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书风的形成要素 作者简介: 醒墨,本名伏奋春,出生于江苏泗阳县土园乡,因爱草书,又自名伏波,宿迁书协会员.早年从画,后改辙学书,醉心于草书学习与探索,从商,偶有所得,便作成联语。学识浅薄,识者请不吝赐教。QQ:492875279,交天下友。
关于草书书风的形成要素,古今书家对此有诸多论述,本人不予一一阐述。在我个人的书法学习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观察与一系列的创作实践、探索、思索,我对于草书书风的形成有哪些影响要素,进行了提炼与总结,希望这些观点可以成为草书书风形成论述的些许补充,能够为年轻一代的书法学习者提供些帮助与借鉴。 1. 笔法。草书形态与气韵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笔法的不同,草书字的笔划采用楷法还是篆法或是隶法碑法,用方用圆用尖,顺折反折顺收反收,逆行顺行拖行,所收到的艺术效果也风格迥异,出人预料。因此,笔法的运用是草书书风形成的要素之一。下图实例:
2. 线条。在我这一辑草书作品的创作中,我不断地调整线条粗线轻重及组合变化,大量的实践表明,线条的变化令作品的风格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量的短粗重的线条会令作品的风格显得凝重雄浑,而相反则显得轻灵飘逸。草书作品中,线条的质量是影响草书书风的重要要素之一。请对比下列图形。
3. 墨法。草书用墨或枯或润,或轻或重,或浓或淡,墨色的不同,对于一件作品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一件作品有无神采,全在用墨色的变化上。草书发展到王铎时期,他已经把用墨方法发挥到了极致。,
4. 结体。草书的字形结构是书风成因的重要要素,比如王羲之的草书、怀素的草书以及黄庭坚的草书,字形结体的不同,书风面目也不完全不类,这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我们对于草书的认知与理解,完善了我们对于一门抽象艺术的融会贯通。
5. 牵丝。作草书并非一定要牵丝,从章草到小草今草及狂草,我们发现,牵丝从无到有,作品的风格天差地。牵丝使多个独立的个体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令草书作品的气韵更加顺畅。即使是同一个人书同一内容的草书作品,牵丝是否运用,牵丝的组合形式不同,也往往出人意外,不类一人书。
6. 书体。同是草书,采用不同的书体书写,即使是同一内容,同一个人书写,结果书风也不相同。比如小草、章草、狂草等,对于这一问题,即使是不懂书法的人,也能够一眼看出来。 7. 形式。书法创作的形式不同,所能够收到的艺术效果也不相同,比如,手札式创作,中堂创作,巨幅创作,书信及小品等等,甚至落款内容的多少与书体不同组合,都常常给人以截然不同的艺术观感。
8. 篇幅。书法创作过程中,尤其是草书的创作,篇幅的大小并非是对草书个体进行简单地放大或缩小,即使是同一个人,面对小品书法与巨幅创作时,也很难保持书风一致。这就说明,篇幅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风格的形成。 上述为我个人在书法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如果能够帮助到那些想学习书法的朋友,深以为慰也。 |
|
来自: 昵称2730670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