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沙游师的公开课|提升孩子的专注力与情绪管理能力(文字稿)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1-05





本文有14600字,阅读完大约需要29分钟。值得你收藏和在本周内阅读。


本文根据2017年12月26日桂城心灵花园公益讲座整理。


感谢钱永霞老师以及桂城心灵花园、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的诸多朋友、合作伙伴。

谢谢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桂城心灵花园以及南约小学的邀请、组织。


今天,能跟在座的各位家长有两个小时的见面时间,我觉得挺有缘分的。此刻,还有很多朋友正在通过微信转播收听我们的讲座,据说有八九千人,我觉得好神奇,网络发展到今天,信息可以这样来沟通。我们一方面感慨信息的通达,另一方面也很珍惜能够见面,因为见面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气息,看到彼此的眼神。


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这样,当我们在孩子身边,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去感受他们传达的信息。有一天,当我们静静地看着孩子,我们可能突然感慨,天哪,本来的那个小不点,现在长得这么高、这么漂亮!我们感慨岁月流逝和收获养儿育女的快乐,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


在讲课之前,我先把我的个人背景放在这里,讲师呈现自己的背景资料是一种礼仪。我本身是临床心理咨询师,很多来访者都是儿童,基于这些背景来跟大家探讨这两个问题,希望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先请大家看下面两个图片。在第一个图片(如下)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有的妈妈说:看到了女人。”


“这位爸爸呢?——哦,看到了山,在中间。”


“还有其他的吗?——哦,看到了大骷髅,整体轮廓像一个大骷髅。”


这个图片给我们一个提示:不同人的眼睛看到了不同的真相。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我们的孩子看到的,我看到的不一定是我的爱人看到的。有时候,我们换一下视角就看到了,我看到山,我看到女人,还有这个眼睛——大家也看到了。


在第二个图片(如下)中,大家又看到了什么呢?哦,一个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你可以看到一个少女,你也可以看到一个老妇。你已经知道了有两个视角,当你想从一个视角转换到另一个视角,有时候容易,有时候可能却很难。有的时候,事情并不像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那样,反而,过了很多年我们才会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好像错了。我们总是要有不断的反思。


桂城心灵花园工作人员在讲座之前对咱们南约小学的家长做了需求调查,数据显示,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孩子的专注力问题,第二是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第三是情绪管理,第四的写作业拖拉。

因为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写作业拖拉都跟专注力和情绪有关,所以我今天就选了专注力与情绪管理,它们也是高效快乐学习的两大支柱。不过,今天时间有限,我想请问大家,你们希望多讲专注力,还是多讲情绪管理?两样都要讨论?好吧。


不仅今天来的家长主要集中在三四年级,参与前期调查的家长也是集中在三四年级。作为家长,我们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事实上,这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主题、发展任务。


咱们父母对孩子成长阶段的关键发展任务并不陌生,是吧?全中国的父母都会背,就连孩子们可能都会,三翻六坐七爬,是不是?三个月就翻身,如果我们发现宝宝三个月了还不会翻身,我们就把他侧着放,推推他,让他自己学翻身。如果他七个月还不会爬,我们就在后面顶着他的脚让他爬。我看见有的爸爸笑了,你做过,是不是?所以,你看,当孩子长大以后,我们反而不知道他们的发展规律了。或者说,孩子们除了有身体发展规律,还有心理发展规律吗?当父母也怪不容易,开车要考驾照,当父母却没有教练、学习和考试,直接就开始了。


因为时间的缘故,今天我不能跟大家仔细讲发展规律。但是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一方面和先天遗传有关,另一方面和后天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当代孩子的一些问题跟社会环境分不开,比如,我小的时候没有家长如此关注专注力,也没有这么多的孩子戴眼镜。


谈到孩子的问题,我们总是要谈到家长:作为家长,是我没有生好,还是没有养好?我们总是不断地去反思。有时候,家长不会教,可能把孩子教坏了。


比如,有个孩子写作业很慢,她的妈妈总是说她、打她,后来孩子非常紧张,不能上学。孩子才小学一二年级。有一次,我在山里遇到这个妈妈,她正在带女儿拜佛。我问起这个妈妈,她说:“唉,别提了,我把她打得现在不上学了。”本来,这个妈妈很想孩子好好读书,结果使了反劲儿。


那时,我正好要在山里住一段时间,就跟她和孩子慢慢熟悉起来。后来,我明白真相:小女孩刚刚上学的时候,老师教她慢慢写,横是横、竖是竖。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可能都会这样讲,对吧?小女孩就很慢很慢地写,一横一竖,写得很漂亮。第二天把字拿出来一看,老师说,全班就你写得最好。于是,小女孩获得了一个概念:慢慢写,就会写得好。


但是,妈妈嫌她写得太慢,总说快点快点。小女孩一快就写错了、写丑了,然后老师就不说她的字好了。她想写好,但是妈妈又要打她,她整个儿就纠结了。


这个妈妈就不懂得告诉孩子“你可以写得又快又好”,或者“你可以稍微牺牲一点好,写快一点”。或者,妈妈可以观察一下孩子的手腕力度够不够。如果孩子没有发展好手腕力度,她写字就是很累呀。妈妈应该做的是发展孩子的手腕,而不是打她。


好在咱们父母总是愿意去反思。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发展规律、教育规律,可以上网查一下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发展任务。

小学阶段的任务是获得“我是有能力的”的感觉,奠定自信的基础。青春期的任务是获得“我是谁”的概念;如果搞不懂我是谁,就会混乱,没有目标。每个阶段性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比如,刚刚这个女孩,如果她的手腕力量发展得不够,她当然写得慢,她需要练习,她的发展相对晚一点。如果我们不懂这些,我们可能就会责怪孩子,或者责怪自己没有生好、养好。其实,我们只是不懂这个孩子的发展节奏。一树的花还次第开呢!如果一棵树上的花在同一瞬间开了,我们哪里能够欣赏到一夏天的花呢?虽然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发展期,但是,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并不相同。家长们要记得,如果你看到孩子遇到问题,那么,这一定是他在面对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


孩子如果不能够集中注意力,这可能跟他的自主性和意志品质有关。孩子如果缺乏学习兴趣,这可能跟他的前期目标发展有关。辅导孩子写作业,需要帮助孩子掌握策略。如果他没有一个对任务的整体感知和计划,他当然不能评估语文、数学或英语的工作量与学习计划。家长不能只是责怪孩子,一定要看到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事情背后的原因,抓到根本。


我们怎么做,才能对孩子有教育、有引导?就像他学走路,一开始我们牵着他们,后来我们悄悄放手,当他走远,我们鼓励。对学习的教育、引导似乎更难一些,因为我们不容易“看见”。这时,我们需要猜测。对于家长,我有一个四步法的建议。第一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当前发展任务。第二步,反思教育盲点。第三步,观察孩子的独特性和发展节奏,取长补短。第四步,落实新的教育方法,并且不断改进。

以专注力为例。它又叫注意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发展这个能力。我有个朋友,他一度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听力障碍,因为满屋子都有动静,孩子却一直闭着眼睛睡觉。他们夫妻俩很年轻,他想搞清楚究竟。他们就拿来一只锅在孩子耳边敲,“哐”,孩子哭了。夫妻俩放心了,不是聋的。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孩子能不能听到。


对于孩子的某些能力或品质的训练,我们老人、家长其实已经有了很多招儿。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会用手指指东西,孩子会顺着手指看;家长看着孩子的眼睛,孩子也会看着家长的眼睛,并且跟随家长的眼神。这都是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跟随的方法。又比如,我们通过让孩子含水漱口和把水吐出来的方法,训练孩子的舌部肌肉。有的孩子的舌系带是紧的,自闭症孩子也是如此,这个方法可以多用。很多孩子的发展是潜移默化、悄悄达到的,但是,有的孩子需要训练才能达到。


关于专注力,我们回到前面两个图片(两歧图)。你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你是看见一个意象之后,又尝试去看见其他意象吗?还是,你发现其中某个意象很有趣,你对它多看了好几遍?我并没有给大家提任务,这些都是你们的自发行为。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哦,这个有趣,我多看看。


生活中我们能够感觉到,注意分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两种。有时候,注意没有事先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花力气。比如,现在教室门口突然走进来 一个人,你肯定扭头看。比如,我走着走着绊倒了,旁边低头看手机的人肯定也会抬头看我。有的孩子来我的工作室,我把手磕到了,他看都不看。他并不是生气和故意不搭理我,而是他对这个根本就没有注意力,或者,他连调动注意的意志力都没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孩子的注意力。这是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表现形式。


还有一种有意注意,它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比如,咱们想看看自己你有几根白头发。你得使劲瞅,你需要花时间,你可能还有点儿厌烦,但是你又会忍耐这个烦。


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很奇怪,他看电视时注意力很好,他一看书就不注意了。这是因为看电视是不费劲的注意,是无意注意;看书则需要加上意志力。你知道,你的孩子的注意力本身没有问题,他需要发展的是加上意志力的注意。有的小孩,即使你碰到他,他都不看你,这才是连无意注意都没有。为什么电视那么吸引孩子呢?一方面,孩子的注意的特点就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另一方面,电视是动画的,又有声响,它们总是做得很抓人眼球。看书则是白纸黑字,他得瞅准,他还要动脑筋,有时候还要记忆。这是更辛苦的,他不爱看。


我倾向于不要让小孩看那么多的动画,看手机和亮亮的东西。我们别总拿手机哄孩子。你不如给他一块陶泥,让他捏小人,更有助于让他专注。有实验数据,孩子每天看动画,哈哈哈的东西,是会影响他的智力和专注的。


注意力具有指向性。再想想我们之前看过的图片,当你看到了一个图片,你的注意力就指向了它。当你想看其他的东西时,你的注意力需要转移。


有没有人现在还在想着某张图片?如果你在想,那么,请你再想想孩子:你让孩子写作业,他还没进入状态,他还在想动画片。以后,咱们就不要批评他了。你可以跟他分享,妈妈有时也会这样。 最好的教育是,我知道你是怎样的,我能体会你是怎样的,我们一块儿来想办法,看看怎么办。


小孩常常坐在教室里,心还想着外面的事,老师可能说“坐好了,坐好了,看我”。孩子因为不留神被投诉的时候,家长不要只是骂他,因为没用。我们可以跟孩子讨论,什么时候、老师会有什么方式(动作、声音)提示他要上课了。如果他不知道,你就提醒他第二天去观察。第二天,他可能说“老师上课前会拍拍桌子”;于是,你鼓励他“真厉害,你终于知道老师什么时候要上课了”,你这就是在教他如何把注意转移到课堂。


关于注意的分配,比如,你能一边听课一边看微信吗?有时候,你是可以同时把注意分配到两件事情上,有时候,你是不可以的。说到这儿,提醒咱们家长自己做些反思,我的注意力集中吗?我的爱人呢?我是如何克服我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我的方法适合我的孩子吗?我们尤其不要把自己的缺憾在孩子那里放大。如果你不够专注,那么,你可以去研究研究怎样才能做到专注。


我们也要反思:我目前的教育方法究竟适合我的孩子吗?我有没有一些教育方法实际上在损害我的孩子的品质?比如,我现在跟大家说:咱们所有人都不要想大象,不要想啊,不要想那个耳朵大大、鼻子长长、腿粗粗大象哦,不要想大象!我看见有的家长嘴角微微笑,你一定在想。还有的爸爸一脸严肃,那你一定是想了别的。刚才我跟大家说,不要想大象,有多少人没想呢?基本没有,对吧?有人说,我憋着,我就不想大象,我想猪。想猪其实差不多,也是胖胖的。所以,当你跟孩子反反复复说“你上课不要走神,不要走神”,孩子听到的都是“走神,走神”。他听到了,他记住了,但是,没用。我们仅仅是缓解了自己的焦虑。


我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能够写一写,你在教孩子的时候,哪些招儿你用了,一直在用却一直无效。你可以想办法把它停下来。这些招儿一定是在损害孩子的某些品质的。


这里,我罗列了一些大家对注意力的反思。

第一个说过了。


第二个,家长不作为:长大就好了……他就是好奇心太重了……老师不会教……有时候我们认为孩子的注意力长大就好了,于是对孩子听之任之,于是孩子就在困难中忍受着。实际上,他对学习感到很头疼,因为他确实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和完成他这一时期的发展任务。他可能会为此觉得他自己很笨,为什么别人一学就会,而我不行呢。家长这是不作为。


第三个,家长乱作为。


第四个,那些看起来有用,实则没用的话。典型例子还是之前写字慢的小女孩,女孩本来很专注,但是妈妈乱打她。


另外,我听过一个小姑娘说自己妈妈有多烦。她说:“我写作业,妈妈过来说,喝杯水吧。我把作业写完了,刚坐下看电视,妈妈过来说,你不下楼跟小朋友玩会儿吗。我去玩,刚玩不久,妈妈过来说,回家吃饭了。真的受不了,好崩溃。”孩子懂得喝水,妈妈不用包揽这么多。如果孩子在写作业或要出去玩,你可以提前告诉她,我们还有20分钟就吃饭,你看好时间。 


如果孩子喊爸爸过来帮自己看题,爸爸可能说“等会儿”。咱们家长往往不告诉孩子等5分钟;或者说了也不准时。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够自己管理时间,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教给他时间管理的观念。


对注意力的反思还有:

1.      父母关系不好(争吵,疏离,……)

2.      父亲缺位或母子过份黏连

3.      母亲强势 

4.      孕产期生理心理因素

5.      焦虑型的人格(完美,紧张,担忧)

6.      情绪容易走极端

7.      不稳定,频繁更换抚养人

8.      创伤事件或药物


在家庭关系中,如果夫妻关系不好、亲职缺位、母子过于依赖、母亲过于强势,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我举一个母亲强势的例子。有个孩子坐在椅子上晃啊晃,爸爸说:有点样儿,晃什么晃!妈妈说:你能不能好好跟孩子说话呀!结果,爸爸的权威不在了,孩子倒是有了一个朋友——爸爸成了孩子的朋友,但是爸爸没有了。爸爸就是规则,爸爸就是天,没有天了,孩子就无法无天了,而且越长大越不好管,妈妈管不了。如果妈妈之前太强势,打压了父子建立关系,到了青春期,爸爸想要介入对孩子的教育时,孩子可能说“你是哪跟葱啊,怎么现在来管我”。儿子需要认同父亲,学习如何做一个男人,母亲再怎么样,都要把儿子还给父亲。当然,女儿和父亲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女儿是爸爸带的,那么,这个女儿的社会化往往比较好,她不仅能够维护好小家庭,也能走向社会。


如果妈妈是焦虑型的,特别完美,又特别怕做错。她可能很担忧,即使孩子没病,她也总认为孩子生病了。妈妈的担心是会影响到孩子的,孩子会不稳,他可能爱晃动身体和多动。


我请大家一定记得保留你那些很有效的方法,同时去反思,随着孩子的长大,哪些方法可能需要改变。比如,孩子小的时候,你跟他说几点睡,他可能说不;那你可以跟他讲道理,问他是想九点半睡还是十点睡,如果他说十点,正中你的下怀,你本来就想叫他十点睡。等他长大一点,你还这样跟他说,他会说两个都不要,他要十一点睡。你想:“完了,我还得想招儿。”你可以跟孩子坐着聊聊:“十一点太晚,古人都不这么睡,你正在长身体……”作为家长,你要记得,只要你遇到问题了,说明你的孩子正在成长。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正在面临着专注力的问题,请你去回想,他从小到大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顺利吗?如果他的语言、动作、行为发展都很顺利,那么,这只是孩子当下的问题。如果他以前的发展就有点儿落后,那么,这可能意味着我们要加把力了。我曾经接待过因为智力发展迟滞而注意力迟缓的孩子,有个孩子的特点是丢三落四,比如,刚拿了个红领巾就忘了、丢了。当他记不住,家长就在门口贴了“红领巾”三个字。孩子要出门,看见“红领巾”三个字就想起来,回来拿。慢慢的,出门成了一个刺激,没贴那三个字,他也能想起来和自己检查。所以,我们根本不用总是责怪他,我们要想办法。


我们还可以回想,我们家里有没有类似的人,比如,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小时候是不是也有过不专注。这可能关系到遗传因素。这也意味着你的孩子可能会比别人慢一些,你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更多心思,你不能着急,你要一遍遍地教,直到教会。这个方法同样适合于想得快、写得慢的孩子,有些五六年级的孩子会有这种表现,这样的孩子需要进行慢慢地练习。


你的孩子是一听到动静儿就走神吗?如果是,那么他是听敏型的孩子。比如,有个孩子在屋子里写作业,他可能突然喊“妈妈,我爸爸回来了”。他写作业呢,他怎么知道?他连他爸爸开车进小区门的声音都听到了。我们刚刚说过无意注意,这个孩子就是,一有动静就知道爸爸要回来了,或者“咦,楼上在炒菜了”。不过,这样的孩子有个好处,什么事情他记住就不容易忘,什么东西放在哪里,甚至你的存折密码是什么,他都知道。他们的长时记忆很好。


你们是听敏型的,还是视觉型的?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听我,同时跟我学。眼睛、鼻子、嘴巴、眼睛、鼻子、嘴巴……好,不要动。你们看看自己,看看你们的手指指到了哪里。


如果你的孩子是听敏型的,你回到家,可以找机会跟孩子讲:我听了钱老师的讲座,我知道你有一个能力:什么事情记住就不容易忘,让他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

家长:老师,我的女儿似乎是听敏型的,她上幼儿园的时候记东西很快。比如他们学小主持,老师跟她说的,她能记住;老师跟别的同学说的,她也能记住。现在上了小学,她的记忆似乎不那么好了,比如背课文,也不知道是不是跟兴趣有关。


钱老师:这要看具体情况。但是,你也可以跟她说“妈妈发现你的耳朵很好,你幼儿园的时候常常就是靠耳朵记住的。我们再试试,你把课文念出来,让你的耳朵听见,它可以帮你记住”。

 

好了,我们看见了听敏型孩子容易走神的特点,也看到了他们记忆好的特点,你们不担心了吧。有时,听敏型的孩子在家学习,要背书,咱们爸爸妈妈会让家里很安静,这时,楼下稍微有点儿声音,他都容易受到影响。这时,你可以给孩子放点儿轻音乐,没有歌词,这可以让他不那么敏感。而且轻音乐让他心情舒畅,不急躁。听敏型的孩子一边吃着饭放着电视、聊着闲天或者放着英文节目,他都能记住。


你的孩子会看不准、写错、抄错或颠倒吗,比如把b写成d?我们要训练孩子找细节的能力,比如有的孩子会自发地喜欢玩找两幅画中的不同点的游戏。或者,你可以问孩子,你们老师今天的衣服和昨天有什么不同吗,你们老师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啊,屋里的这盆花跟屋外的那盆花有什么不同啊……看起来像闲聊,其实,这就是在教孩子观察细节,发展他的观察能力。如果他是听敏型的孩子,又看不准,你仍然可以让他念出来,用声音帮助他校验。哪些能力厉害,我们就借用哪个能力。如果还是不行,我们可以教他用手指指着字来念。五六年级或者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不好意思这样做,怕别人笑他,那你可以跟他商量,平常不这样,但是考试和做题的时候这样,用手指指着默念,以此弥补他的看不准。


有这样的孩子吗:坐不住,玩东西,抖腿?我就这样,所以我学习时都去图书馆。平常我很容易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东西。于是,我去图书馆时,我会把手机放在包里,拉好拉链,不然,我很容易不停地看,真的忍不住。如果你的孩子忍不住,你可以帮他把书桌收拾得干净一点,不要有玩具。当然,你可能说,我家的桌子干干净净,但孩子一直喜欢抠桌子。我讲一个例子。


有个听敏型的孩子,他的学习还不错,但是上课总喜欢弹笔帽,发出声响,老师叫他好好反省。他说他忍不住。我就问他,除了弹笔帽,还可以做什么来替代,最好不要有声音,并且可以在背后做。他想到捏一个软的小球,在背后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隔一周,我问他效果怎样,他说很好。尝到第一个甜头后,我又跟他说,我再教你一招儿:老师不是批评你不好好听课喜欢低头做小动作嘛,以后他一说话,你就抬头看他。我们知道,孩子上的年级越高,老师教的内容有越多是需要看黑板或投影的,比如老师会说“看好了哈,从这一步到这一步”,孩子不能光听的,否则什么也不知道。我问他,这一招儿,你会了吗,他说,会了。我说,那我跟你说话,你也得看我啊,这样,我觉得挺受尊重的。于是,他看我一眼。我说,谢谢你,我觉得特别好。当然啦,我们不能光教,还要现场做个练习。


隔一周,他再来。我说,你看老师了?他说,看了。妈妈也很高兴,她说“老师说,孩子上课听讲可认真了”。孩子得到鼓励了,以前老师总是黑着脸说“干什么呢”,现在老师看到孩子看自己,很高兴,孩子也觉得老师喜欢自己了,于是总看老师。孩子就养成了看老师、看黑板的习惯,获得了如何更好地上课的习惯。


有的孩子抖腿。说实在的,有的孩子不动,他就没法儿思考。或许我们可以跟他们商量,怎么把大动作变成小动作,比如摆摆脚。有时候,你也可以轻轻拍拍孩子的腿,安抚一下他,他可能会抖得轻一些。


咱们有没有孩子写着写着就趴下来了?没有的话,我们跳过这一部分。但是,还是要说一点,如果你的孩子的鞋子常常磨损某个边儿,这可能跟他的脊柱侧弯有关。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在学习的时候犯困。我们可以教孩子做做拉伸动作,还有向后的抬头拉伸动作。如果孩子说他们很难受,你们可以先看看他的身体。


有孩子该写作业了而不写吗?有的孩子回家半小时了也不把书本掏出来,你就叫他掏出来;但他好半天还不写,你就叫他开始写。这样的孩子,你就叫他做家务吧,他总要想到拿扫帚,开始扫。这样的孩子,总要有一件事情他可以自己去规划、决定。因为现场的家长没有这方面的困扰,我就不多讲了。


有没有磨磨蹭蹭的孩子?如果真是如此,我们要观察,有没有一门功课他做得比较快?如果有,那么,可能那个最慢的他是真的不会,他需要你教他。

 

家长:我的孩子时常说自己不会做某个题,但是,我给她一读题,她就会了。她就是要你在她旁边。


钱老师:在坐的各位,你们是不是一听就知道怎么了?孩子这样做,既写了作业,又让爸爸陪了自己,多聪明啊。


但是,爸爸要想的是,如何既陪孩子又让孩子独立读题,那么,你可以告诉她:“爸爸喜欢听你读题,你自己读,哪个字不会我教你……爸爸发现了,只要你自己一读题你就会了……考试的时候爸爸不能帮你读题,我们要有前瞻性,先练习着……”


你不用一下子都让她自己读。但是,如果她在写作业,你最好不要在旁边玩手机,你可以观察她。观察时,最怕家长总说“错了,擦了重新写”,或者长吁短叹。家长不必在旁边做检查机器,检查可以最后再做。当他做完了,你看到他的题,你可以先说“嗯,不错”,鼓励他做得好的部分,如果有错,你可以提醒他“爸爸看到一个错的,就在这张纸的下半部”。如果他不愿意检查,你可以小范围地提醒他“最后三题里有一个错了,你自己检查一下”。你千万不要骂他“这道题是错的,那么慢还写错了”。


家长终究是想让孩子产生兴趣,我们要记得这一点:花了时间,要有效果。当他检查出来了,你问问他“真厉害,你怎么发现的”。他可能会说“我其实每次都会少写一个,每次算XXXX的时候都会算错”。你可以鼓励他:“你找到了规律,聪明的学生都是因为可以找到规律。”他就是知道了以后要记着找规律。所以,你的整个纠正错题的过程就变成了对他的培养。


所以,我们要琢磨,第一,我们有没有废话,第二,我们有没有说把人家注意力弄烂的话。

 

咱们这儿有没有抠抠摸摸的孩子?这可能来源于父母过度的干预,比如,总让孩子擦了重写,他还没有完成一件完整的事情,你在旁边指手画脚地干预,他总是悬着一颗心。这样的孩子,你可以观察他,什么时候他可以连续五分钟地专注了,什么时候他可以连续十分钟地专注了。下次你可以告诉他“爸爸观察到你做某某事情的时候特别稳定,你有没有发现你做某某事情的时候可以特别稳定呢”。谁都想做聪明孩子,他马上就会琢磨这件事,他一琢磨这件事,就有利于他对自己的管理。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锻炼他们的延迟满足能力,就是不要那么快给到他想要的东西,要让他学会等待。我们这一代的人都会很有感觉,我们等到了过年的新衣服,看啊看啊,美得不行,这是我们对等待的一种学习。我们会为了美好的事物而努力和等待。但是,现在呢?太快了。孩子一想要衣服立马就买了,他们没有了等待的过程。有谁知道延时满足的实验吗?延时满足能力对人们的学业水平、生活幸福等都有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呢?比如,孩子想要吃冰淇淋了。我们可以要求他先把作业写完。我们还可以跟他们商量:爸爸刚刚骑车回来,很累,等爸爸喝口水,煮上粥,然后和妈妈一起吃完饭,咱们再去买冰淇淋。这样,让孩子知道,是因为体谅父母才要等待,这也培养了他的共情能力,他获得冰淇淋是奖赏式的。


我们也可以跟孩子说:你要吃冰淇淋,但是也要写作业,我们来规划一下吧。你出去买冰淇淋需要多长时间,你准备几点写作业,你规划一下,不然我焦虑,害怕你从6点吃到8点,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作业也不写完,下回我就不想给你买了。还有,是不是买了就回来,要不要在那个地方逛?你提醒他自我约束,请他下去买了就回来,这样,你下次还相信他。家长要和孩子讨论一个合适的方案,让孩子成功,而不是挫败。当然,有时候你也可以直接告诉他,爸爸今天不想去。


还有那种脑袋溜号儿的孩子,如果他还还小,你敲一下他的本子,他就回来了,咱们的老师们都会这招儿。如果他已经上到三年级,他知道自己溜号了,我们就要教他觉察自己的溜号,并且学会温柔告诉自己回来。你教他这个,他会很高兴自己这么快就能自我觉察了,回来就表扬自己。

   

家长1(妈妈):我家儿子就是不愿意在书桌上写,一直要站着写,坐不下来。烦死了。


钱老师:站着写锻炼了孩子的站桩能力,为什么要烦呢?你老公管这件事吗?听听爸爸们怎么说?


家长2(爸爸):管还是要管的。站着写,能写好就行,要讲战略。


钱老师:人家坐着写不好,发明了一个方法站着写。


家长1(妈妈):他听力特别好,站着写是为了更好地听到别人的动静。


钱老师:你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好的方法写好,你非要管他、束缚他。你觉得孩子站着写会分心,那是你自己的感觉。也许他长大一点会觉得站着写很累,总有一天他会自己坐下。你可以试试,站着是一种什么感觉?也许站着会更专注。我觉得你的逻辑力、实践力都很好,你也有仁心。为什么我能知道你?你的脾气直,有啥说啥,很有主意、定见。咱们的爷爷辈写字不都是站着写的嘛。可以转念了吗?

   

有时候就是这样,有时候你教孩子很好教,有时候他却会对着干。


有一个高中生,溜号儿5分钟,自责1小时。他有一次因为自责,连晚自习都没上。我就和他说,只要你把自己叫回来了,就夸自己一下。你在教孩子的时候不要只是抱怨他,你要教他一个策略,甚至有时候他自己能够发展策略,能够正确地自我强化,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这张沙盘照片(略)是一个孩子的,他的父母就说他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没法写作业,但是事实却是——他的父母会打架,孩子心里装着事儿。如果孩子心里乱七八糟的,他怎么能安定呢?当老师的就会知道,当孩子心里有事的时候,他安定不下来,这时,可以让孩子做做沙盘游戏。这是他的沙盘,在打架,恐龙怪兽都来了,现实生活是爸爸妈妈吵架、离婚。妈妈带他来的时候就是因为他不专注,后来,他慢慢将自己的心事处理完之后,就开始玩建设游戏,这时成绩也上去了。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专注力,其实,可能是情绪、有心事。当然,情绪问题也是因为专注力。有时候,也可以换一个家长来辅导孩子。


情绪需要被听懂、承载、化解。在这次讲座的需求调查中,很多家长描述了易激动、烦闹、违拗、发脾气等问题。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想听哪个?


 

家长3(爸爸):动不动就发脾气。比如说想看动画片,说吃完晚饭再看,不行,就要现在看。孩子7岁了。


钱老师:7岁的时候孩子有了自己的主意,想要规划自己的人生。他也就是嘟个嘴,你不让看他看动画片,还要让他笑,你总得允许人家不高兴吧。你倒该偷偷和老婆说,他还行,有什么不高兴就撇撇嘴,消化了,不生气。


家长3(爸爸):做完才能看电视,孩子做作业特别慢,一两个小时都做不完。


家长4(妈妈):平时一到周五都不给看,我也不看。周末才要看一下,因为规定好了。


钱老师:小孩还是蛮讲道理的。如果发发脾气就可以改约定,他会知道标准可以怎么被打破。如果他知道发脾气了也没用,他就会不发了。

 

我还是提醒家长一定要去研究和琢磨孩子,看看当前这个方法是不是适用于他。我们需要推开一扇窗,多一个视角。我们不要只是关注到孩子特别激烈的情绪。孩子闹其实是想要和我们建立关系,想要和我们沟通,只不过,他用特别的方式。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孩子不和你说事情了,你需要找一个时间和他交流一下你的感情,这一点不容忽视。


时间不多了,看看咱们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问(现场):我是一个小学的心理老师。我也接触过一个孩子,他的妈妈教育很严格,孩子在我这里做了十次沙盘,我会放一些教育手法进去。过了一阵,他没有来。后来又来了。我和他相处的模式很稳定,他的情绪得到缓解。但是,我希望他离开我之后,能够在学校或家庭中正常相处,处理生活与学习的问题。我想了解,我可以怎样进一步去帮助他?


答:我借着这个问题,谈一谈。你说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如何内化。成人需要不停地强化孩子,这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与小朋友工作了一段时间,如果孩子不能内化就会继续回到咨访关系中。不管你是家庭教育还是沙盘,你是一个安全、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一段时间去稳定。接下来是人际,你和他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特质,成为他的品质。如果你今天听了这个讲座,能够去坚持去做,才能稳定。这需要时间和空间。他会因为你们的关系获得支持和爱,只是需要时间、需要稳定的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醒,绝不是说了一下就可以改善了。


问(现场):孩子四岁,大概是因为家庭的原因,爸爸经常在孩子面前发脾气,现在孩子不开心,不会表达,有时候是怕,不敢吭声,双手握拳,也哭不出来,憋着,我特别担心,不知道怎么引导?这个问题可以改进吗?至少希望孩子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


答:有的时候,四岁的孩子不一定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可能会握拳,这个时候妈妈会替孩子描述,当孩子哭的时候,妈妈会说宝宝你饿了,一会儿就喂你。妈妈用声音去安抚孩子,慢慢地,孩子就会诠释自己的情绪和获得安全感,也会用一个词命名自己的情绪。比如,一个孩子肚子很痛,妈妈就说,我知道因为你的肚子岔气了,放个屁就好了。当妈妈这样安抚他,孩子就会觉得安全。这是第一点,父母为孩子的情绪命名,让孩子有安定感,告诉他经过一段时间或者一件事情就会好。第二点,我们在遇到情绪的时候,能不能表达?比如,我很愤怒,我可以说“我要出去转一转再和你说”。我们可以在家里弄一个情绪角。还可以把情绪画出来。孩子如果不会表达,有绘本讲如何处理情绪。如果孩子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即使是乱画,他能用色彩表达也是好的。妈妈还可以跟孩子说,当我生气时,你就说“蒲公英绿草地”,这样,妈妈自己被提醒时不会没有面子。如果妈妈都可以这么谦虚地控制情绪,那么,孩子也会努力去学。父母总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只要你去寻找,就一定会找到方法。当然,自身的情绪管理也是父母的责任。


问(网络):我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大班,写字慢,吃饭慢,基本没哪件事情能专心完成,都要家长陪着、督促着才做得完。我感觉很抓狂。


答:首先澄清一个问题:孩子的慢是与同龄人相比真的慢,还是家长太快了显得他(她)慢?两个人一起,如果一个人太快了,另一个人有时候会故意变慢,越催越慢。


幼儿园大班一般是5岁,正是发展主动性的时候,如果前期发展很顺利,这个时期的孩子就会很想做一些什么,主动地想要把想象的内容在现实中进行建构,并且想要自己掌控事情的进展。但是这位家长描述的孩子的特点,似乎他(她)对写字、吃饭都没有主动性,需要家长督促。


我们需要反思,才能够获得理解:请家长想想,是不是替代控制的太多了?有哪件事情,他(她)是能够自己做主的。他(她)会自己穿衣服系扣子吗?他(她)想要搞一些“捣乱”的时候是被禁止的吗?他(她)的创造,哪怕是很幼稚,是被鼓励的吗?他(她)被允许用手抓着饭吃饭,哪怕洒到身上家长也会赞赏,还是一直是家长喂饭呢?


如果是写字慢,也请检查,是不是小手腕的发展力度不够呢?他(她)有拔插过需要用一些力气的积木吗?画画的时候用蜡笔吗?爬行的经历如何?如果他(她)吃饭慢,需要反思是不是母乳喂养,评估口腔肌肉的发展水平,他(她)会漱口吗?能够把漱口水吐得很远吗?


幼儿的发展是基于生理的发展水平的,也许这些反思能够帮助父母寻找到原因,然后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最适合的方法,是需要用心去观察后寻找到的。如果家长反思了这些,还是不能够找到原因,或者无法寻找到有效的策略,那就约一个咨询师进一步探讨家长自己的行为习惯及教养方式。


问(网络):我的孩子一年级,接受知识慢,上课学的知识非常容易遗忘。比如,刚刚学过、读过的内容,你马上问他,他表现得一点都记不住。孩子注意力也不能集中,不会思考问题,成绩差。


答:您说孩子接受知识慢,是指接受哪一类的知识,他(她)从小到大都在学习,是说话慢?还是走路晚?是操作能力、思维推理能力、语言能力、记忆力还是表达能力?可以去观察一下,到底是哪一部分。


需要更细节一些陈述,刚刚学过的、读过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内容?简单地说记忆过程需要经过“输入-存储-提取”等环节,请仔细研究孩子是卡在了哪里。


有的孩子就是初学时困难,经过反复练习,就记住了,您可以看看他(她)有没有记住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东西,是如何记住的。有的孩子是看的时候容易记住,有的孩子是听的更容易记住,有的是操作与书写后可以记住。也许,您可以发现自己的孩子的记忆特点。


如果孩子不会思考问题,也要看具体的看,是哪些问题不会思考。他(她)会思考如何绑鞋带吗?会知道事物的前后次序吗?还是不会表达出来?


您看,其实,不是我告诉您如何做,是家长要对自己提问题,这个过程中才能够获得答案。


问(网络):初一男孩,经常做作业到凌晨两三点。遇到他不会做的题,他会翻书,如果你不让他停下来,他就一直翻。


问(网络): 初一女孩,做作业慢。放学回来总爱戴耳机听歌,冲好凉听着歌就睡觉了。常常凌晨4点起来做作业,怎么说也不听,还嫌家长烦。


答:初一大约12或13岁,正是青春前期,有自己身体成长的任务,又有学业的压力,有时候还会有父母与朋友的关系的处理,确实很烦呀!过更年期的父母会理解的,内在的激素分泌,有时候真的无法依靠意志力来控制。


这两个孩子,或者说这些孩子们,也真的是很辛苦,一个是写作业到凌晨两三点,另一个是四点起来写作业,而且如果天天如此的话,简直是一个慢性的创伤性事件呢,就像慢性病人一样,会慢慢的觉得无助的。


男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去翻书是在找例题?还是在盲目地翻书以此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就像有时候,人心烦的时候会不断的抽烟,虽然抽烟对事情的解决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但还是会缓解焦虑。父母不让他翻书,是要做什么呢?是要帮助他解题,还是会提供一个更好的缓解心烦的方法?如果您了解他“一直翻”的意义,估计会理解或心疼孩子多一些。经常做作业到凌晨两三点,真在压力大呀,初一就如此,后面会更辛苦。


女孩子做作业慢,也要去看是哪一科慢,还是所有的科目都慢。也许她本来就是慢性子,需要一点点的搞定了,着急不得。也许是以前不慢,现在遇到了学业上的困难,不得不延长学习时间,也许……。不过,如果4:00写到6:30,两个半小时搞定作业,也不算太慢吧。真是心疼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处理自己的学习任务。如果她这种方式是适合她的,家长也不要太过强调必须按照“正常的作息”,也许她觉得家长说的作息实在不适合她。如果这种方式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估计她处在了危机中,自己也很着急了。


青春期父母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以适应孩子的心智的成长。如果无法沟通,可以约一个咨询师,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深入的、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关系,也许可以帮助孩子。


文字转录|吴彩霞、宋欣、朱琦

校  对|朱琦


鸣谢

讲座结束之后,我们收到许多家长的提问。但是,绝大多数问题都涉及到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怎么办呢?


欢迎桂城居民预约桂城心灵花园的公益心理咨询,或许,一对一的工作能够更好地支持您和您的家人。


预约方式:159 7662 3596


桂城心灵花园项目推介


属于桂城街道“关爱基金”项目,由广东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提供服务,在青苹果之家驻点办公。桂城心灵花园旨在向桂城居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服务,健全社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系统。

 

主要服务内容

1.  面对面心理咨询与转介

普通人群可享受2次公益服务

特殊人群可申请多次公益服务

接受来自政府部门、学校、NGO等的心理咨询转介

欢迎拨打电话,预约咨询(可接待儿童青年、人咨询。工作方法包括谈话咨询、盘游戏、绘画治疗、梦的工作等)


2.  扩大心理专业义工队伍建设,开展多样化服务

吸纳心理专业人士(大学生、在职人士等)加入义工队伍

开展心理咨询/沙盘游戏/表达性艺术治疗培训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特殊人群团体活动

开展社区心理健康/心理问题主题宣讲

 

3.  建立心理咨询专业交流平台

面向社工、学校心理老师等组织专业培训

组织社工、学校心理老师将所学用于实践,深入交流服务经验

 

广东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简介

广东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是广东省社科联主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下设培训部、咨询部、联络部、“洗心岛”出版部,以及全国心灵花园孤残儿童公益项目组。

研究院致力于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一种有效的心理分析理论(包括方法与技术);这种心理分析可以发挥心理教育、心理治疗的作用,还致力于探索与呈现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它还是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国际沙盘游戏学会(ISST)在中国大陆的唯一正式发展组织,重视搭建东方文化与西方心理学的国际交流平台,实现学术、公益和社会发展的互助共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