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坪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黎坪国家森林公园。黎坪一年四季景色怡人,是汉中著名的旅游胜地。黎坪不仅景美,美食更是可口,来黎坪旅游,当地有名的“八大碗”更是不可错过。黎坪八大碗是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黎坪镇的特色美食。黎坪八大碗,注重营养与口味,更注重荤素的合理搭配。形成了咸鲜、酸辣、鲜香的口味特点,以脆嫩、清爽、酥烂、软糯适口、质感鲜明为特点。 最早的八大碗以猪肉为主,而且碗碗全是肉。通常一桌八大碗要用掉六斤多肉,每个碗放八片或八块肉。如:条子肉、方块肉、米粉肉、蒸腊肠、蒸血丸子、蒸土鸡、蒸酥肉、腊瓤肠、蒸腊肉排骨、排骨炖莲藕、蒸焖野味等,体现出的是宴请者家底之殷实,待人之厚道。讲究的是实惠、解馋。吃席时再配以大碗喝酒,那种豪爽、那种酣畅淋漓的场景,往往会给吃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没吃过的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八大碗虽然碗碗不离肉,但工艺做法有别,垫底的辅菜也不相同,用的都是当地的土特产,如红薯、土豆、干竹笋、干四季豆、香菇、木耳、豆腐、红白萝卜等。八大碗菜品具有香浓味厚、咸鲜酸辣的口味特点。 历久演绎、不断变化,今天黎坪的八大碗,形成了咸鲜、酸辣、鲜香的口味特点,以脆嫩、清爽、酥烂、软糯适口、质感鲜明为特点,在传承老八大碗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人们现在的饮食习惯,更注重营养与口味,更注重荤素的合理搭配。所以说,黎坪今天的八大碗是传统技法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食中的精品。 八大碗中的菜品丰富多样,按照荤素合理搭配的原则,现在开发的八大碗菜系组合,已有几十种之多。诸如五荤三素、四荤四素、三荤五素、五荤五素、八碗一品、十碗一品、十二碗一品等。无论组合怎样变化,八大碗席面上常见的如:条子肉、方块肉、米粉肉、蒸腊肠、蒸血丸子、蒸土鸡、蒸酥肉、腊瓤肠、蒸腊肉排骨、腊肉、橡子凉粉、血豆腐、菜豆腐、米豆腐等。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更,八大碗中荤素搭配已成为当今饮食的主流。因而,橡子凉粉、各类豆腐、粉皮子等深受人们的青睐。 1.米豆腐 米豆腐 米豆腐,润滑鲜嫩、酸辣可口。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然后加碱熬制,冷却形成块状“豆腐”即成。 2.米粉肉 粉蒸肉 粉蒸肉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江西、四川、陕南、安徽、湖北、浙江、福建等地)的汉族传统名菜之一。 3.蒸土鸡 蒸土鸡 鸡肉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4.条子肉 条子肉 条子肉是一道陕西汉族的传统名菜,以猪五花肉为材料,扣肉整齐隆起,食之软烂醇香。 5.菜豆腐 菜豆腐 菜豆腐是汉中四大小吃之一(分别是:面皮、菜豆腐、浆水面、粉皮)。 6.橡子凉粉 橡子凉粉 橡子凉粉是陕西汉中南郑县元坝一带的一道有名小吃。小橡子树,俗称胡叶书,叶子可以包粽子,果实可以做凉粉。 7.蒸腊肠 蒸腊肠 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成熟干制成的中国特色肉制品。 8.蒸酥肉 蒸酥肉 蒸酥肉在汉中非常有名!家家户户摆席待客,蒸酥肉是必备的一道大菜! 八大碗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一种在重要场合下的餐饮文化形式。八大碗并不一定只限八种,菜的做法特别是辅料的添加会根据具体情况、不同时节调整变更。但基本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每桌八人,围而坐之,上八大碗,每碗中的内容有八份,大家平均分享。至于黎坪八大碗的来历,传说是作为当年为了达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备战需要,据说当时汉王让一大部分军队屯兵黎坪修养生息。部队初到黎坪时,交通不便,军饷不足,韩信就鼓励士兵到山上捕杀野猪,既为民除害,又解决了军粮的不足。因炊具缺乏,韩信就把伙头军们召集在一起,让大家利用现存的坛坛罐罐比拼“厨艺”。多方的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高度融合,形成了以捕杀的野猪肉为主要食材,辅以从森里中采摘来的野味、当地土特产,以黎坪独有的饮食文化元素,以焖、炖、蒸、炸为主要烹饪形式的黎坪八大碗最早的雏形。 在汉中的其他地方,比如留坝、镇巴等地,也都一直流传着八大碗的饮食习惯,这是是婚丧嫁娶、宴请宾客的珍贵菜。对于汉中的大部分人而言,在物质资源很缺乏的时代,土巴碗做的蒸菜是儿时的记忆、儿时的味道,那种对食物的期待、对美味的渴求是现在被各种美味包围的人难以理解的。 如今农村土席菜品也不断地随外界的改变而变化,现在在农村坐席,依然可以见到八大碗的其中一些菜品,很少有全盘上阵的,可能现在的饮食观念有所变化,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像这种大荤大腻的食物少吃为好,但是这种美食是值得留念的。 |
|
来自: 春风过江南岸 > 《综腌腊肠卤辣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