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仰华,男,生于1944年,甘肃省清水县人,大专学历。公安干部,主任科员,一级警督,从事刑事技术工作,任刑事技术工程师。现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轩辕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 王仰华说:书法的魅力在于对它的探索实践是没有止境的。比如《兰亭序》有人觉得它偏于软弱。苏东坡的字也有人认为写得“太肥”,是“墨猪”。至于我这样的书法作者,就关注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写得好一点,明天能否比今天又好一点,仅此而已。我对书法的理想境界就是写出我的性情、我的风格,同时又有较高的书法技术难度,与中国书法传统审美标准没有大的违背。如果还有一点时代气息,能在传统审美基础上有一点点突破,那就更好了。但是到我们这个年龄,书法上大的变化是很难的。这也是我痛苦的地方,体力、思想力、观念都束缚着,限制着。有时想有些变化,但是很难达到升华的程度。所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大变,知道该变,但是不清楚如何变,突破不了,书法于我可以说是“苦旅”,而这种“苦”将伴随终身。 好作品的共同特征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要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具备精深的艺术功力,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书法创作应力求用自然的笔墨语言。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书法是根植于中国土壤的独特艺术,始于实用,借用形象而走进了艺术之门。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能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它已成为如孙过庭所说“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的艺术。书法的构架、韵律、性情的流露,都体现了现代艺术所追求的内涵。 当代书法,从某种意义而言已逐渐成为纯艺术,成为极少数“艺术家”的工作,但对于书法本体来说,所面对的历史境遇是前所未有的。目前,中国书法的审美受到西方审美观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字的形态,把书法当做了一种“视觉”艺术,追求书法的造型美,却忽略了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成长的书法本源。本源应回归到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上,书法的独特性就在于书法是汉字艺术,没有了汉字当然就没有了书法艺术。 当代书法创作,还是要到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去追寻和探求。回归传统,重温经典,要成为当下书法艺术创作的主流。在艺术风格上应具有正大气象,自然、朴素、刚健、清新;在表现形式上要雅俗共赏,为大众所能接受认可。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优秀的作品,才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历史证明不同朝代得以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几乎都是雅俗共赏的,任何承袭偏枝,失其正脉,终究难以为继,书法毕竟是写出来是给人看的,不是放在家里孤芳自赏的,高雅而又通俗才叫雅俗共赏,我始终坚持将古代传统书法审美与现代创作形式相结合,力求走出一条雅俗共赏的新古典主义书法之路。
![]() ![]() ![]() ![]() ![]() |
|
来自: 魑魅魍魉tsj5z6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