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

 老刘tdrhg 2018-01-08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1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纲要求]
 
2017年《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所列“理解”的5个考点和“分析综合”的3个考点,主要针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规定如下:
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卷分析]
  
[备考指导]
1.题型稳中有变。分析综合题、翻译题,自2009年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变化。2014年起全国新课标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试题有了微调,删去2013年前原有的信息筛选题,增设了断句题,而且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2014年及以前均设有一道考查文言实词的单选题,至2015年后替换为一道文化知识题,仍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2016年与2015年各题题型及其针对的考点保持一致。2017《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又出现了实词考查单设题。
2.“内”“外”兼顾,以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主。选文是课本外的,但答案却能在课本内找到。断句题、翻译题,甚至分析综合题,皆体现出这一特点。
3.始终坚持“浅易”原则。“浅易”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选文基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第二,文章用词均为常用词;第三,文章均采用常见句式;第四,文章可在脱离写作背景的情况下读懂;第五,文章是经典的文言文作品。
4.要特别注意2017年《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中新增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考点。新增的这一考点,使2015年、2016年考卷中的“古代文化知识”试题在《考试大纲》中得到了正式确认。
 
 
全国新课标卷对文言文的考查,其选材一直是“正史”中的古代人物传记。
古代人物传记一般涉及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性格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史传的行文思路有一定的模式,显示在结构方面的特点也相对稳定。图示如下:
  
 学案1 整体阅读指导 
 
第一步 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初读后,应大致上理清文本的层次。史传类文言文,其行文大多按时间顺序记叙传主的一生。一般结构模式见上文图示。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史传正文部分,一般记叙传主一生中重要的事迹。这些事迹主要是为了突出传主的功德,表现传主的某些品格。而命题者命制的分析综合题,恰恰就是针对传主的生平事迹、功德品格的。因此,我们可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对“事迹”及与事迹有关的内容做记号,加深印象。(怎样圈点勾画,全凭个人习惯。如用单斜线和双斜线在字句间切分事迹的层次,用问号标示疑难处,用叹号标示关键处。还可在词句下用小三角形、圆点、波浪线、直线勾画,标示人名、时间、事件中心词以及直接或间接评价人物的关键词等。)在勾画传主的事迹时,我们可以将分析综合题各选项看一看,相互比对,想一想:各选项是分别针对什么事迹设置的?从事迹中解读出的功德品格与自己的体会是否一致?这种方法叫作“借题读文”。
第三步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综观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史传类文言文阅读材料,所涉及的传主至少有两大共性:第一,具有正能量;第二,具有立体感。所谓立体感,就是人物的品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宏观着眼,就是要把握传主品性的多面性。微观品析,就是要分析某一事迹的细微之处,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行事方式等,可以表现传主的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的品性(可以研读分析综合题的分析部分,分析部分提到哪一方面,就重点比对原文对应的信息区)。不放过细微之处,是准确答题的关键,因为分析综合题主要是在细微之处设误。
第四步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全国新课标卷断句题,一般是抽取文言文阅读文本中的局部语句作为命题材料。有人误认为断句只需要理解局部语句即可,不需要着眼全篇,实则大谬。断句不能仅仅只依据首尾虚词、对话标志、句式点等外在标志,还要依据对断句处的上下文的意思乃至文段整体意思的理解。我们必须弄清楚这句话涉及的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关系及各自的立场观点等等,这样才有可能正确断句。
第五步 关注文化知识,力争集腋成裘
史传中,经常涉及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包括称谓字号、官职制度、科举教育、礼仪文化、纪时纪年、民风民俗等等。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积累,并学会迁移运用。我们不仅要弄懂课文中出现过、试题考查过的古代文化知识,而且还应该触类旁通,联想扩展到与之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 

[真题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文章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第一句话,介绍传主名、字及参加科举、踏入仕途的经历;第二层,叙述主要事迹;第三层,交代传主致仕去世及享年。(可用“∥”在文中标示层与层之间的分界)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文章叙述了韩文生平中的哪几件重大事情?从中可以看出韩文怎样的品性?
①担任湖广右参议,制止宦官侵吞公款,平息土酋与邻境的纷争——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关注民生,深受百姓拥戴。(对应第6题A项)
②担任南京兵部尚书,预发军饷,平抑粮价——关注民生,为政贤能。(对应第6题A项)
③担任户部尚书,国家财政困窘,力主启用承运库,核实库银,裁撤冗员——坚决果断,才能卓著。(对应第6题B项)
④担任户部尚书,阻止公主侵夺民产,遭权幸忌恨——不畏权贵,爱护百姓。
⑤皇上亲近宦官,沉迷声色犬马,不理朝政,韩文冒死谏诤——嫉恶如仇、胆识过人。(对应第6题C项)
⑥韩文遭刘瑾忌恨,多次被其捏造罪名,打击陷害——刚正不阿。(对应第6题D项)
第三步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从整体上看,韩文有哪些优秀品格? 
在韩文身上,具有一系列封建时代正直官员的优秀品质:他关注民生,爱护百姓,才能卓越;他嫉恶如仇,不畏权贵,正直敢言。
第四步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所断句子涉及哪些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涉及人物:青宫旧奄(“阉”)刘瑾、帝(皇上)、(韩)文、僚属。
起因:宦官刘瑾引诱皇上沉迷声色犬马的享乐之中,皇上不理朝政。
经过:韩文与僚属谈论商议,忍不住流泪哭泣。
结果(在画波浪线的语句之后):韩文和各位大臣一起上疏劝谏。
第五步 关注文化知识,力争集腋成裘
文中涉及哪些文化知识?
1.“工科”“兵部”“户部”等古代官职及其职责。
2.“成化”“弘治”“嘉靖”属于皇帝年号,“武宗”属于皇帝庙号。
3.“致仕”在古代表示官员退休。
4.“中贵”“奄(阉)”指宦官。

[真题体验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见2017·《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由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大多是多义词,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其义项才是唯一的,所以理解文言实词一定要回归原句,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加以理解。由“核所积金银”和“籍”可知,D项中的“著”应是“记录、登记”的意思。A项中的“振”是通假字,通“赈”,救济。  答案:D。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弄懂文段大意,并结合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词语加以断句。此文段前几句的主语是“刘瑾等八人”,最后两句的主语是韩文。“八虎”是刘瑾等八人的外号,应与前面的“刘瑾等八人”连在一起。“文每退朝对僚属”句子不完整,应在“语及”后断句。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人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中“他不顾非议”无中生有。  答案: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对文中句子的翻译应建立在理解文章大意和上下文意思的基础上,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特别注意重点字词。(1)译出大意3分,译出“民业”“乃”各1分。(2)译出大意3分,译出“偕”“疏入”各1分。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工科给事中一职,出京任湖广右参议。有权势的宦官督察太和山,侵吞公款。韩文竭力制止,并用余钱换来10 000石米,准备用来救济灾荒。九溪土司与邻境部落因争夺土地相互攻斗,韩文前往劝说,攻斗双方都表示服从。弘治十六年,任南京兵部尚书。这一年收成不好,米价暴涨。韩文请求提前发放3个月的军饷,户部认为有困难。韩文说:“救灾如救火,如有罪责,由我承担。”于是打开粮仓发放16万石粮食,米价恢复正常。第二年被任命为户部尚书。韩文为人凝重敦厚温和纯朴,平时谨慎小心。而到面临大事,则坚决果断不妥协。武宗即位,赏赐及修建皇家陵墓、大婚等各项费用,需要银钱180多万两,国库无力供给。韩文请求先启用承运库,皇帝下诏不允许。韩文说:“国库空虚,赏赐除京边军士之外,请分别给银钞,稍微用一些内库及内府的钱,并暂时借用赏赐给有功勋的皇亲国戚的田地所收的赋税,然后下令让承运库的官员核实库内储积的金银,记录在册。并全部取消各种不急需的开支。”按旧有规定,监局、仓库内官不能超过二三个人,后来逐渐增加,有的一个仓库就有十多个人,韩文极力请求裁减冗员。淳安公主受赐田地有300顷,又想强夺任丘民众的产业,因韩文尽力相争才停止。韩文主持国家经济两年,竭力遏制权贵幸臣,权贵幸臣非常恨他。在这时,太子宫原来的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每天引诱皇帝逐狗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摔跤,不理朝政。韩文每次退朝后对同僚谈及此事,便伤心落泪。郎中李梦阳进言说:“您如果在此时率领众大臣坚决抗争,除去‘八虎’也是很容易的。”韩文捋须挺胸,满怀决心正色说:“好!即使事情不能成功,我这个年纪死也无憾了,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当即与各位大臣一道拜伏宫阙上奏,奏章呈进,皇上惊哭不食,刘瑾等人大为惊恐。刘瑾特别恨韩文,天天派人探察韩文的过失。一个月后,有人把假银运到内库,于是刘瑾以此作为韩文的罪状。皇帝下诏降韩文一级官职并让他辞官退休。刘瑾并不解恨,又以遗失户籍档案为罪名,逮捕韩文入狱。几个月后韩文才被释放,刘瑾又罚他出1000石米输送到大同。不久再次罚米,韩文家业荡然无存。刘瑾被诛杀后,韩文恢复原职,后退休回家。嘉靖五年去世,时年86岁。 

[真题体验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考试说明》题型示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B、C三项中的加点词均为多义词,要判断其解释是否正确,须结合该词所在的句子的意思,有时还须结合上下文来判断。C项韦凑按律制裁了孟神爽,远近的人对他应该是信服。所以,此处的“伏”应解释为“佩服,信服”。  答案:C。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南面”指坐北朝南之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理政时皆南向坐,因此称居帝王之位或其他尊位为南面。  答案: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府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在河南尹任上,部属洛阳主簿王钧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须把每个选项与原文中的相应内容进行仔细比照、分析,看是否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错误之处。B项“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分析有误。原文是“凑执争……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可见大家以为韦凑实在大胆,并没有同他一起谏诤。  答案:B。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以及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的翻译,同时还要注意补出省略成分,保持句子的通顺,没有语病。(1)句关键词为:“厚禄”,丰厚的俸禄;“顾”,顾念,顾惜。译出大意3分;译出“厚禄”“顾”各1分。(2)句关键词为:“重”,动词,加重;“毋”,不要。译出大意3分;译出“重”“毋”各1分。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韦凑字彦宗,是京兆万年人。永淳初年,开始走上仕途,担任了婺州参军事。调任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认为他是有才能的人,上表朝廷(推荐他),升任扬州法曹。扬州人孟神爽为前仁寿县令,骄横跋扈,多次违犯法律,勾结皇亲国戚,官吏没有人敢制裁他,韦凑经过审问,用杖刑处死了他,远近的人都称赞佩服。入朝担任相王府属吏,当时姚崇兼任府长史,曾经说:“韦凑见识高远,文章细密严谨,我遗憾没有早点遇见他。”经历六次升迁,做了司农少卿。因冒犯了宗楚客,出京做了贝州刺史。睿宗继位,(韦凑)升职到太府为官,兼任通事舍人。景云初年,朝廷要修建金仙观,韦凑进谏,认为:“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兴建工程,虽然由公主出资,可是高价雇佣,那么农民就会舍弃耕作来赚钱,(这样)舍本逐末,恐怕天下会有遭受饥荒的人。”皇上不听从他。韦凑坚持谏诤,说“万物生长发育,草木昆虫受损太多,不是皇上的本意”。皇上命令外廷臣僚详细审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说:“您竟然敢这样吗?”韦凑说:“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朝廷为此减少了数以万计的费用。出京做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年,朝廷想在靖陵立碑,韦凑拿古代陵园不立碑,天下正有旱灾不可兴建工程为由进谏,朝廷停止了这个工程。调任将作大匠。皇上下令恢复孝敬皇帝的庙号为义宗,韦凑进谏说:“经传说:‘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按照礼的规定,皇帝中有功的才赐庙号‘祖’,有德的才赐庙号‘宗’,这样他的宗庙才百世不毁。历代称宗的,都是开始将天下划为疆域,品德恩泽值得尊敬,列于宗族中,这才可以说是不朽。孝敬皇帝不曾登上帝位,况且已另外建立寝庙,没有称为宗的道理。”朝廷于是就停止了这事。调任右卫大将军,玄宗对他说:“按原来的典章制度,诸卫大将军与尚书交替着做这个官职,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不久又调任河南尹,封为彭城郡公。正逢洛阳主簿王钧因为受贿被判处死刑,皇上下令说:“两台御史、河南尹放纵官吏侵吞牟利,《春秋》强调处分统帅,韦凑出京做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做通州司马。”过了很长时间,(韦凑)升为太原尹,兼任北都军器监,边防恢复,皇上下诏赐时兴的服装慰劳勉励他。后来韦凑生病,皇上派太医去为他治疗。死时65岁。 
 学案2 题型梳理及解题方法 
一、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赋分是10分,超过另外三道客观题分值的总和。历年全国新课标卷翻译题都是命制两道小题,各5分。
翻译文言句子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考试大纲》规定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层级,一共包括五个方面:(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文言句子不仅直接对应第(5)个方面,而且包含了对前四个方面的考查,因而把前4个方面全部归于文言文翻译这一考点下作讲练。
根据历年高考真题,以及高考阅卷评分的实际操作,该题得分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句中的关键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特殊用法(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等,命题者一般在一道小题中设置2个左右这样的得分点,每个1分;二是整个句子的大意,往往在3分左右。根据文言翻译命题选材和阅卷评分时指定的得分点来分析,翻译题的选材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特别青睐包含重点实词的句子;(2)特别青睐包含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3)特别青睐包含古汉语特殊句式的句子;(4)特别青睐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的句子。
(一)四大采分点突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解实词的含义
[试题特点]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自2015年起,全国新课标卷没有单独设题考查此考点,但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从阅读到理解到答题,自始至终都涉及对常见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特别是文言文翻译,更是与理解实词含义密切相关。例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翻译题第1小题“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只有理解句中“锡”是通假字,通“赐”,“虔”意为“恭敬”,才可能准确通畅地翻译整个句子。再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翻译题第2小题“吏部请如雍言,不报”,不少考生容易按照现代汉语习惯将“不报”翻译为“没有报告”,其实句中的“报”意为“回复”,“不报”应译为“(朝廷)没有回复批准”。
《考试大纲》中规定了考生要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见下表)。一定要在牢牢掌握这120个实词的基础上,领悟理解实词含义的一般方法,以求收到闻一知十的奇效。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对表中实词词义的集释,见本书《附录》)
翻译文言句子往往将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设置为得分点,其中重点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解题指津1]通假字:据音悟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假字是指本当用甲字,却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句中本该用“早”字,却用音同的“蚤”替代。
还有一种情形,一个汉字(古字)原本有好几个意义,后为了区别不同义项,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莫”是会意字,从字形结构分析,就是“太阳坠入草丛中”,后来为了区别其他义项,才又造了一个“暮”字专门表示“太阳落山的时刻,即傍晚”这个意思。因此,这两个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视为通假字。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甚至完全不同。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的“生”通“性”,其声母、韵母、声调都不相同,这类字在平时就应着重识记。
因为通假字和本字多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所以在阅读时如遇到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都解释不通的字时,就要考虑这个字是不是某个字的通假字。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通“挡”,抵挡。
C.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D.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当:读dāng,对等,比得上。今有成语“门当户对”。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召有司案图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C.或师焉,或不焉
D.之二虫又何知
  D.知:动词,知道。易误认为通“智”。A.案:通“按”,审察,察看。B.距:通“拒”,把守。C.不:通“否”。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
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说:读shuì,劝说。易误认为通“悦”。A.涂:通“途”,道路。C.郤:通“隙”,隔阂,嫌怨。D.孰:通“熟”,仔细。  答案:B。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
B.夙遭闵凶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不这样。
D.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直:副词,只是、不过。“直”本来就有“只”的义项,不是通假字。  答案:D。 

[解题指津2]一词多义:据境断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而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等。而文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阅读时,应根据该词的特定语境来断定其特定的含义。
(1)参照上下文意
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该词的含义在句中能否讲通,而且要看其与全段乃至全篇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否协调,前后是否一致。如:
①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②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句①说的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于墓前,一家三代被老虎吃掉,却又不肯离开这“无苛政”之地,于是便发出感叹,且用命令语气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记住这句话,“识”在此处的含义应是“记住”。句②说的是苏轼月夜泛舟游石钟山的切身体会,游到兴起便笑着问儿子苏迈:“你明白吗?”“识”在此处应当作“明白”“懂得”来理解。
(2)依据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看它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词语搭配,构成什么语法关系。如:
①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史记》)
②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史记》)
按句法结构,句①中“莫之能一”,用现代汉语语序排列是“莫能一之”,“一”前面有副词和能愿动词修饰,说明“一”在句中不是数词而是动词,是“统一”的意思,“之”是它的宾语。句②中“号令一出太后”,实际是“号令一出于太后”,“出”是动词,“一”在动词前便是作为副词修饰动词“出”,是“完全,一概”之义。
(3)利用互文辨义
所谓互文,是指两个相同的语言结构互相阐发、互相补充。互文句子中位置相对应的词,含义往往相近、相同或互为补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文的这一特点来推断词义。如:
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五蠧》)
句中前后两句为互文,“去”与“息”位置相对应,含义亦相同,“去”的含义为“抛弃”,那么“息”也应作“抛弃”理解。
(4)了解历史渊源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百姓”一词,在周秦时是“贵族”的总称,平民无姓氏,平民只能称之为“黎民”。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徐:缓慢。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好像。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属:通“嘱”,劝酒。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如:往。  答案: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  因:沿袭。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C.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
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
  抗:匹敌,相当。  答案:D。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谢”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推辞,谢绝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感谢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辞别
④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道歉,认错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诉
⑥及花之既谢  凋谢
⑦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谢绝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④⑥⑦     D.③⑤⑥⑦
  ②道歉,认错;④感谢;⑦致辞,询问。  答案:B。
4.解释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
(1)有碑仆道 _____________
(2)何可胜道也哉 _____________
(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_____________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____________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_____________
(6)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_____________
(7)《书》以道事,《诗》以达意 
_____________
  (1)名词,道路。 (2)动词,说。 (3)名词,道理。 (4)名词,风尚。 (5)名词,道德,道义。 (6)名词,方法,技艺。 (7)动词,阐明。 

[解题指津3]古今异义词:明词义演变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中出现的某个词语,在形式上与现代汉语某个词语完全一致,但在古代与在现代的意义与用法有差异或者不相同,叫做古今异义词。特别是现代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很可能是两个单音节词。当这部分词出现在高考翻译题中时,部分考生往往容易犯望文生义、以今释古的错误。因此,在运用“据境断义”法的同时,有必要掌握词义的演变规律。
(1)词义扩大
如“中国”,古义一般指中原地区,也指京师;今义则指整个中国。“江”“河”,古义一般特指长江、黄河,如“江东”“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今义则泛指一般的江河。
(2)词义缩小
如“谷”,原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现在北方的“谷”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则专指稻谷了。“臭”古代泛指气味,如“乳臭未干”“铜臭”;现在专指难闻的气味。
(3)词义转移
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现在专指“书信”,而“送信的人”这个意思已经消失了。“涕”,古代指眼泪、鼻涕,如“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现在一般指鼻涕。
(4)词义弱化
如“病”,古代的基本义是“重病”,轻微的病一般用“疾”;而现在,只要是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不正常的情况,都通称为“病”,不含有“重病”这个意思。
(5)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的意思;现在则表示仇恨、怨恨的意思。
(6)感情色彩变化
如“卑鄙”,古时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现在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变为贬义词了。
(7)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其次:它的旁边。
B.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货币。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成人自立。
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谢:谢罪。
  币:礼品。  答案: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贫穷。
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行为文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一般人。
  A.穷困:走投无路。B.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C.博学:广博地学习。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D.劳苦:古今含义相同,劳累辛苦。A.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B.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携带的包裹、箱子等。C.夫人:古义,那个人,音fúrén,夫,指示代词,那,那个;今义,名词,妻子,音fūrén。  答案:D。
4.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1)可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实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交通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答应、许可。 (2)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论、不管,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3)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比喻没有出路的境地。 (4)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5)古义:它们的果实;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6)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有时也专指运输事业。

 

[解题指津4]偏义复词:扣语境,细揣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汉语中有少量的双音节词,偏义复词是其中特殊的一类。这类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词义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不了解这类词的特点,就会产生误解。为避免误解,要紧扣语境加以揣摩。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的“异同”只有“异”的意义,“同”为衬字。再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出入”只有“入”的意义,“出”为衬字。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去来江口守空船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D.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D.“得失”,指得和失两个方面,是并列结构。A.“去来”偏在“去”,“来”是衬字。B.“国家”偏在“国”,“家”是衬字。C.“开合”偏在“开”,“合”是衬字。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
B.孰与君少长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D.“庠序”是同义复词,都是“学校”的意思。A.“作息”偏在“作”,“息”是衬字。B.“少长”偏在“长”,“少”是衬字。C.“远近”偏在“远”,“近”是衬字。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A.“存亡”指“存在”和“灭亡”两个方面,是并列结构。B.“公姥”偏在“姥”,“公”是衬字。C.“多少”偏在“多”,“少”是衬字。D.“浅深”偏在“深”,“浅”是衬字。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B.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父兄”,偏在“兄”,“父”是衬字。A、C、D三项都是并列结构,不属于偏义复词,每个双音节词的两个语素在语境中都有实在的含义。  答案:B。 

2.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试题特点]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文言虚词已经多年没有单独设题考查,主要是在断句和翻译题中渗透了对虚词的考查。虚词的考查范围主要是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除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外,高考也还有对其他文言虚词、兼词和复音虚词等进行考查的情况。 

[解题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辨识语境,因为虚词的意义并不固定,用法也很灵活,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准确把握。除了辨识语境,考场中,还要掌握以下方法以帮助判断:
(1)语境分析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它在具体语句中的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整体语境和句子(单句和复句)之间、句子内部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中的“而”,上文对曹操“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下文“今安在哉”则充满了叹惋之情,下文没有顺承上文的句意,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2)位置推断法
同一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例如“也”,用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也”表判断语气。“也”如果用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中的“也”。再如“乎”,作助词时,表感叹、疑问或反问等语气,一般位于句尾;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面;用于句中,则表停顿。作介词时,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相当于“于”;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语法分析法
同一虚词,在句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之”,如果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如果处在宾语部分的两名词之间,则为指示代词“这样”,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之”;如果处在主谓之间,则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如“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之”。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为所虏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C.而:都是连词,表承接。A.乃:副词。才/竟然。B.且:连词,尚且/副词,将要。D.为:介词。被/因为。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某所,而母立于兹若属皆且为所虏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汤之问棘也是已
  D.也:助词,用在句中,都是起停顿和舒缓语气的作用。A.若:动词,比得上/连词,如果。B.所:名词,地方、处所/和“为”连用表示被动。C.其:代词。他,代指曹操/自己,代指作者王安石。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大王来何操何以战
C.犹且从师而问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变法者因时而化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何:都是疑问代词,什么。A.乎: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介词,在。C.焉:代词,代指老师/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D.因:介词。根据、依据/因为。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樊哙侧其盾以撞
B.客有吹洞箫者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而君幸于赵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A.以:都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B.者:代词,“……的人”/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和句末的“也”呼应,加强判断语气。C.之: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它。D.于:介词。被/和。  答案:A。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则与一生彘肩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皆以美于徐公不赂者以赂者丧
  C.与:都是动词,给予。A.则:连词。表转折,却/那么。B.所以:表凭借,“用来……的(凭借、方法)”/表原因,“……的原因”。D.以:动词,认为/介词,因为。  答案:C。 

3.词类活用
[试题特点]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其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特指词类活用的现象。文言文中,甲类词在特定的语境里,临时具备了甲类词本不具备的语法特征(如动词的使动用法),或者是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如名词用为动词),并进而产生出适合于特定语境的含义,这就是词类活用的现象。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且是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且是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是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是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 

[解题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名词活用
①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
A.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句中“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
B.几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句中“籍”与后面的名词“吏民”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登记造册”。
C.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句中“罾”本来是名词,意思是“鱼网”,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网捕”。
D.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句中名词“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命名”。
E.名词用在“欲”“敢”“未”等能愿动词和副词之后,则该名词可能活用为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刃”用在“欲”之后,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刀)杀掉”。
②名词用作状语
A.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a.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廷”用作状语,意思是“在朝堂上”。
b.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本是名词“竹筐”,这里用作状语,意思是“用箕畚装土石”。
c.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句中“翼”用作状语,意思是“像翅膀一样”。
d.表示行为的方式或态度。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句中“兄”用作状语,意思是“像对待兄长一样”。
B.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频率、趋势等。如“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句中“朝”“夕”作状语,表示动作“济”“设版”的时间,意思是“在早晨”“到了傍晚”。再如“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句中“岁”用作状语,表示“赋(征收)”的频率,意思是“每年”。再如“则刘病日笃”(《陈情表》),句中“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势,意思是“一天天地”。
C.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句中“西”“东”用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意思是“向西”“向东”。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句中“封”,本义为名词“边疆”,在这里用作使动词,意思是“使……成为边疆”。
④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吾从而师之”(《师说》),句中“师”就用作意动词,意思是“把……看作是老师”或“以……为师”。再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句中的“侣”“友”为意动词,意思是“把……当作伴侣”“把……当作朋友”。 

(2)形容词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文言文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②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苦:因……而痛苦、痛恨)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与……交好)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着急,逼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绿:使……变绿)
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词,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书》)(乐:以……为快乐)
(3)动词活用
①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伏兵)
追亡逐北。(《过秦论》)(亡、北:溃败的军队)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可带有宾语。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词,但较少见。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舞:使……起舞 泣:使……哭泣)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从:使……跟从,带领)
(4)如何确定词的活用
准确理解这类词的含义,首先要切实把握各类活用现象的一般特点,培养较强的语感,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敏锐地发现活用的词;然后用语法分析的方法确定特定的词在句中所扮演的“角色”——句子中的特定成分;最后确定其具体的含义。
在“常态”下,名词多作主语、宾语,形容词多作状语、定语、谓语,动词多作谓语。如果一个词语出现在“非常态”的位置上,就要考虑它是否被活用了。
①主语和宾语位置 主语和宾语一般都由名词、代词充当,当动词、形容词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时,就活用了。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中,“至”本来为动词,这里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了,就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到达的人”。又如“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中,“幼”本为形容词,这里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了,就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小孩子”。
②谓语位置 谓语通常情况下由动词来充当,当名词、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时,就活用为动词了。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刃”为名词,出现在谓语位置上,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杀”。又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中,“黄”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变黄”。再如“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善”是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留侯张良”,故“善”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思是“友善、交好”,又“友善、交好”是一个“相互、相与”的词,故在具体语境中翻译为“与……友善、交好”。
③状语位置 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动作的发出者(主语),那就是动作的修饰语(状语)。名词处在动词前又不作主语,那么只能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名词“兄”并不作主语,在这里是动词“事”的修饰语,即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对待兄长一样”。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艰难苦恨繁霜鬓
B.阙秦以利晋
C.粪土当年万户侯
D.会盟而谋弱秦
  C.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A.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繁多。B.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利。D.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弱,削弱。  答案:C。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错误。
C.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谬:使……错,弄错。  答案:B。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壮其节  壮:钦佩。
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奇特。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轻视。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拒绝。
  A.壮:以……为壮,意为“钦佩”。B.奇:以……为奇。C.耻:以……为耻。D.绝:横渡。  答案:A。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  目:示意。
B.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寿:长寿。
C.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结网。
D.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用桨划。
  寿:名词用作动词,向人进酒或献礼。  答案:B。 

4.文言句式
[试题特点]
 
对实词的理解,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是准确理解句子的前提。但仅仅如此还不够,我们还应正确理解几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的文言句式。《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其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考试大纲》列举的有如下几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
(1)判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①用“者”或“也”表示判断。其形式有:“……者,……也”“……者,……”“……,……也”“……,……者也”。(在有的判断句中,“者”是和其前面的词构成“者”字结构,不表停顿。——编者)
②用副词“乃”“即”“则”“皆”
“耳”等表示判断。
③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古汉语中用“是”表判断的并不多见,“是”主要作代词用。——编者)
④用“非”“未”等表示否定判断。
⑤既不含判断词、副词,也不含语气词,即无任何标志词,仅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2013·山东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中的“非”表否定判断,句中的“者”与“能凌岁寒而不易行”构成“者”字结构,“也”在句中表否定判断的语气。  参考译文: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
  [2011·辽宁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国劳臣”一句中,动词“为”表示判断。  参考译文: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30来年。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的“其先赵郡人”是无标志词的判断句,译时要补出判断词。  参考译文: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
(2)被动句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很少直接用“被”字,而常用“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见……于……”式,还有无任何标志词的被动句。
  [2011·重庆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此辈迫饥寒为盗”中的“迫”之后,省略了介词“于”,“迫饥寒”即“被饥寒逼迫”。  参考译文:这些人是被饥寒逼迫而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
  [2012·四川卷]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的“为”表被动,“为”后承前省略了“用”的主动者“世间”。  参考译文: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
  [2012·辽宁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的“为……所……”表被动。  参考译文:后来(周 )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上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2012·山东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的“见”表被动,“甚见亲信”即“很受亲近信任”。  参考译文: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宫室,很受(光武帝)亲近信任。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的“不容”,独立地看,是“不容纳”之义,但联系语境,则应解释为“不被容纳(接受)”。这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  参考译文:他的品行清廉,所以一直到死也不能被容纳。
(3)倒装句
倒装句包括“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句式。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句是主语后置句。“甚矣”是“横”与“俗”的谓语。  参考译文:官吏的专横、差役的粗俗,也太过分了啊!
  [2012·上海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苟,子何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子何欲”是宾语前置句,即“子欲何”,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用作宾语时常前置。  参考译文:如果是这样,先生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2011·全国大纲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不职有司数十辈”为定语后置句,“数十辈”是“不职有司”的定语,即“数十辈不职有司”。  参考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了几十位不称职的官员,各个部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011·山东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的“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是状语后置句,“以罪”作“惧”的状语,“以力”作“止”的状语。“勿惧以罪”即“勿以罪惧”,“勿止以力”即“勿以力止”。  参考译文:不用刑罚恐吓他们,不用强力制止他们。
(4)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成分,是文言文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如果对此缺乏识别能力,在阅读中就可能张冠李戴,甚至颠倒逻辑关系。成分省略的类型主要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
 
  [2010·广东卷]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分别省略了宾语和主语,即“今天以(之)授予,(予)不可失(之)也”。  参考译文: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送给我,(我)不可错过(机会)呀!
  [2013·安徽卷]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不起中国”中的“起”之后,省略了介词“于”。“故王此”中的“王”之后,省略了介词“于”。  参考译文: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
(5)固定结构
常见的固定结构有:“有所”“无所”
“所以”“直……耳”“无乃……乎”等等。它们的搭配形式固定,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古文时不能分开来理解。掌握常见的固定结构,有助于提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011·四川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非……乎”是常见的固定结构,可翻译为“莫不是……吧”。类似的结构还有“得无……乎”,可翻译为“恐怕……吧”“是不是……呢”。  参考译文: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徽之吧?”
  [2012·江西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也是一个常见的固定结构,在这里是“用来……”的意思。  参考译文:学田(的收益)是用来供给祭祀仪式、培育人才的,怎么可以卖掉?

 

[解题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的翻译试题,命题者在选材时,青睐的对象之一,就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答题时要做的就是把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变换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由于题干只是笼统要求“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首先还得敏锐地发现“特殊句式”。
(1)抓“标志”
如:判断句,其标志有“……者,……也”“乃”“皆”“非”等;被动句有“为……所”“见”“于”等;倒装句有介词结构、否定副词、“之”“是”等。
(2)重语感
有些没有标志的特殊句式,我们可以边读原文边试着翻译一遍,如果感觉语意不顺,或者不合情理就要特别留意。如:感觉主语不是施事者,就要考虑是不是被动句了。
(3)析结构
有时,进行语法结构分析也是必要的。省略句尤其要重视此法。如:缺主语、缺宾语甚至缺谓语的情形是常见的,就要补译出对应的词。“以”作介词时,不少情况下省略“之”等,地名前往往省略“于”,通过结构分析可以发现。
具有了发现特殊句式的能力,就可以按照相应的翻译方法准确答题了。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各项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且相如素贱人
D.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A.“者”用在时间词“今”后,起补足音节的作用;“也”用在句末,表示陈述语气。可译为: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总是在沛公身上。可见句中虽然有“……者,……也”,但也并不表示判断。B.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C.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D.用“皆”表示判断。  答案:A。
2.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D.被:动词,受。被八创:(荆轲)受了八处剑伤。A.于:介词,表被动。B.为:介词,表被动。C.为所:固定结构,表被动。  答案:D。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贤哉,回也
D.渺渺兮予怀
  A.嗟乎:叹词,放在句首,表示惋惜。判断句式。B、C、D三项都是主语后置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即“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贤哉,回也”,即“(颜)回贤”;“渺渺兮予怀”,即“予怀渺渺”。其中B项兼有宾语前置(“安在”,即“在安”)的情况。  答案:A。
4.仿照示例,在相应的位置用括号补注的方式补出下列各句的省略成分。示例:见燕使者咸阳宫
(秦王)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
②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
③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
________
④寓形宇内复几时____________
⑤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________
⑥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
⑦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________
⑧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___________
  ①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②(商人)去来(我)(于)江口守空船 ③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往),得夜见汉使 ④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⑤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 ⑥蟹(有)六跪而(有)二螯 ⑦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⑧(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①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____________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
④零丁孤苦,至于成立____________
⑤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_________
⑥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_____
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____________
⑧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__________
  ①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话题。可译为“再说”“至于”。 ②未尝:从来没有,不曾。 ③是故:因此。 ④至于:到了,一直到。 ⑤奈何:怎么办。 ⑥相与:互相,一起。 ⑦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⑧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二)文言文翻译的满分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文中的句子,应把要求翻译的句子放到原文中去,联系上下文全面审视。正确翻译文中的句子,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把握翻译的原则
翻译的总原则是“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意,且能准确传达作者和作品的情感,不曲解,不遗漏。
“达”,要求通顺。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顺,语气不走样,语序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雅”,要求优美。用简明优雅且富有文采的现代语言置换古代的语言。
对于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题而言,一般要求考生遵循“信”“达”这两条基本原则,“雅”是较高的要求,不作硬性规定。
2.掌握常用的翻译方法
(1)留
①保留古今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②保留原句与现代汉语一致的语法结构,不随意变换词序。
(2)换
①将文言文中的某些特殊句式的表达方式换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等。
②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③将原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最合适的双音节词。
  A.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以上两句,第一句是被动句,标志词是“为所”,换成“被”;单音节词“虏”换成“俘虏”。第二句是判断句,标志词是“……者……也”,换成“是”;单音节词“夺”换成“夺取”。  参考译文:A.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B.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3)补
文言文中省略句多,翻译时须将省略内容增添进去,以求句子完整,语意明了。
  嵇中散临刑[a]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太学生三千上书,请以[b]为师,[c]不许。文王亦寻悔焉。(《世说新语·雅量》)
  a.此处应补出介词“于”。b.此处应补出代词“之”,指嵇康。c.此处应补出主语“文王”。  参考译文:嵇中散在东市将要被杀时,神态不变,向人要过琴来弹奏,弹了一曲《广陵散》。……当时有3000名太学生联名给朝廷写了奏章,请求能赦免他让他当老师,晋文王不准许。晋文王不久也后悔了。
(4)调
指句式的调整,特别是倒装句(主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翻译时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进行调整。
(5)删
对无法译出和不必译出的一些虚词,翻译时应删除。这些词包括发语词、补足音节的助词、有些倒装结构的标志词、表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即学即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刑部侍郎从伯伯刍尝言:某所居安邑里,巷口有鬻饼者,早过户,未尝不闻讴歌而当炉,兴甚早。一旦,召之与语,贫窘可怜。因与万钱,令多其本,日取饼以偿之。欣然持镪而去。后过其户,则寂然不闻讴歌之声,谓其逝矣。及呼乃至,谓曰:“尔何辍歌之遽乎?”曰:“本流既大,心计转粗,不暇唱《渭城》矣。”从伯曰:“吾思官徒亦然。”因成大噱。
(节选自[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1)一旦,召之与语,贫窘可怜。因与万钱,令多其本,日取饼以偿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过其户,则寂然不闻讴歌之声,谓其逝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尔何辍歌之遽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旦:早晨。与语:省略句,即“与(之)语”。因:于是,就。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多,扩大。本:本钱。日:每天。注意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2)讴:唱。逝:去,往。(3)尔:代词,你。辍:停止。遽:迅速。  参考答案:(1)有一天早晨,我叫他来和他交谈,知道他贫困可怜,就给了他一万文钱,让他增加本钱,我每天去取饼作为偿还。 (2)这以后再经过他家,却静悄悄的,听不见歌唱的声音,以为他离开这里了。 (3)你怎么这样快就不唱歌了?
〖参考译文〗
刑部侍郎堂房伯父刘伯刍曾说:我居住的安邑里,巷口有个卖饼的人,每天早上经过他家,没有哪一天不听见他唱着歌卖饼的,起身很早。有一天早晨,我叫他来和他交谈,知道他贫困可怜,就给了他一万文钱,让他增加本钱,我每天去取饼作为偿还。他高兴地拿着钱走了。这以后再经过他家,却静悄悄的,听不见歌唱的声音,以为他离开这里了。一喊他,他却来了,问他:“你怎么这样快就不唱歌了?”那人说:“本钱大了,心里变得复杂起来,没有时间唱《渭城曲》了。”堂房伯父说:“我想做官的人也是这样。”于是这事成了一个大笑话。
2.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唐崔群为相,清名甚重。元和中,自中书舍人知贡举。既罢,夫人李氏因暇日常劝其树庄园以为子孙之计。笑答曰:“余有三十所美庄良田遍天下,夫人复何忧?”夫人曰:“不闻君有些业。”群曰:“吾前岁放春榜三十人,岂非良田耶?”夫人曰:“若然者,君非陆相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简礼,不令就春闱之试。如君以为良田,则陆氏一庄荒矣。”群惭而退,累日不食。
(节选自[唐]李冗《独异志》卷下)
(1)既罢,夫人李氏因暇日常劝其树庄园以为子孙之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然者,君非陆相门生乎?然往年君掌文柄,使人约其子简礼,不令就春闱之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因:趁着。树:立,建立,这里指“置办”。计:生计。(2)若:连词,表假设,如果。然(“若然者”中的“然”):这样。掌文柄:指做主考官。约:阻止,阻拦。  参考答案:(1)主考工作结束后,夫人李氏趁着空闲的时候常常劝他置办田庄用来作子孙的生计。 (2)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不是陆丞相的门生吗?可是那年你做主考官,却派人阻止他的儿子陆简礼,不让他参加会试。
〖参考译文〗
唐代崔群当宰相,清高的名声很大。元和年间,他做中书舍人的时候主持科举考试。主考工作结束后,夫人李氏趁着空闲的时候常常劝他置办田庄用来作子孙的生计。崔群笑着回答说:“我有30处美丽的庄园、肥沃的田园遍布天下,夫人还担心什么呢?”夫人说:“没有听说过你有这么多产业呀。”崔群说:“我前年放春榜,榜上30人,难道不是良田吗?”夫人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不是陆丞相的门生吗?可是那年你做主考官,却派人阻止他的儿子陆简礼,不让他参加会试。如果你认为门生是良田,那么陆家的一处田园早就荒芜了。”崔群惭愧地走开了,几天吃不下东西。
3.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郭汾阳在汾州,尝奏一州县官,而敕不下。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汾阳王闻之,谓僚属曰:“自艰难已来,朝廷姑息方镇武臣,求无不得。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今子仪奏一属官不下,不过是所请不当圣意。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闻者服其公忠焉。
(节选自[唐]赵粼名《因话录》)
(1)判官张昙言于同列:“以令公勋德,而请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体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是方镇跋扈,使朝廷疑之,以致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恩亲厚,不以武臣待子仪,诸公可以见贺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言于同列:状语后置,即“于同列言”。以:凭借。是……也:判断句式。是,代词,这。(2)以是:因此。方镇:藩镇将领。(3)上:皇上。以(“不以武臣”中的“以”):介词,把,拿。见: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见贺,即“贺我”。  参考答案:(1)判官张昙对同僚说:“凭着郭令公的功业和德望,请求处分一个官吏却受到阻碍,这是宰相太不识大体呀。” (2)因此,藩镇将领专横跋扈,使得朝廷猜疑他们,弄成如今这种情况。 (3)皇上恩惠深厚,不把我当作武臣看待,各位可以因为这件事祝贺我啊!
〖参考译文〗
汾阳王郭子仪在汾州的时候,曾经奏请处分一个地方官,却迟迟没有诏令批复。判官张昙对同僚说:“凭着郭令公的功业和德望,请求处分一个官吏却受到阻碍,这是宰相太不识大体呀。”汾阳王听到了,对下属官员说:“自从战乱以来,朝廷过分地宽容藩镇的武将,武将们的要求没有不得到允许的。因此,藩镇将领专横跋扈,使得朝廷猜疑他们,弄成如今这种情况。现在我请求处分一个属官,没有得到批准,无非是我所请求的不符合皇帝的旨意。皇上恩惠深厚,不把我当作武臣看待,各位可以因为这件事祝贺我啊!”听到这话的人都信服汾阳王的公正忠诚。
4.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
(节选自《说苑·至公·卷十四》)
(1)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左右:身边的人。求:寻找。止:阻止。焉:指示代词,它。(2)惜乎其不大:谓语前置;其,指楚共王的心胸。亦:也。而已:罢了。何必:为什么一定。  参考答案:(1)楚共王外出打猎,遗失了他的弓,左右侍从请求前去寻找。共王说:“算了。楚国人遗失的弓,由楚国人拾到,又何必去寻找它。” (2)他的心胸还不够宽大,真是可惜啊!也可以说‘人遗失了弓,由人拾到’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是楚国人呢!
〖参考译文〗
楚共王外出打猎,遗失了他的弓,左右侍从请求前去寻找。共王说:“算了。楚国人遗失的弓,由楚国人拾到,又何必去寻找它。”仲尼听说这件事,说:“他的心胸还不够宽大,真是可惜啊!也可以说‘人遗失了弓,由人拾到’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是楚国人呢!”仲尼真可称得上以天下为公了。
5.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节选自《韩非子》)
(1)管仲束缚,自鲁之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束缚:(被)捆绑着。之:到、往。(2)用齐:被齐国重用。何以:宾语前置,即“以何”,用什么。(3)如:像。 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都是宾语前置句。  参考答案:(1)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送到齐国。 (2)如果你侥幸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反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报答我? (3)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将任用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奖励有功劳的人(按劳行赏),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
〖参考译文〗
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送到齐国,在路上又渴又饿,路过绮乌这个地方,向管理边疆的官吏乞讨食物。绮乌管理边疆的官吏跪着献上了食物给管仲吃,对管仲很恭敬,绮乌管理边疆的官吏趁机偷偷对管仲说:“如果你侥幸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反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报答我?”管仲回答说:“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将任用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奖励有功劳的人(按劳行赏),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绮乌管理边疆的官吏怨恨他。
6.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传》)
(1)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谦退:谦虚退让。伐:夸耀。引车:把马车驶开。(2)及:等到。部分:安排分配。属:隶属、追随。多:赞扬。  参考答案:(1)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夸耀自己,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 (2)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位将领的任务,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
〖参考译文〗
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夸耀自己,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旗帜标记,在各部队中号称纪律最为严明。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位将领的任务,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
7.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渤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1)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就:接近、靠近,此处引申为“跟随”。奇:为……而惊奇。妻:名词作动词,嫁给。(2)悉:全部,都。侍御:侍女车夫。更:换。挽:拉。  参考答案:(1)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 (2)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女车夫以及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
〖参考译文〗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服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承受这样贵重的礼物。”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嫁给您)。既然侍奉了您,(我)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女车夫以及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她)拜见婆婆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修习为妇之道,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8.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主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节选自《宋史·刘安世传》)
(1)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除:授予官职。白:禀告。不肖:不贤,没有才能。(2)面:当面。廷:在朝堂上。或:有时。却:退后。伺:等。  参考答案:(1)他刚被任命为谏官,还未接受任命时,回到家里禀告母亲说:“朝廷不因为我刘安世没有才能,让我担任谏官。” (2)他当面指斥,在朝廷上谏诤,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版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气稍微缓解,再上前直言争辩。
〖参考译文〗
刘安世身材魁伟,容貌端庄,声如洪钟。他刚被任命为谏官,还未接受任命时,回到家里禀告母亲说:“朝廷不因为我刘安世没有才能,让我担任谏官。倘若就任这个官职,那就要擦亮眼睛无所畏惧,以自己的生命来担负起职责,如果冒犯了皇上,灾祸、贬官就会立刻到来。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我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避免任此官职。”母亲说:“这就不对了。我听说谏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诤谏的重臣,你父亲一生都想做这样的官却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职,你应当献出生命来报效国家的大恩。纵使遭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一定会随你去的。”(刘安世)于是接受了官职。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他当面指斥,在朝廷上谏诤,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版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气稍微缓解,再上前直言争辩。旁边陪侍的人在远处观看,缩着头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视为“殿上虎”,一时间没有人不敬仰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