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想社会和三大原则(四)

 fantx 2018-01-09


《人性兽性各走半边——智者们的幸福路》系列之四十三

现代生物学告诉我们,DNA是可以贮存记忆的,不过很缓慢,用英国天文物理学家霍金的话来说,每年可以有一比特的信息量储存进人类DNA。这一比特是多少呢,我只知道1兆字节(mb)=8388608比特(bit),现在随随便便一张照片都是几个兆(M)。霍金的话也就是这么一说了,他要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人类的经历储存进人类的DNA记忆当中的过程是很缓慢的(请记住这一点,以后还会用到)。但再缓慢也架不住时间长,上千万年上百万年下来,不断重复,人类的DNA中就储存了很多远古的记忆,人类的很多的行动、情绪都是受这种记忆影响。上节所说的氏族公社生活的三个特点或原则因为对人类生存影响巨大,自然深深地扎在人类的DNA里。这也是我们碰到不公的事就怒不可遏,大众不患寡而患不公;即使给你高薪,如果强迫你做你不愿做的事你也会不开心;当你周围的人各顾各的时候你会觉得孤独、寒心的真正原因,因为这是与你的DNA记忆是不一样的,是不应该出现的。我小时候玩过一种吓人游戏,就是在一间黑屋子里突然打开手电,从下往上照自己的脸,会显得异常恐怖,经常吓得小伙伴哇哇叫。其实这也是一种利用远古记忆的方式。因为在千万年以前,人类能够有的光亮只有太阳或月亮,人们已经习惯光线从上往下照射。当光线从下往上照射时,就完全违背了记忆中光线的法则,当然就有一种奇怪恐怖的感觉。

好了,如果用这种观点去看孔子和赫西俄德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对现实生活的抱怨,一切就豁然开朗。无论是大同世界还是黄金时代,实际上是对深埋记忆当中的氏族公社社会生活三大原则的描述。公平正义,大公无私,富有爱心,没有私产,互相照顾,首领根据能力推举,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之人都能得到照顾,哪一项的描述都与氏族公社社会生活准则相符。

而孔子和赫西俄德都是身处文明时代或者说国家形态中,氏族公社已经解体,战争频繁,人们为了财富殊死相斗,尔虞我诈,作为思维敏感的哲人,能够感觉到现实与本能感觉的冲突,然后用语言和文字表现出来,加上一些对远古时期寿命、物资供应的美化,所谓的理想世界的模板就出笼了,而且不管东西方都一样。

在我致力建设国家精英社区的瓦努阿图之所以会被两度评为世界幸福感最强的国度,除去自然因素以外,与其大部分国民还生活在氏族公社当中肯定有关,也许是证明我这个理论的鲜活例子。

用这种观点再去看宗教里关于天堂的描述,除去不死,无尽的食物(或者不用吃饭)这类憧憬之外(我小时候玩战争游戏,也总是幻想自己有一把打不光子弹的枪,因为那时电影里的革命英雄都是子弹打完才被俘或跳崖的。缺啥想啥,也是DNA的要求),平等,爱心,尊重,亲如兄弟姐妹,也与氏族社会的生活氛围差不多,实际是平等、自愿、互助三大原则的具体化。

在亚当夏娃与伊甸园的故事里,开初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是氏族公社生活的美化版;被逐出乐园,在尘世间受苦也是隐喻人类在获得智慧,获得更多财富的同时,氏族公社解体,人类互相厮杀的规模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残酷,大多数人觉得很痛苦。考古学家也证明,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类的个子比石器时代人的个子缩小了,侧面证明文明时代大部分人的营养状况实际是不如石器时代的。所以《圣经》里上帝会说亚当失去伊甸园以后要吃更多的苦。

简单说,亚当夏娃失乐园的传说是人类走出氏族公社,建立文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矛盾心态在文化上的记忆投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