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掉思维里的墙,遇见更好的自己

 唐勤建 2018-01-07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拆掉思维里的墙》


你是否常常会在高压的生活中缺少安全感?你是否困惑于结婚是否一定要买房子?你是否会经常觉得很累,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你是否也在成功学的感染下认为坚持一定会成功,努力一定有结果?

 

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一个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就是你所需要的,它是摆脱这些困惑时值得反复翻阅的一部人生宝典。


《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是职业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曾任新东方GRE词汇首席讲师。他是CCTV《科技博览》、北京台、凤凰台、《中国教育报》、《新前程》、新浪教育、中华英才网等媒体职业规划专栏作家。


他还是国内不超过10个同时拥有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高级职业指导师、注册心理咨询师与企业教练4个认证的生涯发展专家,被业内认为是“中国职业规划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他创办的新精英生涯,现已成为中国最专业、培养认证生涯规划师最多的生涯教育机构。


《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是一本将心理学和职业规划为融为一体的书,帮助超过三十万读者拆掉了思维里的墙,一百万人的生活变得豁然开朗,是中国至今最令人惊喜的生涯指导书。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觉得某些人的人生十分的顺利,而同比自己好像倒霉了很多,人生也平淡了很多,是别人比我们能力强,遇到的机会多吗?


可能并不是,造成这一切落差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那些隐藏在我们思维的一堵堵墙。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去认识和发现自己思维里的那些墙,然后学会慢慢的打破和摆脱它,去拥抱更美好的生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思维里都隐藏着哪些形式的墙?以及如何有效地拆掉这些墙?


认为安全感是从他处要来的思维之墙


为了给婚姻和自己一个安全感,我们会花很多钱去买一间房。


但是我们从来没想过,为了这份小小的安全感,我们失去的是自己未来10年的转换工作方向与创业的机会,以及自己有一天可能年薪翻倍的机会。


为了让自己的经济有所保障,我们会在一个并不会有发展并且没有乐趣的工作上消磨度日。


更好发展的机会不是没有,只是我们觉得自己很弱小,禁不起任何的失败,认为原地不动,至少自己生活保障是安全的。


我们以为牢牢地锁住爱人,完全地控制住对方才会对这段感情或者婚姻有十足的安全感。


如果有一天失去这个人,那么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再也过不好自己的人生了。


但是有了房子,工作和婚姻又会害怕失去,越怕失去就会越不自信,越不自信就会去想抓住更多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是安全的。


最后,我们无法掌控的事物会越来越多,仿佛陷进了一个死循环,一步步的让自己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安全感在我们内心不自信的情况下投射在对外事物上的一种需求。


不断地在外界寻求安全感就是我们思维里的安全感之墙。 


如何拆掉安全感的思维之墙:我们要让自己明白,安全感是给出来的,不是要回来的,我们要有足够内在安全感支撑,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外在的房子,职业其实都是给我们内在的空虚和不自信做填补,并不会有真正的安全之感。


如果感到没有安全感,那么就去尽可能多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最后会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收获对自己的肯定。



把自己没勇气做的事情,

归类到“我不感兴趣”的思维之墙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会有两种人,一种人对什么都充满兴趣,同时他们的人生也显得要比另外一类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人丰富,优秀得多。


这类不优秀的人会觉得上天很不公平,为什么给他那么多的兴趣爱好,用不完精力的同时还会给他那么多的优秀的条件,而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好?


但这一切真的是上天的不公平吗?


我们都知道不是,只不过是我们自己被自己那些“不感兴趣,没有精力”的思维限制了我们的好奇心和行动的动力。


我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我对这样的事情不感兴趣”这句话背后的真相其实是我不敢冒险,我怕成功后会面对更大的挑战,我也怕付出了很多后却以失败告终,所以我不敢付出努力。


久而久之,不敢兴趣这种思维就成了我们思维里的墙,我们的思维模式就成了“新事物,新挑战?算了,我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其实是不敢有兴趣,没兴趣的背后其实是没胆量,是我们的思维给自己的没有勇气找的借口,是一种逃避下的思维之墙。


如何拆掉“不感兴趣”的思维之墙:让我们自己明白兴趣投入是无目的和条件的,不是为了特定的结果才要投入,成功可以收获成果,失败也可以收获经验和智慧。


我们对生活有兴趣,生活才会给我们更多乐趣,只有勇敢拥抱生活,才会被生活拥抱。



我们看到的,

只是我们想看到的世界的思维之墙


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怀孕之后的女人走在街上就会发现和自己一样同是孕妇的女人变得比原来多,刚刚买了大众汽车的男人,开车在路上的时候就会惊奇的发现满大街都是大众汽车。


这是因为孕妇的人数变多了,或者是大众的购买者比原来多了吗?


当然不是,只是我们受自己的思维影响,刻意的关注了与自己比较密切相关的事物,顺着自己期待的点去注意和感受身边的世界。


这种决定我们在意什么和看见什么的心理模式就是隐藏在我们思维里的一堵墙。


这种模式又不断循环往复继续左右我们接触到新事物和环境时的感受,最终限制我们成为自己模式里认为的样子。


如何拆掉心智模式限制我们视野的思维之墙?


就是我们要让自己明白,优秀不单单是一种习惯,更是一套有效的心智模式。


所以我们要锻炼自己,让我们的心智模式从无知觉的心理状态中跳出来,能在面对事物时从不知不觉的混沌到后知后觉的觉察,再从后知后觉到当知当觉的觉醒,最后做到先知先觉的超越。


在事物发生之前,我们就有了掌握一切规律的先知先觉。


这样我们的思维就不会受环境和自己心智的局限所胁迫,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不可能,进而超越之前的自己。



坚持就一定会成功的思维之墙


我们常常会听见这样的话,成功不难,只要坚持做一个事情。只要这么做,每个人都能成功。


这是成功学上的最激励和鼓舞人心的句子,成功学的历史也有举不胜举的这样成功下来的例子。


比如肯德基上校在66岁开始推销他的炸鸡秘方,经历过1009次拒绝依然不放弃,最后终于成功的在一家餐馆那得到同意的答案,然后慢慢创立了肯德基连锁快餐业。


够振奋人心吧,但是肯德基上校的成功真的靠他这份坚持吗,作者古典做了很多的调查,发现其在关于肯德基上校的生平介绍里,并没有这个被拒绝1009次的故事。


而且肯德基上校39岁开始创业,而他66岁时是把炸鸡的实体店关闭转型做利润更好的连锁经营。


所以他的成功不是只靠坚持就可以,还需要之前很好的铺垫和适当的方向转换。


坚持有可能会成功,但不是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比如我们修车,一直用扳手就是坚持,但是要修好车还需用到螺丝刀,我们的目标是要把车修好,而不是固执的坚持只用扳手。


放到生活中,遇到一件事情很纠结,没有进展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是认为坚持就会成功,努力就会有结果,忽略了还可以放弃和转换方向。


如何拆掉坚持就会成功的思维之墙:我们要让自己明白,如果我们要成功,我们既需要勇于坚持,也需要敢于放弃。


坚持或放弃都是达到目标背后价值的手段,不努力很可怕,但是努力的方向错了更可怕。



关于人生方向上的思维的墙,

被一个水杯约束了真正追求的生活


古典老师在一个职业规划的交流会上问过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的手里拿着一个水杯,他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我们可能会说去装水,想的深入一些时我们可能会分析说用最好的方式利用水。


然而,其实我们最该做的事是我们内心想做的事,和手里的水杯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因为思维的固有模式,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杯子上,阻碍了我们去探索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比如,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他们的思维里隐藏的墙告诉他们,要找一个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否则自己苦苦坚持4年的学业就浪费了。


他们眼中的关注点学业就是他们手里的那只水杯,而工作适不适合他们,未来很多年内会有怎样的发展,这才是对于他们来说更有价值的事情。


如何拆掉拿在手里的水杯的思维之墙:我们要明白,我们握在手里的“专业”、“稳定的工作”、“爱了很久的人”等等这些水杯都是对过去生活的诠释,但是不能让它成为约束我们去探索新的人生的理由,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永远是我们想做的事,而不是迁就着手里的水杯需要做的事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我们的身上有这么多的思维之墙,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突破重围,发现更好的生活?


在这本书中作者反复的强调一个隐藏在我们思维里的问题,到底是谁在掌控着我们的命运?


通过对思维之墙的了解,我们知道掌握我们命运的一定不是外在,而是属于我们内在独有的思维。


在思维的分类下有两种人的思维模式,受害者模式和掌控者模式。


受害者思维模式的人认为自己的快乐与否,成功与否都掌握在他人手中,他们会推卸责任,发泄愤怒,渴望被同情,让别人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活的舒服的同时失去了掌控自己生活的权力。


所以受害者模式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痛苦时,便会下意识的认为是外界的原因,他们总是想通过换工作,改变环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掌控者思维模式的人把自己当作一切问题的根源,懂得自省,虽然有压力,偶尔会很丢面子,但是他们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找到自信,用动力和激情去面对问题。


对于掌控者的人来说,所有遇到的问题都是生命的一件礼物,而他也有权利选择是否拆开这份礼物。


这两种思维的模式无法在我们的脑海里兼容,每个人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


于是害怕承担责任,逃避压力的人选择了受害者模式,也就把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力拱手让给了外在的事物。


相反,勇敢、想挑战自己的人选择了掌控者模式,虽然会会面对痛苦,但是命运的航向会由他们自己说的算。


所以最后我们终于明白到底是什么掌控着命运,是那些我们看待问题时的思维模式。


而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生活在限定的思维模式之下呢?答案是我们自己的心智模式,是我们自己遇到问题时心智的选择。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才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想要打破思维的墙,遇见更好的生活,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弊端,让自己成为掌控者心智模式的人。



以上就是《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的精华,不知道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对认识自己的人生,对提升自己都有怎样的感受,那么不妨先让我说说自己的感悟吧。


《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中罗列了一个人从安全感,生活状态到婚姻职场和家庭生活的各种困惑,古典老师用他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和心理学知识,给我们上了一堂转变人生的思维大课。

 

当我们在生活中止步不前,痛苦无奈,没有存在感、安全感,无力面对生活等等问题时,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危险和挑战不是外界的压力和竞争,而是我们内心的模式,思维的模式。


这些模式决定我们看到些什么,感悟到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生活有很多困难,但是总是会被想战胜的人战胜。


生活有很多种可能,但是总是会被想发现的人发现。


生活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的生活比他人平淡多少,只是我们还没有突破自己的思维,去过不平淡的人生。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三十八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注:配图来自Cristóbal Schmal 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