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发布了“完全版”的自动驾驶系统,宣称可以完全取代人类的驾驶行为,并且开始进行测试从美国东岸到西岸的完全自动驾驶行程。也许不久的将来,自动驾驶真的会成为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如果飞机上面才有“自动驾驶”,而不是由人来操作,这样的飞机你敢坐吗?
也许由人会反问:飞机上面不是早已经有了自动驾驶了吗?
没错,飞机上面的自动驾驶系统由来已久,那是因为飞机在空中飞行,对前方状况的判断要比汽车在路面上面行驶简单得多。不过即便如此,飞机上的自动驾驶系统也只是根据电脑设定好的航线,调整相应的高度,速度和方向而已。自动驾驶并没有“自己的想法”,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飞行状态。另外配合了ILS系统的飞机虽然可以实现全自动降落,但几乎所有的大型客机,降落的时候还是由机长手动操作的。
不过这一切很快就会发生改变了,现在飞机的驾驶舱里面一般都是正副驾驶两个人,而美国维吉尼亚洲的一辆塞斯纳小型飞机上面,副驾驶就被一个机器人所取代。这个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仪的区别就是,这个机器人会听从机长的指挥,根据机长的指令去操作飞机。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大家还记得2015年德国之翼的空难中,患了抑郁症的副驾驶趁着机长上厕所的时间,从里面反锁了驾驶舱门,然后驾驶飞机坠机自杀吗?也许处于这种考虑,也希望能够用机器人取代真人,从而减少犯错的可能性,如今副驾驶机器人已经开始了实际测试。

真的,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你会发现在副驾驶座上的是一副机械臂,这样的飞机,你敢坐吗?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有什么好处:
1、减少一个人,减少出错的可能性,因为机器人可以忠实的执行机长的指令,不会出现副驾驶顾着看空姐而犯错(呃。。。)。
2、减少航空公司的人力成本(说实话,跟乘客没毛关系)。
3、减少副驾驶因为抑郁症而坠机自杀的可能性,机长也不需要担心副驾驶自杀而憋着尿了(呃。。。)。
4、机器人机师出现后,将可弥补机师人数的不足,在削减大型飞机的机师的同时,还可提高驾驶操作的效率。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机长患了抑郁症怎么办,那只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