天也有几种意义:一是与“地”对应的天,即“天地”中的天,包括日月星等天象以及气候、气象等,如《荀子·天论》中所说的:“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面以上的一切现象都包括在内;二是与“人为”对应的天,指一切不是人为的自然现象,包括与地对应的天的全部内容,还包括地面上自然发生的一切现象,如《庄子》所说的“牛马四足,天也。”《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这些说法中的“天”都是天然即自然的意思;三是与“人”对应的天,是天地的简称,指整个自然界。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这个天就包括“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四、天有时也包括人在内,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宇宙,如董仲舒讲的“天有十端”,十端是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这个天就是无所不包的。这一句话中,两个“天”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在西方哲学中不太可能出现。如果不能理解中国哲学中这种模糊性,那就可能误解一些古代的思想。张载讲“太虚即气”,太虚又名为天。这个天也是整个宇宙空间。宋明以后的哲学家讲的天多数是自然之天,很少讲神灵之天。只有陈亮还学着董仲舒的口气给皇帝上书,大讲天人感应,希望皇帝听他的说法,实行他的政治主张。神灵的天,主要包括天命论和天人感应论中的、相当于西方所谓“上帝”的天,即主宰宇宙的至上神。这个神灵的天是全能至善的,有时也将善德归于天,于是有伦理的天。天主宰自然界,决定自然界的一切变化,于是,又将自然变化说成是灾异,是天意的表现。自然灾异的天,伦理的天,应该都从属于神灵的天。天,在古人那里,是非常明确的概念。只是见解不同,产生了歧义,引起了争论。按刘禹锡的说法,从最大的意义来分,一种叫“阴骘之说”,一种叫“自然之说”。前者就是神灵的天,在暗中主宰人世间;后者就是自然之天,没有意志,不能赏罚,与人间祸福没有关系。现代引入西方分析方法以后,天的意义就更加复杂了。“人”也是多义的,有的指最高统治者“天子”,有的指一般个人,有的指某一部分人,有的则指全人类。“合”的意义也有多种。我们就将它放在下面具体论述中加以解释。


一、天人一德


天人合一的说法在《易传》中就有了。《周易·乾卦·象言》: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这个“大人”,是大人物,指统治者。在这里,天人合一中的“一”是道德。与天地合其德,说明天地是有道德的。如何理解“大人”与“天地”的“合其德”呢?主要难点在“合”字上。什么叫“合德”?道德是如何“合”的?《易传》又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根据“天行健”,君子应该“自强不息”。行健,就是自强不息。君子就在这一点上与“天”合德。这个德就是积极进取,天行健就是这个德,君子也应该有这个德,即自强不息。这就是“合德”。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1]这里讲天的特点是“大”,只有尧能够“则之”。“之”就是“天”,就是“天之大”。“则”如何理解?按朱熹的说法,“则,犹准也。”“言物之高大,莫有过于天者,而独尧之德,能与之准,故其德之广远,亦如天之不可以言语形容也。”[2]则,就是标准。尧能符合天的标准,尧的伟大,也象天那么大。尧与天在“大”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很显然,这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这就是一种“合德”。这个大的“天”,不能说就是神灵的天。必须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讨论哲学问题时,一个概念可以有多种用法,并非总是一种内涵。这是常见的现象,也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常识。


二、天人一类


中国古代有三个哲学思想体系影响最大,它们是八卦、五行、阴阳。在这三个思想体系中,天与人都是一一相对应的。


《周易》中的八卦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它们对应的自然界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对应的人事是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对应人体的是首、腹、足、股、耳、目、手、口。这样,天为父,地为母,天人就对应上了。因此,最高统治者皇帝就称“天子”。“天子”是天人一类的最有代表性的典型说法。


阴阳说也是将天与人一一对应。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府(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3]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如《周易·泰卦·彖言》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周易》还将阴阳与道德对应起来,如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柔、仁与阴对应,刚、义与阳对应。总之,中国古人将人事与阴阳对应,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最早提出五行说法的《尚书·洪范》中将人事的貌、言、视、听、思与五行中的水、火、木、金、土,一一对应。到战国后期,建立起以五行为框架的宇宙模式,把当时人们所能掌握的内容都尽量装入这个体系。例如把一年四季(四时)和方位、五色、五味都与五行对应,四季与五行对应是有困难的,但是,他们先将土挂在季夏之末,如《吕氏春秋》,有的则在夏季中设一个长夏来与土对应,如《黄帝内经》。到了汉代,要提高土的地位,就将土与四时对应,使土在五行中具有了特殊的地位。所谓“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莫贵于土”与土对应的那一系列,也都鸡犬升天了,“五声莫贵于宫,五味莫美于甘,五色莫贵于黄”[4]。为了使对应关系看得更清楚,列表图示如下:



在医书典籍中,五行与人体对应关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复杂,列表如下,也会看得更详细一些。



从这些体系来看,人与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甚至是一一对应的。西汉政治哲学家董仲舒将天人关系归纳成一句话: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5]

 

按类来分,天与人是一类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天人一类。这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形式。董仲舒为此还作了许多新的论证,例如说人是天生的,“为人者,天也。”因此人像天,与天同类。再从形体上看,天有十二个月,人也有十二块大骨节,天有三百六十日,人也有三百六十块小骨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时,人有四肢。有数量关系,天人一致;没有数量的,按类分,天人也是对应的。这就是他说的“人副天数”。天人是同类,根据同类相感的原理,天与人可以产生双向的精神感应。天有无上威力,有爱心,能够赏善罚恶。当天子犯了错误时,天会降下灾害,谴告他,他如果还不纠正错误,天又会降下怪异来吓唬他,他如果还不改正,那么,天就会使他灭亡。董仲舒认为这说明天对天子是特别爱护的,才这样一再提醒。董仲舒认为天子应该按照天意办事。董仲舒从天人一类中引申出这种说法,是为了给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天子以制约,不让他胡作非为,因为权力不受制约,就要产生腐败。天人感应过去受到的批判最多,现在冷静地思考一下,它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天是整个自然界,人当然是这个自然界的产物,与自然界有一致性,也是无可非议的。董仲舒的那些类比,显然牵强附会。这对于当时还没有民主制度,对于皇帝还缺乏制约机制的情况下,树立天的威信,给皇帝加上精神枷锁,无疑有益于社会的安定。人类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适应了,成为习惯了。顺天、则天,在这里也会得到支持的。实际上就是适应大自然,也就是与大自然和谐的问题。西方人强调征服大自然,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是,现在科学发展的结果,居然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中国传统的阴阳论强调阴阳平衡,五行学说也是强调平衡,人与天即人与大自然,也要平衡和谐。这些和谐的思想,对于养身,对于治国,对于处理国际关系,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都是有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


三、天人一性


《孟子·尽心上》说: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人如果能尽心,就能知性,知自己的本性。知性,也就会知天了。历代学者对于心、性、天有不同的理解,这句话的解释也就各不相同。东汉赵歧是最早给《孟子》作注的人。赵歧注云:“性有仁、义、礼、智之端,心以制之。惟心为正,人能尽极其心,以思行善,则可谓知其性矣。知其性则知天道之贵善者也。”又说:“能存其心,养育其正性,可谓仁人。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无亲,惟仁是与。行与天合,故曰:‘所以事天也’。”[6]这里说的是仁人能够存心养性,以思行善,行善就是好生。天也是贵善的,也是好生的。因此,仁人与天道是一致的。贵善好生的本性是一致的。


北宋二程(程颢、程颐)认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7]这好象是反对天人合一的说法,而实际上他们的主张,天人完全是一回事,不需要讲“合”。他们把天人合一,合得更加彻底。程颢认为“合天人”,“天人无间”[8],完全是一体的,用不着再说什么“合”。他还说:“人和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耶?”人与天都是“一物”,一个东西。如果在人之外,“别立一天”,那就是“二本”了。他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9]所谓“仁者”,应该是道德高尚的人。这种人必须将天地万物与自己视为一体,所有的事都是与自己有关的。如果对一些事不关心,认为与己无关,那就是麻木不仁。二程讲到天人合一的地方甚多。如说:“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圣人即天地也”,“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只明人理,敬而已矣,便是约处。……至于圣人,亦止如是,更无别途。……故有道有理,天人一也,更不分别。”[10]他们认为人的道理与天地的道理是一致的,圣人的想法与天地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在道理上,在本性上,人与天地是一致的,所谓“天人一也”。


四、天人一气


庄子讲“通天下一气耳”,人就是气聚合而成的,因此,与万物没有什么不同,与天也是一致的。王充讲,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11],“用气为性,性成命定”[12]。人的“性”是由天的“气”决定的。人性与天性就有了一致性,或者说天与人在“性”上是有一致性。也就是说,天与人在“性”上可以合二为一。“天不变易,气不改更。”人禀天气而生,也一样不会改变。张载提出,天是太虚,“由太虚,有天之名”[13]。又认为太虚充满着气,“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人与万物都是气聚合成的客形,人死以后,又回到气的本来状态。万物也是这样,毁坏以后,回到气的本体。“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14]“客感客形”是指天地万物与人这些看得见的形体。“无感无形”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形体的气。这两者怎么能统一起来呢?张载认为只有能够“尽性者”,才能将二者统一起来。张载认为看不见的太虚(即天)充满着气,看得见的万物和人都是气聚合成的,那么,天与人在气这一材料方面就是一致的。“天人合一”[15],这个“一”就是气。他在《乾称篇》中还说“天人一物”,“一天人”,“万物本一”等,都是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不同表达。二程讲天人合一,合于“性”;张载讲天人合一,合于“气”。所合不同,能合则一。在这里,所谓“天人合一”,不是两种东西的相加,是两种现象统一于一个本质。


因此,张载的哲学体系是唯物主义的。他又有十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的唯物论与他的辩证法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有特色的哲学体系,因此,我们可以称他的哲学体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综上所述,天是复杂的,多义的,人也是复杂多义的,天人合一,也有多种不同形式。主要是讲天人的一致性,统一性,天人可以统一于气,也可以统一于理,统一于道,统一于高尚的道德。天人合一,也讲天人感应,讲天与人能够进行精神方面的相互感应。因此,天人合一,既包含神秘的神学目的论的内容,也包含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意思,其中也有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养身之道。如果只讲一个方面,或者不讲某一个方面,显然都是片面的。


现在,神灵的天与皇帝精神感应的“天人合一”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了。自然界与人类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正是现代所需要的,应该加以新的解释,用于现实,解决现代社会的一些实际问题。正如季羡林先生在首届北大论坛(2001年11月2日)上发言所说的,西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很多福利,也造成严重的问题,如气候变暖,淡水缺乏、动植物灭绝等,西方以自然界为征服对象,征服的结果,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只有东方文化能够挽救人类。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印度也讲人与宇宙的统一。走遍几大洲几十个国家而又学贯东西的世纪老人,能讲出这些话,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现在有些人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受到当前的事实所局限,羡慕暴发户,对于自己没有信心,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没有信心,难道不能向季老先生学习一点什么吗?天人合一的现代价值就在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东西方文化有互补作用,可以取长补短。我们不必那样自卑。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二百年以后,全世界学习汉语,也象现在学英语那样,一方面由于中国语言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文化的长处。“他说200年以后很可能大家都学习中文,有如今天大家都学习英文一样。这种预感的根据可能是由于中国语言的形象性。……他不知不觉地又重复他的预测,二百年内人们确实必须学习中国语言以便全面掌握或共同享受一切。”(洪汉鼎《百岁西哲寄望东方——伽达默尔访问记》,《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25日五版)这位101岁的西方大哲学家也不是随便说的。

 参考文献:

[1] 《论语·泰伯篇》。

[2] 《四书集注》第135页,岳麓书社,1985年3月第一版。

[3] 《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4] 《春秋繁露·五行对》。

[5] 《春秋繁露·阴阳义》。

[6] 《十三经注疏》第2764页,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一版。

[7] 《二程集》第81页,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一版。

[8] 《二程集》第33页,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一版。

[9] 《二程集》第15页,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一版。

[10] 《二程集》第13~33页,中华书局,1981年7月第一版

[11] 《论衡·命义篇》。

[12] 《论衡·无形篇》。

[13] 《正蒙·太和篇》。

[14] 《正蒙·太和篇》。

[15] 《正蒙·乾称篇》。


来源:周桂钿. 释“天人合一”——兼论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及其现代转换[J]. 山东社会科学, 2002(1):75-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