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病】《外台》茯苓饮治胃病两案

 杉木轩 2018-01-10

案一

宋某,男,34岁。

2017117日,患者因心下痞闷、胀满就诊。刻诊,心下按之不舒,下午4-5点胀满严重。口不苦,口淡无味,唯有喉中有痰,有抽烟史。纳差,无饥饿感。大便正常,矢气少。舌质胖大,中间苔黄厚腻。

拟方,半夏泻心汤合厚姜半甘人参汤加木香、枳实,5剂。

姜半夏20,黄连5,黄芩15,干姜10,生甘草9,党参15,厚朴20,木香15,枳实15

 

复诊:20171115日。

服药后,已有饥饿感,吃多了依然会腹胀。大便开始黏腻。舌苔无明显变化。左脉滑,右脉关部沉。

拟方,初诊处方合平胃散(陈皮20,苍术15)加炒白术10,莱菔子30,焦神曲25,柴胡20,茯苓203剂。

 

三诊:20171118日。

药后舌苔变薄,胃口转佳,打嗝变少,矢气数量少于正常水平。饮水多,胃内有震水音。大便依然黏腻,程度无变化,偶有便溏。脉象无变化。

拟方,二诊方去柴胡、干姜,党参加至20,茯苓加至30,焦神曲减至10,黄连减至3,黄芩减至9,3剂。

 

四诊:20171121日。

药后舌苔进一步转薄,中间略厚,后部腻。仍有打嗝,患者自述胃内震水音,一直就有。

拟方,《外台》茯苓饮合旋覆代赭汤,3剂。

茯苓25,党参15,生白术15,枳实10,陈皮12,旋复花15,代赭石5,生甘草15,姜半夏20,生姜20,大枣10

 

服药第一剂第二次时,开始水泻,但泻时无腹痛,泄后无乏力,舌苔转薄极为明显,嘱3剂服完。3剂服完病去大半,几近痊愈。

后又以四诊方去旋覆代赭汤(茯苓饮原方)3剂收尾。

 

思考:

笔者一般经验,凡属痞证投以半夏泻心汤,7剂基本痊愈。但一诊时,忽视了脾胃脉的虚弱,哪怕意识到厚姜半甘人参汤的“虚胀病机”,但依然未对“虚”这个病机给予足够重视,除此之外苔腻这个痰浊饮邪亦没有足够的重视它。

本方(《外台》茯苓饮)是四君子汤去甘草而加入橘枳姜汤,临床可用治胃虚停食停饮之胃部不适症状”(《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冯世纶主编),此患者平时多有饮酒,二诊时又因食辣导致症状再次反复,且关部脉虚弱,重按无力,加之患者胃内震水音,故而选方茯苓饮。旋覆代赭汤是为了降其胃气,但如此轻的剂量,尚且效果如此,不得不怀疑一下此方在此次治疗中的必要性。

脾胃病的治疗除了患者的自我感觉之外,还需要关注两个点。一个是舌苔,舌苔所反映的正是脾胃的内环境舌苔恢复正常加上无体征才能算做治愈。另一个,“六腑以通为顺”要必须保证腑气的通降,故而凡属腹内胀满,要问是否打嗝,矢气是否变少了,而病情转佳则是看打嗝是否减少,矢气是否增多。

 

案二

刘某,男30

20171225日,患者因便溏、腹痛就诊。患者素有痰饮咳嗽,此次因酒食不洁、节,导致胃部难受已经5天。刻诊:心下按之不舒,隐痛,伴此部位的闷感(患者自述胸闷),腹胀,有呕感,纳差,大便不成形,一天几次。舌淡嫩胖大,苔水滑。右脉弦略滑,左脉弦。

拟方《外台》茯苓饮3剂。

茯苓20,炒白术15,党参15,枳实10,陈皮12,生姜20

 

20171230日复诊,间断服药,症状大减,另取原方原量3剂以善后。


思考:

       此患者乃是素有痰饮的体质,发病最初即伴随饮食所伤,无论是舌质亦或是脉象都显示饮邪为患,除此之外脾胃虚弱亦是极为明显的。故而切合病机之下,一共仅用了6剂药便收功。

 

 

案例比较:

案一,服药后伴随腹泻,但舌苔和患者自我感觉显示药后的腹泻乃是排病反应。案二,服药前便腹泻,很难否定此时的腹泻是排泄还是胃虚所致,但毫无疑问饮邪一去,自然腹泻止,所以此方未尝不可治腹泻。案一的胃虚表现在脉,在证;案二的胃虚在舌,在证,但二者的病机是一致的,即“因伤食所致的胃虚停饮”。

 

条文链接: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