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城之素 --崔岱远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1-05

  吃天下

  □崔岱远

  老北京人每逢春节头几天前去全素斋排队买素菜的风俗曾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即使是在凭本用粮票的时代也是如此。还记得那时候的全素斋在清华园澡堂子对面教堂边的胡同口,门脸儿不大,有着高高的台阶。刚过腊月二十三,天蒙蒙亮,纷纷扬扬的雪花在昏黄的路灯映照下闪烁出清冷的光,教堂旁的便道上就已经排起了一条不太整齐的长龙。人们穿着绿色的军大衣或蓝色的棉猴儿,时不时哆哆嗦嗦地掏出手里攥着的小纸片看上一眼。那小纸片上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写着1、2、3、4……这是排队的人为了防止加塞儿而自发制作的土凭证。看着手中的号,心里充满期待,焐焐冻僵的耳朵,跺跺发麻的脚,抖落身上的雪花,驱赶一下浑身的寒气,黑棉窝的塑料底敲打在冻着薄冰的水泥地上发出啪啪啪的响声。

  盼着,望着,路灯熄了,雪停了,灰蒙蒙的天渐渐泛白,小门脸儿后面传出了鼓风机启动的呼呼声响,全素斋的师傅们上班了。人们似乎听到了希望,于是有人高喊一声“快了啊!大家排好喽,别加塞儿嘿!”不一会儿,隐约可以听见后窗户里传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几口大锅开始煮素什锦了。

  浸润了香菇和冬笋精华的阵阵香风从门缝里窜了出来,刺激着人们的嗅觉,令人闻香垂涎,大伙儿心里也觉得暖和多了。整条长龙被希望鼓动着开始有些兴奋。蹲在马路边上的人赶紧站起来归队。大伙你拥我挤着往前凑,生怕买不到似的。随着哗啦哗啦的下板儿声,高台阶上的门开了,队伍有些骚动,这时候会有人自愿出来维持秩序,一次只放几个人进去。人们纷纷握紧手中的钱和粮票,等待着挤进那不大的小店。不一会儿,先进去的几位心满意足的手捧着热乎乎的“素鸡”、“素肚”挤了出来,后面的几位赶紧蜂拥进去,而排在队后面的人只能眼巴巴地继续等待……这样的景象每年在全素斋门口反复上映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全素斋,不就一卖素菜的嘛?怎么能有这么大魔力?这里面有几个原因:首先说,按照老北京的风俗,正月初一、十五要吃素。通常百姓人家所吃的素无非是在豆腐、粉丝、白菜、萝卜里找。可大过年的吃这些总觉得有点委屈了自己。这全素斋的素菜所用材料可不是萝卜、白菜,而是香菇、草菇、冬笋、银耳、玉兰片等等细料,还有油皮、腐竹、千张等豆腐制品,还有上好的白面“洗”出来的面筋。蘑菇和笋,以及黄豆芽熬的汤汁号称是素食鲜味三霸,烹饪得法味道赛过鸡汤,况且这手艺毕竟得了御膳房的真传,正好是这节日素席上的珍品。加上这全素斋是京城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怎能不让人趋之若鹜呢?当然最关键的,还得说是那让人垂涎欲滴的口味——香醇里浸润着鲜甜,浓郁中蕴含着清馨,几十年没变过。还记得当初从全素斋买回热乎乎的素小肚--外边裹着一张豆皮,切开以后,清白色的粉冻儿里镶嵌着各种蘑菇,白的像肥肉丁,棕色的像瘦肉丁,切上一小片咬上一口,那甘沃鲜腴的味道萦绕于唇齿,至今难以忘怀。

  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王府井大街拆迁改造,全素斋连同它曾经创造的神话在这条街上消失了,北京城里再没有发现全素斋的专门店。至于那些素菜,仅仅能在一些超市里买到从真空包装袋里倒出来的凉货,而且品种比从前少了许多。据说配料和工艺都没什么变动,但我问过许多曾经排队买全素斋的北京人,都觉得不是当初那味儿了。也许是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嘴变刁了?我说不清。不过,那曾经冬日里从怀中掏出来的热乎乎、香喷喷的素菜却至今令我魂牵梦绕。

  (原标题:全素斋前曾经的长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