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回忆——童年在万德庄(之一)

 汐钰文艺范 2018-01-11



我出生在1958年的夏季。在我之前妈妈生了四个男孩、一个女孩。我是最小,应该叫老幺。

妈妈生我不久就病了,而且是要人命的肺结核。为了治病和将养身体,父母将我送到姥姥家,由姥姥照看。

当时姥姥已经是年近六旬的人了,而且除了我之外,姥姥还要照看舅舅的女儿。舅舅的女儿名叫连第,比我大几个月,论起来是我的表姐。

五岁之前的情形基本没有记忆了。从老人的谈话中得知,当时我与年龄相仿的表姐因为都是小孩玩耍时谁也不谦让谁,经常是打打闹闹。姥姥对于自己的孙女和外孙哪个也不能偏向,都是百般呵护。

姥姥住的地方是南开区万德庄,胡同的名字是平安里。

万德庄位于长江道与卫津路的把角靠里怀,万德庄大街的后身是西湖村,与河北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很近,距水上公园也不远。

平安里是由一片平房组成的胡同,胡同里有十几个院子。姥姥住的八号是一间十几平米的平房外加一个小院。虽说是平房,但一户有一个院子还是显得方便些。

比起其它院子,七号院子的吴家和九号院的李家的房子就显得好多了,都拥有带女儿墙的高脊砖瓦房。吴家解放前有粮店铺和一些其它买卖,李家在过去也有自己的产业。

当时万德庄的居住条件比较简陋。平安里胡同的十几个院子、几十户人家,生活用水要到位于胡同口的水龙头去接,倒脏水也要使用位于胡同口的地沟,大便则要到后街木材厂附近或是河边的厕所去。

胡同的正面是万德庄大街,对面有一家照相馆,照相馆的旁边是一个大车店,后来变成了运输公司。开大车店的年头很早。记得当时院子里停满了大车、马棚里也有马匹。

出了胡同口往东走,在靠海光寺一边的街道上,有粮店、钟表维修店、弹棉花店,另外还有一家说书场。记得在说书场听过评书,还看过电视。往西走,有副食店、百货店、水果店等铺面。

胡同的后面的街道叫“后街”。记忆比较深刻的是有一家杂货铺。在杂货铺里有泥塑的娃娃和小动物。依稀还记得,姥姥拿着家里不用的废品为我换泥玩具和小的木制空竹。

后街上还经常有推小车的叫卖拔糖、卖煮田螺和一些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小小食品”。小孩们花二分钱就可以买一小碟田螺。田螺的吃法是用缝衣针将田螺拨出,蘸着醋吃。当然,现在因为污染,田螺绝对是不能这么个吃法。

从后街向西走,出后街的斜对过靠左侧有一家小儿书铺。书铺内摆满长方桌子和长条椅子。花上二分钱就能看一本小儿书。

出大街向右的方向有天津内燃机厂的前身木材厂。木材厂紧靠墙子河,河的对面是炮台庄。在河边还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部队修筑的炮楼。

后街的东面方向,就到了墙子河的河边。河的对面有一空场,空场上堆满了不知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大石块,有的大块的石头有一、两米。那里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

在河当中,有一耳闸。河面不宽,闸门也就有三、四米长。这是孩子们锻炼胆量的地方。不走平道登石堆、不走桥梁跨河闸,这是儿时的玩伴的共同爱好。

没有家长过多的溺爱和娇惯,也没有过多的管束,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疯玩疯扯。这样的环境下,养成了孩子们快乐的性格和敏捷灵活的身体。

出万德庄向南方向的卫津路,经过了三所大学,不太远就是八里台和李七庄。当时,如果提到八里台和李七庄,那就是农村了。

因为年代久远,很多记忆消失了,一些记忆模糊了。现在的回忆,可能有不少是错误的记忆,需要有机会在与老邻居相聚时,边叙旧边求证。

2014年2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