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阅读与探究 2018-01-10

[导读] 试题编制后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展示,在学生编制试题后教师要进行初步筛查,对于达不到训练目的的试题要进行补充和完善。

  摘 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我国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在这个进程中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基础教育的新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力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模式下学生学习的被动型,以及学生严重缺乏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河南西峡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整个基础教育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同时,一些学者和一线教育人员也不断地实践和探讨这种教育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研究并不多,在一些知识模块的实践应用还处在理论摸索阶段。
  关键词: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 理论研究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认为学生的知识和智慧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更不是学校和教师赋予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在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我们不应该认为学生是可以随意进行教育和改造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具有自主性的。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往往是一个顺应的过程,其实这种学习过程中的顺应也是一种知识体系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和活动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将学习的新内容通过自身的建构,转化为内部的一种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经验解释,导致一些理解上的差异。总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习不应被看成对于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2.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也可以理解为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自主学习理论是“三疑三探”编写的重要理论依据。

        数学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除了一些基本的常规知识需要传授外,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确定性、严密性等等都需要我们传授给学生。数学是严谨的,也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创造。这就需要我们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的学习乐趣。
  3.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世界上广为关注的理论,很多学者都认识到在教学中合作对学生的重要性。虽然目前在理论上对合作学习的界定、合作程度的认可还存在一定差异,各国在实践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也各有不同,但是对于合作学习还是普遍认可的。对于合作学习普遍认为是在小团体范围内进行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按照罗伯特·斯莱文(Robert Slavin)的观点,合作学习模式要有三个核心因素:小组目标,个体责任,机会均等。显然,在合作模式下小组成员会达成统一,且形成互相帮助的意识,共同提高,从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
  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环节概述
  1.设疑自探。(1)这是教学开展的第一个环节,要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对新课程产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过问题的导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本节课的自学提纲。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会有一种成就感和集体感,不知不觉融入了班级或者小组的群体中,激发了他们进行自学探究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问题提纲。(2)自学提纲确定后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探究主要依据是教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时间,让学生了解自学探究的过程,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探究活动。(3)教师进行辅助指导。当学生进行小组自由讨论、自主探究时教师要进行辅助指导,要对班级的每一个小组进行检查和督导,认真观察学生的自学探究情况,根据巡查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辅助指导。小组活动开展得好的,教师可以给与鼓励;对于活动开展缓慢、学生探究效果不好,甚至小组纪律涣散、无法有效开展集体探究的,要给予帮助指导,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团结一心进行学习探索。
  2.解疑合探。(1)教师要检查学生自学探究完成的情况。在让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优化组合,分层检查,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先回答问题,然后让中等成绩的学生进行补充,最后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对问题有特殊见解的同学进行最后补充和点评。(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于那些无法自学处理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合作探讨。讨论时要巡视各讨论组的讨论情况,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言。同时要控制好讨论时间,此时很多讨论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具有普遍性,所以教师要对讨论有整体把握。(3)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会总结课堂知识重点。特别是针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要给予重视,讲解要到位、精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质疑再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已经基本学完本节课的主要知识,一些遗留在学生中的问题要及时给与解决。所以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不能不懂装懂,通过查缺补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稳固。同时,这一环节也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同学质疑,对教师质疑,对教材质疑,将心中的疑惑都表达出来,全班共同分析解决,教师主要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氛围,让学生轻松地提出各种疑惑,并且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4.运用拓展。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习题编制,编制的内容不能脱离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试题编制后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展示,在学生编制试题后教师要进行初步筛查,对于达不到训练目的的试题要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