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利反转:看不起腐儒的刘邦为何用儒生治国

 liuhuirong 2018-01-10
权利反转:看不起腐儒的刘邦为何用儒生治国
    打败了项羽之后,总算迎来了太平日子,当然接下来就要选出天下共主也就是皇帝啦,因为虽然天无二日,那样的话大家都会被晒死,不过俗话也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群龙无首的那也容易出乱子。

于是,汉王五年正月,诸侯和将相都共同请求刘邦做皇帝,要刘邦做大汉真正的掌舵人。

“我听说过,皇帝称号有能者居之,我是一个虚有其名没有贤德的人,所以我想我担当不起皇帝这种尊号,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刘邦立马谦虚地说。

“大王起于草莽,诛灭暴逆,南征北战,平定四海,立功者裂土封侯,号令天下。大王作为统帅,如果不做皇帝,我们倒都要怀疑自己的王侯称号的合法性了。故此,我们誓要大王接受皇帝称号,这样大家都变得名正言顺了,皆大欢喜也。”群臣齐声说道。

在刘邦的再三谦让下,大家还是立意要刘邦做皇帝,说他做皇帝对国家大大有利,刘邦也不好意思再推让,这样下去就有一点虚伪做戏了,你爷爷刘邦我从来都是直爽的人,这种腐儒行径还是少一点为好。

于是,二月刘邦即皇帝位于汜水之北,初建都在洛阳,后来迁到长安,汉国也算是齐备功德圆满了,甚至于可以翘起二郎腿享受享受一番了,可惜这只是一种奢望而已,因为很多新问题等待刘邦去解决呢。

最关键的是,刘邦是一个马上得天下的人,而且又特别不尊重那些繁文缛节,而之后那些跟刘邦打天下的军棍立马又吵成一锅粥,在朝堂上舞枪弄棍的,没有规矩还真是难成方圆,因为规章制度是一切国家方针政策得到有效施行的重要保证,建章立制也立马提到了议事日程,这确实是一种有别打仗的全新课题,而刘邦却又不知如何管理国家,那样的话叫刘邦去打一仗还痛快,这就只能依靠刘邦曾经很看不起的酸文人,最终协助刘邦建立文官治理体制的还是大儒叔孙通也。

说到叔孙通,他原来是秦朝的博士,他知道刘邦对儒生特别不敬,所以一直不敢向刘邦推销他的那一套文官治理制度。连他的学生也感觉读书都没有出路和前途了,读书无用论啊什么的。

关键是,那时候刘邦正在为他手下的那班军棍出身没有多少文化的功臣犯愁,因为他们这帮大老粗整天在刘邦面前没大没小,他们在公堂之上也是吵吵闹闹很没规矩,乱过六国大封相,这工作就没法做下去,这也一直是刘邦郁郁寡欢快乐不起来的深层次原因。

马上得天下,当然不能马上治天下,那是要闹笑话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性质和工作方法,绝对不可同日而语。可能是叔孙通看穿了刘邦的心思,立马趁热打铁对刘邦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刘邦还是有点担心,怕那帮老军棍不听话,不守新法,制订了也没用,白忙活。于是叔孙通又说,从前的三皇五帝都有自己的礼仪制度,虽然时代不同各朝的礼仪也有所不同,刘邦也想通过参照古代礼仪以及秦朝礼节,结合当时的实际制定出适合汉朝的礼仪规矩,然后由皇上亲自演练并严格加以实行,汉朝的礼仪朝制一定能建立健全起来。

叔孙通这么一现身说法,刘邦后来感觉这礼仪不仅能管治君臣,约束行为,还能管治天下,助刘邦坐稳江山,看来腐儒也有可取的地方,这叔孙通还真是会知时而进,战争年代刘邦就很听陈平、张良的话,只要对刘邦有好处,刘邦也是来者不拒,照用可也,这也正是刘邦的豁达大度之处,素质啊,谁说刘邦是“小竖子”不足与谋?刘邦是扮猪吃老虎,胸怀大着呢。

当然,说到叔孙通这个能知时而进的小竖儒,也确实是一个很会变通很会察颜观色的人,刘邦因为素来不喜酸腐文人,所以对儒生也是很大不敬的,儒生来见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他甚至会把腐儒的帽子摘下掷地,然后当众向之解恨般撒尿,所以很多儒生都怕来见刘邦,而这个叔孙通却和那些人不同,特别会来事,而不是死守酸规矩的书呆子,心里活络着呢!

有一次,刘邦见到穿儒服的叔孙通,那种十分令人压抑的扭扭拧拧和繁文缛节,刘邦立马就变得十分烦燥和厌恶起来,原本很多儒生都是榆木脑袋不易变通的,这家伙倒好,可能是知道了刘邦不喜他的服饰,于是乃变其服,服短衣,与时俱进,还真是孺子可教也,刘邦也立马转忧为喜,就因为他的这种圆通态度让刘邦刮目相看,这也是刘邦后来接受其推销的制度礼仪的重要原因之一,果然经过确立了叔孙通的文官治理制度之后,那帮山大王再也不敢在朝廷上胡搅蛮缠了,可谓是秩序井然也,刘邦这个九五之尊也有面子了很多,再没有人在朝堂上公然开堂会撒泼了,这就是制度的力量。
 
叔孙通之所以有如此的不同腐儒的景象,原因就是他的那种积极入世的态度,其实揭起叔孙通的底子,他还是“三姓家奴”呢,先是事于暴秦,后来又投奔喜怒无常的项羽,再就是来投奔对儒生十分不友好的刘邦,比起前两者,对人有时很倨傲连大名鼎鼎的英布因为刘邦的怠慢差点想自杀,刘邦也不是很好招呼的,尤其是儒生见刘邦如见鬼,怕得要命,为什么叔孙通能让刘邦青睐?他之所以能左右逢源,他的门生可谓是道出了真谛:“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说白了,就是这家伙特别能谄媚上意,揣摩人主心理,特别能委曲求全投其所好,善权变,“面谀”也正是叔孙通屡试不爽的一个“护身符”和政治敲门砖。

据说在秦二世时,因为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反抗暴秦,天下当然是议论纷纷啦,其时聚在一起的一群秦朝博士也议论此事,众口一词皆曰是造反,这当然惹偏听偏信的秦二世不高兴,面有怒色耶,昏君基本上都是喜欢报喜不报忧的。这样,很会察颜观色投其所好的叔孙通提出另类标准,尽管是一派胡言,他还是振振有词地说道:“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从此以后“何足挂齿”也成了新的流行词,风靡一时,秦二世听了也很高兴。

总之,由于叔孙通巧妙地提供了另一种说事标准,同时也迎合了上意,大大满足了秦二世的虚荣心和处事口径,让人主紧张的神经缓和了下来,舒缓了惶恐心理,可谓是很高明的马屁,是一个善于知时而进的很得分的“马屁精”。

最后,叔孙通得到皇上的重赏,还授予了他博士称号,而那些实话实说陈胜吴广造反的博士全都被投进了监狱,可谓是祸从口出。所以说做人当然要会变通,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就如刘邦接受张良陈平他们任命韩信为真王的那次,也是会变通的成功一例,有效地避免了一场兵变和恶战,不然的话历史可能会改写呢。

当然,刘邦也是一个心里亮堂的人,绝对不会那么好骗,他知道谁的计谋对他好谁的误他大事,这就是正直人主的一种高明,不会被奸佞牵着鼻子走,甚至于刘邦犯了错,他也会大方地承认错误,刘邦尤其痛恨那些糊弄上级的人,一经发现就会严惩不贷。

因为没有谁会一贯正确,也没有谁会十全十美,而且就是很多人认为的小人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下也是能摆上用场的,英明的君主当然要善于利用别人的长处来成就自己的大事,这就叫做吐纳和摒弃,扬长避短也。

这个就正如刘邦用著名辩士侯公从项羽手里救回他的父亲妻子,而且就用了一次,就图侯公能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尽管刘邦知道叔孙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他的见风使舵之骑墙派作风也是刘邦最深恶痛绝的,他最恨的就是“有奶便是娘”的两面派分子,这个可以参照刘邦对带丰沛子弟背叛过他的雍齿的仇恨言行比对。关键是叔孙通能给刘邦解决具体问题,刘邦就敢重用他,因为刘邦最初的礼法过于简易,对刘邦的那些山大王式大臣没有什么约束力,于是用了叔孙通呕心沥血制订的礼法之后,群臣 “莫不振恐肃敬”、“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尊卑规格立现,刘邦也乐得做一个尊贵皇帝,让人们顶礼膜拜,拉风啊。

最重要的是,叔孙通有一个特别能与时俱进的头脑,他虽然是儒生,却不像大多数儒生一样因循守旧拖泥带水,而且很会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处事方法,刘邦就喜欢他这种圆通的处世哲学。在他降汉后,很是能因应时势做出很多较好的判断。

比如说,在争夺天下的打仗阶段,他常向刘邦引荐豪强、力士,这当然是对的,却被同行嗤之以鼻,认为他投机取巧背离了儒家主张;不过后来叔孙通向刘邦提出制定礼仪时,却又引荐了同行的儒生,因为坐天下的守成阶段,文人儒生就比较可靠,而且还能参与管理天下。

说起来还真是有趣,在刘邦接触的也比较重用的典型儒生郦食其、陆贾却与叔孙通形成了鲜明对比。郦食其、陆贾都能以儒生面目并坚守儒家主张来面君,叔孙通却是以迂回曲折的知时而进甚至于不惜否定自己的身份来达到目的,而且效果还比较好。

其实,郦食其在陈留求见刘邦的时候就知道刘邦不好儒,甚至于用打骂来侍侯他们,中间人还意味深长地正告他不能以儒生面目出现,不然会自讨没趣自己取其辱,然而郦食其坚持以儒生的面目出现,面对歪坐在床上让漂亮女子洗脚的大不敬的刘邦也不跪拜,一句“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而使刘邦对其肃然起敬,原本想话不投机就把他赶走的刘邦连忙整理好衣衫敬请他上座,共商国事。

这种“腹有诗书气自华”以智慧卑睨傲视权贵和世俗尊卑秩序的不卑不亢的淡定态度,还真是让刘邦刮目相看,甚至于有点仰视的味道,刘邦并不是一个固执的人,很多时候还很开放,刘邦只是看不起那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装有料的腐儒而已,对于能助刘邦打天下的有用儒生刘邦从来没有轻视过(还很重视和崇敬他们),也正是因为和郦食其的切磋,使刘邦在先入关中时抢得了先机,积蓄重要的军事力量,不可谓不伟大也。

而陆贾这家伙花岗岩脑袋更硬,居然能在刘邦大骂他的时候不被吓倒,而是加以大无畏的顶撞,其实刘邦最欣赏的就是这种能坚持正确主张的敢死之士,而蔑视那种为了一己之私而反复无常趋炎附势的小人,这也是刘邦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时候大儒陆贾总是有意无意在刘邦在面前引经据典,时时称引诗书,晃来晃去地让刘邦头都大了,刘邦生平就最怵“且乎者也”的背书,不仅无趣且迂腐,少年时就经常被老师灌输得头昏眼花而逃课(方圆百里有名的“逃学威龙”也),到大自然和社会上学习直接知识,因为祖宗的老古董让刘邦很头疼,刘邦根本没兴趣,也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刘邦死读书不如让刘邦去死。

所以面对陆贾那“填鸭式”孜孜不倦地给刘邦灌输的古代文化刘邦非常恼火,这不是难为刘邦吗?刘邦一见到书本就想打瞌睡,连启蒙老师都用戒尺敲过他,就是不能让他爱上书,你陆贾就只有死读书的本事,让你去项羽手中帮刘邦领回他的父妻,又不见你的三尺不烂之舌那么顶用,还是空手而归,没用的腐儒一个,想到这刘邦就有气,侯公却一出动就侃晕了项羽,乖乖放人,那才是真本事。

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没好脾气的刘邦立马破口大骂。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陆贾这回不知是不是吃了豹子胆,居然敢当面顶撞刘邦。

而在这一电光火石之间,刘邦突然从陆贾的话语里得到了某种启发,所以最后刘邦不是要治老陆的罪,而是要大大表扬老陆一番,并进行了必要的反思,最终通过用儒生制定礼仪,不是使天下太平了吗?还何来大臣们在公堂上吵成一锅粥的拔剑击柱状?“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十分有反思意义,很意味深长啊,难道暴秦不是因为“马上治天下”才那么快失去天下的吗?

所以通过陆贾们的据理力争,一时还掀起了总结秦失天下和汉得天下的大讨论,成为了席卷全国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热门话题,街谈巷议也,并对汉帝国立国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转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连这些热潮都深深触动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刘邦,不喜儒生的刘邦也因此受到了儒学的熏陶和教育,也窥见了儒学对巩固皇权的显而易见的教化作用,更是让刘邦以后不再轻视,并加以发扬光大。

总之,也正是因为郦食其、陆贾等有见识的大儒“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的大无畏精神让刘邦知道儒生并不是一无是处,而充满了创造精神,知识分子的这种坚持真理的自重,他们在为生民造福的崇高理想的召唤和鼓励下,并自觉成为一种自我激励机制,“铁肩担道义”般地敢于与权力对峙或抗争,不怕脑袋搬家,努力以道制势,坚持高远的学术理想和社会良知,并由此对现实政治和君主持一种审慎的批判态度,永远坚守做人的良心,这个正和刘邦永远的偶像信陵君“抗君之命、安国之危、从道不从君”的政治理念相符,刘邦当然没有抗拒和打压的理由,而是要大加褒扬大加扶持也。

当然,叔孙通通过对自我身份的否定来赢得皇帝认可并由此办成了大事,和郦食其、陆贾殊途同归,也是一种不赖的处世哲学,刘邦甚至于相信叔孙通不是故意软弱,也不是刻意谄媚,刘邦倒是很欣赏他的灵活手法和圆通哲学,就是叔孙通给刘邦解决了最棘手的“治天下”难题,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刘邦始终也这样认为。
 
好了,打下了江山,又用叔孙通等人的礼仪制度解决了坐天下的最初程序,形成了最初的官场行为方式和习惯,让大家有条不紊地成为国家这架强大机器的有用零件,按部就班运转着,日子就这样安稳地过去了,国家也在这样的有效运作下,得到持续稳定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