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单位共有员工100人,一年绩效工资发放平均额度为10万,那么该单位一年发放工资,总共拨款1000万。问:如果你是这个单位的员工,你能拿到多少? 对于这道扯淡的数学题,笔者瞎琢磨了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平均工资。平均数对于集体来说是有意义的,对个人来说往往只有被平均的叹息。一个100人的单位,平均每人10万,那么问题来了,肯定有人高于10万,而有人低于10万,至于高于10万是高到多少,想知道的人基本上都不知道。有一个人拿到了100万,那么另外99人平均每人大约9.1万,拿到9.1万的人会因为知道有人拿到100万而心理不平衡,但很快会因为看到其他很多人也只拿到9.1万而感到心理平衡。有人拿得比较少,但因为拿得少的多是新人,新人要么没有声音,要么声音低得跟蚊子叫似的,当然,新人觉得自己会有熬出头的一天,所以有人拿得很少也就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不管怎样,对于平均工资,达到平均水平的人总是非常少。 关于年终奖。单位大多会制定绩效发放办法,然后以月为单位发放。从一月份发到十二月,最后账上还剩多少钱,每人一平均成了年终奖(也可能不平均)。比如按月工资发到最后,账上还有100万,那么年终奖100人平均每人1万。如果有一天全体员工加班,每人加班费500,那么年终奖变成了9500,是不是感觉哪里不对——那说明你的感觉是对的。对于这样的工资发放办法来说,集体加班=无报酬加班。 关于加班费。一天的加班费应该发多少?估计每个单位的标准都不一样。不过,查了一下,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说实在的,劳动法的规定还是挺让人感动的。如果一个人周末加班一天算60元,那么按劳动法200%算,可以推出这位同志一个标准工作日的工资是30元,这样一算,这位可怜的同志一个月工资900元都不到,估计没达到最低工资标准,问题是,“慈悲”一日捐按规定他要捐出一天的工资“200元”,大家是不是感觉这位同志应该捐30元,而我怎么感觉他是慈善机构应该考虑救济的对象呢?显然,很多人不是不清楚自己的日工资,而是忽左忽右被搞糊涂了。 关于公平。平均不等于公平,对于这道数学题,每个人都拿到10万,并不意味着公平。绝对平均,对于付出多,业绩好的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一般来说,拿得多的觉得分配是公平的,拿得少的觉得分配是不公平的。归根结底是分配规则的问题,而制定分配规则的人往往就是拿得多的人,所以都想成为制定规则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公平的标准,而谁的标准是对的呢?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但人们不会停下追求公平的脚步。 关于蛋糕会馊掉。现在蛋糕就1000那么大,没有及时吃掉,过一段时间会馊掉,比方说保质期是一年,结果一年之内,人们虽然肚子很饿,可惜还有80的蛋糕被锁在厨里,该死的钥匙一时又找不到,最后馊了,人们愤怒了,可惜蛋糕还是馊了。人们没有做蛋糕的本事,只有分蛋糕的力气,所以人们虽然为如何分蛋糕争得不可开交,却也不敢放肆,因为他们担心哪一天连蛋糕都没得分。 一位无聊的高中数学教师闲暇时胡思乱想的一道数学题而已,不要太当真,谁当真谁就输了!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