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腧一通百病消——白云峰中医按摩基础手法之一

 动力实体能 2018-01-08

1,主穴:心腧穴

附穴:肺腧、厥阴腧、心腧穴及其夹脊穴、至阳穴

2,操作方法:点、按、摩、拨、砸打、内功用功

3,手法:拇指点摸、中指点按、四指指背走按、凤眼拳点按、实拳(小指根部凸起部位砸打或小鱼际一侧砸打)、肘尖点摩点拨;通内功者意念为功

4,主治:

小儿消化不良、疳积,小儿久泻不愈及成人泄泻

小儿气管炎、鼻炎、肺炎心衰(心衰时须有内功按摩)

冠心病心绞痛,心梗胸背痛(不是直系亲属最好由医生按摩师操作,以免引起医疗纠纷)

一般胃炎、肠炎、结肠炎,胆结石、胆囊炎属于虚寒型者,胰腺炎轻症

肾结石(虚寒型者)

痛经、乳腺增生(辅以局部按摩,注意防止医疗纠纷)

疲劳综合症

脑瘫轻症,失眠,癫痫小发作,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头痛、牙痛、胸背痛、“胃痛”、“肩周炎”、“左侧腹痛”、“腰脱”腰腿痛

心血管脑病早期及恢复期(不是直系亲属须由医生按摩师操作)

各种肿瘤早期

3,原理

心为君之之官也,神明出焉

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

黄帝内经原理:心神为先天之本,父精母血、肺与脾胃皆为后天之本

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皆有心血管组成、靠血液滋养,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包括脑)皆为心神服务

心脏有力则脏腑组织有力,心脏气虚(中气不足)则脏腑组织气虚

——背腧穴是五脏六腑的最大城府(背者胸中之府)、最大穴位,最大的出气通路

健康时背腧穴没有多少病理反应物,有病时,有病脏腑相应的腧穴就会有大量的反应物堆积

而且因为心脏君主之官的地位

五脏六腑有病都会波及心腧穴,

“病离心近则加重,离心远则欲已”

使得心腧穴反应物比有病腧穴的反应物还要多

点按揉开心腧穴及其相邻的腧穴的反应物

——心脏好了,其它脏腑的毛病迎刃而解

《病从心治》——现代医学科学的科学前沿与发展高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