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运气,古人指的究竟是什么?

 老沔城人 2018-01-06












【传统文化】


运气,古人指的究竟是什么?

作者:熊春锦


    运气学说,来源于古人天地人三才合一修身,在慧识悊学文化中对人文、天文、地理对应关系的长期观察,治人事天,顺四时之度,民不有疾。

    “运”是运转,天上星体的运转对于地球有能量的幅射和对流的交互作用。太阳系的各个星球之间,同样都存在着能量的辐射和对流的交互作用。“运”的年规律,用天干表示,天干即是天的主干带动作用。每年的五运要根据地球在太阳不同的位置而变化,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一个参数。水、木、火、土、金是运的这几种能量,这种能量的传输、运动、输布、传播过程,五运的这个规律,既是金木水火土五种能量,也是仁义礼智信五种能量。

    “气”是地球本身吸收和辐射能源的作用,反映六种气候的推移。气这个能量的年规律,用地支表示地球物理本身的支撑作用。六气有每年的在天之气,以及相对在天之气阴阳正好相反在地之气,也就是说有天德和地气这两个大的范畴。

    大寒至小暑,司天主之;大暑至小寒,在泉主之。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土运之岁,上见太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水运之岁,上见太阳;木运之岁,上见厥阴(岁运与司天合,故曰天符)。水火木金之各据其偏者,为八方之疠气。合疠与沴(lì),酿而为毒,人感之而病者,为瘟疫。杂见于四时,在春,谓之春瘟;在夏,为之热病;秋,谓之晚发(痢亦乐晚发);在冬,谓之寒疫。

    ——《三指禅·卷三》

    【译文

    “大寒到小暑时节,是司天之气主时;大暑到小寒时节,是在泉之气主时。火为主运之年,少阳司天;土气主运之年,太阴司天;金气主运之年,阳明司天;水气主运之年,太阳司天;木气主运之年,厥阴司天(因为中运的五行和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符合,所以叫天符)。水、火、木、金之气各有其偏盛的原因,和八方的疠气有关。疠气与四时不和之气相合,就会酝酿形成毒气,人感受这种毒气而产生的疾病,就是瘟疫。在四季的出现比较复杂,在春季,叫作春瘟;在夏季,称为热病;在秋季,叫作晚发(痢疾也叫晚发);在冬季,叫作寒疫。”

    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

    二之气,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

    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萎、注下赤白。

    五之气,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

    终之气,土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

    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适气同异,多少制之。同寒湿者燥热化,异寒湿者燥湿化,故同者多之,异者少炎,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湿远湿,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

    译文

    “初之气,主气为大美厥阴风木客气为少阳相火,上年在泉之气迁移退位,温气大行,草木繁荣较早,人们易患疫疠病,温热病发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肤疮疡等病。

    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阳明燥金故凉气反布大行,阳气不得抒发,人们感到凄惨,草木因遇到寒凉之气,也不易生长,火气受到抑制,人们易患 气郁不舒、腹中胀满等策,寒气开始发生。

    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阳寒水,司天之气布其政令,寒气大行,雨乃降下。人们易患寒病于外,热反病于内,痈疽,下利如注,心热烦闷等病,热郁于内,易伤心神若不急治,病多死亡。

    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厥阴风木,风温二气,交争于气交,湿得风气乃化为雨,万物乃得盛长,化育,成熟,人们易患大热少气、肌肉痿弱、两足痿软、下利赤白等策。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少阴君火,阳气重新施化草木之类以得盛长,化育而成熟,人们感到舒畅无病。

    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太阴湿土,在泉之气,得其正令,湿气大行,阴寒之气凝集太空,尘埃昏暗,笼罩郊野,人们感到凄惨,若寒风骤至,则土气不胜,脾不得长养,虽有妊娠,亦多主死而不能生。

    所以凡此太阳寒水司天之年,则火气郁而不行,宜食苦味以泻火,以燥治湿,以温治寒,必须折减其致郁之胜气,资助不胜之气的生化之源,抑制中运与司天的太过之气,扶持被抑制的不胜之气,不要使运气猝暴太过而发生疾病,应当食用得岁气的谷类以保全真气。

    避免虚邪贼风以安定正气根据中运与司天在泉阴阳五行之气的同异,裁定药食性味的多少而制之,运与气寒湿相同者,用燥热之品以化之,运与气寒湿不同者,用燥湿之品以化之,所以运与气相同者,其气胜,可多用制其气之品。

    运与气不同者,其气微,可少用制其气之品凡用寒性药品时,应避开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用热性药品时,应避开热气主令之时;用凉性药品时,应避开凉气主令之时;用温性药品时,应避开温气主令之时;用饮食调养时,也应遵照这个原则,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

    若气候有反常变化时,就不必拘守这一原则,若不遵守这些规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就是说要根据四时气候变化的具体情况,决定治疗原则。”

    太阳之至,大而长。(小雪至小寒,为太阳寒水主气之六也,如子午年客之六气,即巳亥年客之初气阳明燥金;丑未年客之六气,即子午年客之初气太阳寒水之类,以此而推之也。按:以上六气之脉,各有其时。时至则气至,气至则脉至,所谓天和也。《经》曰:毋伐天和。若至而甚,则失中和之气则病,如但弦无胃之类;时至脉不应,来气不足:也,亦病;时未至而脉先至,来气太过也,亦病,如此之类,安可不知也?

    ——《四诊抉微卷之八》

    译文

    太阳之气主时,脉来洪大而长。(小雪到小寒节气,是太阳寒水主运的六之气,好像子午年客运的六气,就是巳亥年客运的初之气,阳明燥金  当令;丑未年客运的六气,就是子午年客运的初气,太阳寒水当令一样,以此类推。

    按语:上述六气的脉象,各有其对应的时节。如果时到气到,气到脉象应,就是所说的天和(即天气和人气相应的规律)。《经》中说:不要干预违逆天气和人气相应的规律。如果时气到了太剧烈,就会失去中和之气,就会生病,好像脉见纯弦而无柔和之象的真臟脉一样。如果时令到了而脉象没有相应,来气不足也会生病。如果时令没有到而脉象先出现,像这样的情形,怎么可以不了解清楚呢?

    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已交,劳农夫,享腊,以送故焉。

    ——《续汉书》

    译文

    “冬季第三个月,星辰绕天运行了一周又回到时原来的地方,一年的时间也结束了,阴气和阳气已经交汇,慰劳农夫分享腊祭,以此送旧迎新。”


     (本文选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作者熊春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