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朱熹都曾在此讲学,《资治通鉴》10余卷在这里完成

 Purefact 2018-01-06

嵩山风光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它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流水潺潺的双溪河,两侧峰峦环拱,院内古柏参天,环境古幽,清雅静谧。书院因地处中岳嵩山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高等学府,宋代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嵩阳书院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北宋年间,朝廷赐给嵩阳书院学田10顷。从此,嵩阳书院步入兴盛时期。宋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程颢、程颐、司马光等人先后到嵩阳书院讲学,程颢亲自为嵩阳书院制定学制、教养、考察等条规,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读书士子、授业生徒,云集者达数百人之多。从嵩阳书院走出的张载、范纯仁、杨时、邵伯温、崔鶠、吕大临等人颇有政绩。


  元明时期,书院几经盛衰,明末毁于战乱。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知县叶封于故址东南处重建书院。康熙十六年(1677年),登封名儒耿介致力兴学、扩建学舍,据记载,书院“有祠、有堂、有居、有斋、有房舍、有义田、有庖湢之所,有丽牲之碑,缭以周垣、翼以廊庑,而规制始大备”。

俯瞰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为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中轴线两侧配房相连,保存清代建筑26座108间。书院青砖灰瓦,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嵩阳书院大门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廛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大门两侧的对联描绘了中岳嵩山及嵩阳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四周形胜。

先圣殿


  先圣殿大门两侧悬挂对联“至圣无域浑天下,盛极有范垂人间”,系1989年河南著名书法家王澄题写,意指至圣孔子的思想影响了天下人,其道德品行做到了极致,是人们学习效仿的榜样。


  先圣殿里立有孔子站像,左右两侧为颜子、子思、曾子、孟子,殿内还陈列悬挂孔子弟子72贤人传略和12先哲画像,是当年学生拜谒儒家始祖孔子的地方。

讲堂


  讲堂为一座面阔三间、硬山卷棚式建筑,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当年给学生授课的地方。宋代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均在此讲学,盛极一时,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10余卷在此完成。

讲堂内景

仪门


  仪门为牌坊式建筑,上书“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于《诗经·小雅·车辖》,比喻崇高的品行。仪门旨在提醒学子注意言行举止、不要失礼。

泮池


  相传孔子家居泮水之滨,少年时常在泮水边读书。后人为纪念孔子,就在学宫或书院里修建泮池,以表不忘先师之意。凡嵩阳书院科举金榜题名的学子,都会来这里举行绕池三周的仪式,表示不忘先师教导,永效先师博学品德,安邦治国益于天下。

道统祠


  古代儒家倡导有道统就有治统,因为“治统得道统而盛,道统赖治统而光”,祠堂内祭祀有道统三圣人帝尧、大禹和周公。


藏书楼


  藏书楼为嵩阳书院现存最后一进建筑,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卷棚硬山顶阁楼式建筑,是书院珍藏书籍之所。

书院碑林


  清代末年,科举制度废除,学堂兴起。1904年前后,书院均改为学堂。至此,历经千余年的嵩阳书院完成了它的教育使命。但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耀眼夺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嵩阳书院将永载史册。


  1982年,当代诗人闻山来此游览访古后,曾作诗《嵩阳书院》,高度评价了嵩阳书院的过去和现在:


嵩阳书院名天下,


司马范程亦大家。


周柏唐碑稀世宝,


颓垣依旧有光华。


  (河南省纪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