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仁见智:心镜决定万物之像——五经四书里的儒商智慧之129

 茶墨幽香 2018-01-07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人因个体差异,对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如鲁迅所说不同的人看《红楼梦》:《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尘世如尘,如雾状之尘世的造型,取决于尘心的目光。无者,雾也。无等同于“炁”,即气。混沌的宇宙本源,事无为而治的逻辑起点。“无”不是现代语境下的“没有”,而是指宇宙或自然万界的本相,就像一团迷雾一样,是一维难以概括的,即便是万维也难以穷尽的。故,所谓求之不得,不求自得。当儒商若过分去追求,甚至迷恋某一手段的时候,往往事物恰恰就走向了反面。
  人心就像一面镜子,镜子的成像属性不同,成就不同的心外镜像。镜子有很多种,人心也有很多种。所以每一个人的人心里的镜子也是不尽相同的。给予的阳光不一样,折射出来的影像也是不一样的。儒商只要敢面对自己的心,自己的主动观察与客观存在不要有成本过高的冲突,就完全可能成就不一样的商域世界。
觉悟造型决定商业造型。儒商之心怎么想,企业法人之身,就会怎么智造。儒商的综合涵养,直接决定其觉悟造型水准的境界与层级。尤其在应对危机的时候,儒商的觉悟造型更能体现其危难之处显身手的大智慧。出现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危机冲昏了头脑而自暴自弃。对于儒商来说,危机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它有时反而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契机。企业只要能建构良性的觉悟造型,并在危机来临时快速作出反应,就一定能扭转危局,反败为胜。要记住: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是不好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这就是觉悟造型本身的力量。
杰出的意识造型,必须加上杰出的商业造型演绎出来才能奏效。或说好事干实更好,实事办好愈实。西方现代管理学上,有一个叫“吉德林法则”:其核心意思是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因为,杂乱无章的思维,不可能产生有条有理的行动。杂乱无章的思维,就是意识造型不清晰。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清楚问题出在哪里。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所以,遇到问题后首要的就是要分析问题,只有这样,在解决起问题来才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儒商智慧启示:
1.相信相信的力量。未来的样子,不是自己初始想象的样子,而是不断前行中与时俱进相信的样子。
2.儒商与企业法人组员一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在彼此互动学习过程中,觉悟造型提升和商业造型的定型,才会做得更美好,做得更实在。
3.良善是为商根本。儒商的仁者之心,能做良品;儒商的智者之行,能出善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