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城文化”发生发展及传承演变探略(三)

 君子养源 2018-01-07

传承发展(上)


宣城地域文化从早期的发生发展到基本内核的初步定型,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它已浸化到这一方水土里,融入到这一方族群的血液中,并随着生命的长河继续绵延下去。它九曲十八湾,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婉转悠然,时而山重水复,时而突破险阻,在传承——发展中展现一路迷人的风景。

宣城文化在先秦之后的发展,按时间和朝代为序,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秦朝到隋末,宣城地域文化在主流文化的润泽下开始了新发展。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以宣城之地(今宣州区)置县,宣城正式成为大一统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同时大一统的中原主流文化全面渗入,位于沿江江南的宣城,从此在历朝历代都归属于主流文化圈。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置丹阳郡,辖17个县,范围包括整个皖南及江苏、浙江的部分临近地区,郡治在今宣州区,此后宣城一直是郡、州、府级行政建制。在一定地域,行政上的强势必然造就本地域经济、文化上的强势,宣城文化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东汉初,宣城开始了较快发展,《后汉书》记载,当时宣城“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垦田增多,三岁间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十四年,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这个阶段的“黄金时期”在六朝,孙吴政权统治江东近百年,政权相对安定,宣城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境内“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物质上不仅能满足本地域民众和移民的生活需要,还有能力赈济落后、受灾地区,为后来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宣城地域正式更名为宣城郡(今黄山市析出,后发展为“徽文化”区,徽文化属地绩溪县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划入宣城市;今宣城市所辖7个县、市、区中,宣州、宁国、郎溪、广德、泾县、旌德6地属传统的宣城文化区,宣州区是宣城文化的核心地域)。东晋时“衣冠南渡”,大批精英人才、北地民众和先进文化一起涌入;又经过宋、齐、梁、陈的经营(陈时改宣城郡为宣州,沿江数县析出),宣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变得异常繁荣,彰显出这片土地的巨大活力和可塑性。而随着南朝的文化巨子范晔、江淹、谢朓等相继来这里主政,宣城的“精英文化”便由此发端,人文文化逐渐成了宣城文化的“主旋律”。六朝之后,地广人众、富庶繁荣的宣城,理所当然地位列江南的大郡上州。

第二阶段是唐朝(含五代),这是宣城文化的鼎盛阶段,也是“精英文化”闪现耀眼光彩的时期。宣城在六朝时期的繁荣,到唐代更推进到空前的高度。唐前期江南的中心城市实际有三个:即越、润、宣三州。神龙三年(707年),朝廷设观察处置使察举州县,宣歙观察使领宣、歙、池三州,例兼宣州刺史,治所设在今宣州区;开元八年(720年)置十道按察使,江南越、润、宣三州是三道观察使的治所,江南西道按察使设宣州。宣城作为江南“重镇”,是因为地理、军事、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全唐文》里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宣城奥区,国家巨屏”;“东南国用所资,宣为其屏”;“宣城重镇,陪京之南,制天险之津梁,据三楚之襟带,境环千里,邑聚万民,我朝以来,戎寄尤切”;“劝农殖谷,百谷年丰,通商鬻货,万货云丛,阐道都会,敦儒泮宫”。《新唐书·地理志》又说宣城人口在江东、西各州中为第一。“安史之乱”后,江南成为朝廷的经济命脉,韩愈曾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元稹说:“宣城重地,较缗之数,岁不下百余万”;《旧唐书·宪宗本纪》也说宣歙地区是朝廷赋税的主要取给地。同时大批士大夫如“过江之鲫”投往江南,知识分子密度急剧增加,带动民众整体文化素质大幅度提升,江南的文化地位也越发突出起来。《旧唐书》记:“两京蹂于胡骑,士君子多以家渡江东”;宪宗宰相权德舆说:“今江南多士所凑,埒于上国。”宣城吸引了大批士子及北方移民,和吴、越同是江南文风最兴盛的地区。孟郊称:“宣州多君子”、“宣城文雅地”。这当中以苏州接纳的“文化人”最多,次为杭州,于是苏杭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中唐时苏、杭、越、润、宣为江南五大中心区。五代十国后,江南的中心逐渐转向南京、苏州、杭州,越、润、宣的地位才有所下降。

如果选用一个词来作为唐代文化的代表,那么这个词语应该就是“诗歌”。如果选用一个词来作为唐代宣城文化的代表,那么这个词语毫无疑问地也是“诗歌”。的确,唐诗中有很多经典诗人及经典作品都和宣城有关,让后人能清晰把握唐代宣城的文化脉搏。宣城也是从唐朝开始出现有影响的本籍诗人,代表人物是刘长卿和刘太冲、刘太真兄弟;刘长卿号称“五言长城”,刘太真曾执掌礼部科考。据汤华泉教授考证,唐、五代与宣城(主要是今宣州区,下同)有关的诗人有152人,诗人总数约3400人,占1/22;与宣城有关的诗歌293首,占全部诗歌的1/200(诗人、诗歌均以流传下来的为准)。另外,唐诗题材极广,涉及具体地方人事风物的作品并不多,宣城诗歌占地方人事风物类诗歌的比例则更高。经考证出的应该可信,当然难免也会有所遗漏。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尤其是几乎囊括了唐代绝大部分的著名诗人,其中大诗人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等与宣城渊源极深:李白自天宝十二年(753年)后主要活动的区域就在宣城,韩愈在宣城成长,柳宗元幼时其伯、父在宣城任职,白居易以宣城“乡贡”的身份考取进士,杜牧两度作幕宣城。唐代宣城文风之盛由此可见。这些诗人除本籍之外,多为任职、游历、寓居宣城,从而宣城“精英文化”又衍生出“游宦文化”。而诗人们的作品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记录了宣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人物活动等情况;描写了宣城的山水物产、名胜古迹,又为旅游文化增添了厚重的分量。

第三阶段由宋至清中叶,这个阶段的宣城文化多元展示,高潮迭起。如果说,唐代的宣城主要还是外来文化融入本土文化,并主导本土文化的发展;那么在宋朝以后,宣城地域文化就开始以独立的姿态跻身于中国文化史,丰富了中国文化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两宋是宣城文化传承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代。它延续着六朝至唐代的繁荣,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孕育了本地人文的“精英文化”代表,辐射面波及全国,其标志性的人物就是“宋诗开山之祖”梅尧臣。梅尧臣自幼习诗,早年受“西昆体”的影响,但他又吸取唐诗的精华,在诗歌创作各方面进行新的尝试;还针对宋初以来的诗歌弊端,与欧阳修等诗友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诗文革新运动,从而开辟了宋诗新的道路。他出身平民,情系民生;支持新党,无畏权贵;忧心国事,研注兵法;堪称爱国爱民的宣城文人典范。当代学者归纳宋代文化“具有兼容精神、创新思想、经世理念、理性态度、民族意识、平等观念等时代特点”,这些特点在梅尧臣身上都能一一得到体现。南宋初年宣城走出一位诗词大家和学者周紫芝,以“婉约清丽”和“沉郁气概”共存的艺术风格,在宋代词坛“自为一格”,影响深远。乾道二年(1166年),宣城郡升为宁国府,以今宣州区为中心的辖县基本得到固定。宋末宣城又出了“父子三进士、兄弟二宰相”,吴柔胜、吴渊、吴潜父子不仅政绩显著,文学成就也很高,吴渊、吴潜兄弟俱为宋末词坛翘楚;他们对宣城社会良好的为学入仕风气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学者官员李兼汇编了宣城第一部大型史料文献《宣城总集》,带动了元朝汪泽民、张师愚合编《宛陵群英集》和明至清初梅鼎祚等编撰《宛雅(三编)》;各类文献方志的整理编著,体现了宣城士子“文章之贵于金玉珠玑”的人文情怀。宣城的宣纸宣笔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瓷文化、积极实用的“世俗文化”等都在宋代趋向成熟,“世家文化”也是起源于宋代。同时宣城继续承接着外来文化,诗词名家晏殊、苏辙、黄庭坚、杨万里、张孝祥,科学家沈括,名臣范仲淹、文天祥,名将岳飞等都在宣城留下了文化印迹;特别是靖康(1126年)之后,整个大中华文化重心移往江南,为宣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早先学术界对元文化流行的看法是“衰敝”,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元文化的重要性和特色已越来越为人所认知。但元代入主中原时间较短、人文相对凋落却也是事实。在这样的大文化环境中,宣城文化仍在低回中绵延发展,酝酿着下一个高峰。元代宣城隆重推出了一个文化世家:贡氏家族。元初贡士濬讲学南湖书院,收纳四方学子,开创“书院文化”的先河。贡士濬之子贡奎也曾讲学,为官后向元廷倡议“先王制礼”,力挺汉文化;贡奎还是元代诗坛“巨擘”,诗作“尽洗宋金余习,诗学为之一变”。贡奎之侄贡师道参修宋、辽、金三史,他不畏权臣学霸,力争正统在宋,维护汉人“史学文化”的优良传统。贡奎之子贡师泰既“以文学知名”,又是“南人”在元廷担任省台要职的第一人;被誉为是“名高一代,文照千古”的元代名臣。贡氏家族营建的江南著名园林贡氏庄园,是古代宣城建筑文化的巅峰之作。

(部分图片借用自好友或网络,仅用于公益文化活动,特此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