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菜富汤”的博爱三八席

 佐手無名恉 2018-01-09

    除八个冷盘外,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三八席”中的八小碗、八大碗,道道带汤水。

  对于博爱这种以汤水为主的菜,有些外地人认为是“抠门”的表现,但在博爱人的心中,汤却是菜品制胜的关键。甚至为了表达“汤”的重要性,博爱人还总结了这样一句话:“水席不水,高汤为主,穷菜富汤。” 

  三八席特质一

  温润如玉

  同样是水席,洛阳水席以酸辣为主,而焦作市博爱县的三八席却以温润见长。

  肉片莲汤是八小碗的第二碗,有猪肉片、莲菜和玉兰片。汤是用牛骨、猪脊骨以及鸡架熬制的高汤,且熬汤的时候只用了生姜,因此,汤的味道鲜美中还透着一股子清新;莲菜、玉兰片在高汤的煨制下,口感更显柔滑、鲜脆,温润得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博爱烩杂拌是八大碗中的第一碗,有腐竹、炸豆腐、鱿鱼、木耳、肉皮、酥肉等多种食材。在汤的浸润下,那肉皮是弹润的;那腐竹滑而鲜,入口即化;鱿鱼则在高汤相伴下,滑嫩之中又添了一丝娇柔;那汤则在各种食材的层层围攻下,散发出了渐进和丰富的口感,妖娆之极。

  从八盘凉菜,到八小碗热菜,再到八大碗热菜,博爱三八席中的24道菜,道道菜品的特点都是不麻不辣不刺激,平和中透着温良的气度,温润中有股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自信。

  三八席特质二

  穷菜富汤

  除八个冷盘外,博爱三八席中的八小碗、八大碗,道道带汤水。对于博爱这种以汤水为主的菜,有些外地人认为是“抠门”的表现,但在博爱人的心中,汤却是菜品制胜的关键。甚至为了表达“汤”的重要性,博爱人还总结了这样一句话:“水席不水,高汤为主,穷菜富汤。”

  什么是“穷菜富汤”?一位博爱水席师傅这样解释:“穷菜富汤”的意思就是尽量让汤汁多一些,其他菜类相对少一些。老博爱人有个习惯,吃三八席时,汤喝好了,喝舒坦了,才说“席吃好了”。 

  为什么会出现“穷菜富汤”的饮食习惯?博爱水席研究专家、博爱县宣传部副部长、博爱县文广新局局长张海生分析,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跟当时的经济水平有关。在经济水平整体不发达的年代,以汤为主的菜品,既招待了客人,又把客人灌了个水饱,也是无奈之举。

  第二,“穷菜富汤”的出现跟博爱当地的地理环境、风俗礼仪、生活习惯有关。自古以来,博爱人就喜欢热乎乎的汤食,常把主副食放在一起煮成稠汤,菜和主食一起吃,吃菜也多以烩菜为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博爱水席的饮食风格。

  第三,从养生方面来说,水席以流质为主,利于人体的吸收。

  三八席特质三

  荤素搭配

  “素菜荤做”是洛阳水席最大的特色之一,牡丹燕菜、松鱼、脯肉、焦炸丸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但博爱三八席的菜品却对荤素搭配极为讲究。

  解读一:洛阳水席以素为主

  洛阳水席为何喜素?

  先说出身。关于水席的称呼,始终争议不断。但是,对于洛阳水席兴于唐、盛于唐的历史背景无论坊间还是学术界,大多是认同的。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洛阳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城,洛阳水席就是在当时水陆畅通、商贾云集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不过,当时水席作为宫廷大宴,只有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外来使节才有资格品尝享用,后来逐渐延伸到富商和名流绅士之间,所以民间称洛阳水席为“官场儿”、“官席”。

  盛唐,洛阳作为国际大都市,尊佛、礼佛之风日盛,吃斋念佛成为风气,食素自然就成了一种荣耀,一种时尚。

  因此,逢节祭祖,洛阳当地大部分家庭的供品也多以牛、羊、鸡、鸭等仿制品为主,有让先祖也随节而饱口福的意思。时间长了,“素菜荤做”便成为洛阳饮食的一个传统。

  水席中有名的“牡丹燕菜”、“假海参”等,原料都是普通的萝卜、粉条,但经厨师妙手烹制后,便脱胎换骨,唯美异常,如奇花绽放,令人叫绝。

  解读二:博爱三八席讲究荤素搭配

  与有“官场儿”、“官席”之称的洛阳水席不同,生于坊间、长于坊间的博爱三八席由于百姓对荤食的渴望,以及是在婚丧嫁娶时举办的露天宴席的缘故,所以追求食材的荤素搭配。看一下三八席菜单就知道了。

  八小碗:三鲜汤(海参、鱿鱼、虾仁),肉片莲汤(猪肉片配上莲菜、玉兰片等),清炖鸡块,牛肉汤(或者牛杂汤),芝麻红薯汤(或者山药汤)和红枣莲子银耳汤。第七碗是肚丝汤,最后一碗是烩白丸(肉丸)。

  八大碗:博爱烩杂拌(腐竹、炸豆腐、鱿鱼、木耳、肉皮、酥肉等),健腐肉(上好的五花肉和腐乳蒸制),糖醋鱼,豆腐汤(或者木须汤、熘肝汤),满(蛮)饭(也就是糯米甜饭,类似于八宝饭),山楂汤,黄焖排骨,最后一碗是鸡蛋汤。

  凉菜也是有荤有素,就连那道博爱灌肠,跟我们平时吃的灌肠也是不一样的。是用猪大肠装入五花肉、木耳、花生、淀粉、鸡蛋等煮制而成的,吃起来更有嚼头,口感也更丰富。

  三八席食材的荤素搭配,不仅令原料取材更加便捷,也无意中令博爱三八席的色彩、品相更加丰富、斑斓了。

  三八席特质四

  以炖为主

  《焦作晚报》记者部副主任、《焦作餐饮文化》编委陈东明介绍,水席虽说都是以汤为主,但洛阳水席在制作工艺上以沏为主(蒸好的菜沏汤),而博爱三八席则以炖为主。

  博爱三八席的高汤是以牛骨、猪脊骨以及鸡架熬制的,根据菜品的不同,熬汤时间也不同。比如,熘肝汤需要用浓汤,用的就是熬制4个小时左右的高汤;烩白丸需要用的是清汤,那么就需要在熬制浓汤的基础上用小火再煲3个小时。

  “汤”是中国传统烹饪调味的根本。在中国经济还不发达,各类化学调味品还没有在中国普及时,几乎所有正规饭店都是靠汤来提鲜调味的。

  清晨开门前,一大锅浓香四溢的调味汤就已经熬制好,汤用完就挂牌歇业的传统曾经在中国存在了至少2000多年。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全球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健康的老传统也渐渐丢失。比如对汤的运用,虽然如今各大饭店、业内人士都在呼吁和强调,可收效甚微。而且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越是呼吁和强调的事物,越是证明这些事物已经达到了严重缺失的地步。

  博爱人对汤品的讲究说白了追求的就是中国人丢失已久的制汤理念。不用刺激性的调料,利用各类食材的特性互补,利用火候的不同熬制出不同的汤品,制作出软硬不同的食物,在五味杂陈中,尽调和之能事,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这不仅是中国人生活智慧的总结,更是中国烹饪哲学中“和”的体现。

  这种对本土饮食传统的集体执着和守护,之前,我只在洛阳见到过。

游青天河山水,品沁园春水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